我国四级政府创新政策体系下的企业响应策略与行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来源 :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g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如何响应创新政策是政府创新政策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以我国6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来探索科技企业对我国中央、省、市、区/县四级政府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响应机制,并构建了“认知-策略-行动”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企业不仅会从政策文本中看到政策资源,还能从四级政府创新政策的竞争体系中感知到政治压力和市场压力,并识别出产业信息.并且,不同企业对不同层级政府创新政策的认知水平不同,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使得企业对不同层级政府创新政策采取不同的响应策略.
其他文献
女性创业者的家庭角色既可阻碍又可促进创业行为.立足于中国情境,从工作-家庭角色边界管理视角深入挖掘女性创业行为的独特性.通过多案例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家庭偏重型”“两者兼顾型”以及“工作偏重型”三种不同类型角色显著性的女性创业者,并通过角色边界的弹性与渗透性、家庭支持、角色冲突与角色增益等内容分析,剖析了角色显著性认同的差异性对女性的商机识别与开发、创业韧性的发展等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结论对角色理论、创业韧性和女性创业者研究与实践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高投机性和高波动性一直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显著特征,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投机性市场异象、均值-方差关系以及宏观风险因子定价三个方面研究了股市波动的加剧对市场投机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市波动的加剧助长了市场投机性,具体体现在:在高波动率状态下,中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性市场异象显著增强;同时,市场组合收益率正向的均值-方差关系减弱,宏观风险因子价格偏离理论预期.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快建设高效的股票市场,强化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中国股市的监管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不确定性的凸显,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外部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不确定性的冲击.为此,本文基于拟贝叶斯局部似然估计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QBLL-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三类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及其差异.实证结果表明:(1)美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引致中国产出和价格分别在2014-2020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大;美国金融不确定性仅引致中国产出在2016-2020年显著下降,对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