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人留条路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他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他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回头看了他一眼,友善地说:“年轻人,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你放心,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对于老人的回答,他感慨良多。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结果许多人无法逃生。而在另一个小煤矿里,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给别人机会,最终将是自断生路,不会有长远的发展。那些看不得别人进步、千方百计拖人后腿的人,是愚昧无知的。
   (编辑一昕)
其他文献
心灵一隅的固守,就是独处的过程。对于我来说,独处是一种习惯。  身体沾染了灰尘,可以冲个热水澡。而心灵沾染了灰尘,就如同一杯浑浊的水,需要在静置中,慢慢澄清。  此时,一杯飘着热气的清茶,还有窗外四起的寒风做伴,我又一次走进了独处的空间。此时的我,悠闲散漫。随意披散的头发,舒适宽松的家居服,既没有衣冠楚楚赶去上班的匆忙,也没有厨房的烟熏火燎,更没有人车喧闹的街道,以及震耳欲聋的喧哗与纷扰……  感
大概天性使然,我对不公平的事,常能记得很清楚,就算几十年前不干己的小事,也不忘。  譬如当“台北市长”刚开放民选的时候,有位候选人的信箱被人偷开,盗走了他儿子写的信,里面谈到在海外置产的事,于是用这白纸黑字攻击他“有二心”。那候选人没辩解,只淡淡地说:“这封信是非法取得的。”事件发生时,我不过是个少年,却印象深刻。一方面不耻那偷开信箱的人,一方面不解,为什么被偷的人只说那么一句。难道非法取得的证据
办公室前有一座不大也不小的花园,其中不乏名花异草,蓬蓬勃勃,争奇斗艳,惹人喜爱。  花园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棵洒脱随意的碧桃树。春天刚复苏,一树鲜艳夺目的玫瑰红的花儿披挂上阵,如只只美丽的蝴蝶展翅欲飞,香气沁人心脾,煞是可爱。那些日子,碧桃树总会引来许多赏花人,甚至经常有人情不自禁地呼朋引伴在花下拍照留影,大家由衷地赞叹:这树真美呀。  是花总有凋谢的时候,没过多久,碧桃树上的花渐次枯萎,不甘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