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药的用药误区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微博上接到的咨询最多的就是,孩子感冒药吃多了、吃错了怎么办。毕竟感冒药是年轻的家长们最常用,也是最容易买到的药物。
  某天一大早,就有网友焦急地在我微博上咨询:我孩子两岁三个月,吃了氨咖黄敏口服溶液,吃多了,应该一天吃25毫升,结果一天吃了三次,分别为10毫升、10毫升、25毫升,催吐没有成功,会有什么副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立刻让她把约品包装拍照片上传给我,同时告诉我她孩子的体重数。通过体重剂量换算,确认药品中的有效成分确实过量后,我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就医,监测肝脏和肾脏功能。
  在大众的认知里,感冒药是无害的,年轻的家长随手就在药店里买来给生病的孩子服用。实际上,这是家长的一个用药误区。
  感冒药的抗过敏成分过量可致命
  这不是个案。不仅在中国,这类感冒药服用过量案也曾在美国发生。美国有比较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系统,早在2007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统计了之前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数据,发现有69例因服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过量死亡的病例,其中多数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马来酸氯苯那敏就是“扑尔敏”,很多感冒药里都有这个成分。
  于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儿科顾问委员会。会上,专家们讨论了使用儿童感冒药的受益和风险,认为感冒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感冒药不能去除病根,也不能缩短病程,还可能带来伤害。最后,专家们达成共识:禁止2岁以下婴幼儿服用感冒药,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服用感冒药,4~6岁的儿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感冒药。
  感冒药里的退热成分过量可致肝损伤
  儿童感冒药过量除了要考虑里面含的“扑尔敏”成分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外,更需要关注的是里面含的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的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在许多地方是非处方药,且含有该成分的儿童感冒药也大都是非处方药,如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金黄敏、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999感冒灵颗粒等。这些药都不需要医生开处方,家长们可以从零售药店买到,自己判断来给孩子使用,这样从销售和使用上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容易因为成分的叠加而发生过量。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列出了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严重肝损伤的三种情况:服用超过说明书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时候饮酒。一般而言,如果服用某个药物成分过量,我们会建议观察患者的反应。但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不会出现直接观察得到的变化,要化验肝功能才能监测到。所幸,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可以用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因此,过量后第一时间就医很关键,尽早使用解药可以有效避免对肝脏造成的损伤。
  药品说明书存隐患,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
  上面网友咨询的氨咖黄敏口服溶液,就是一种既含“扑尔敏”又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儿童感冒药。在这位网友传给我的药品说明书上,我还发现了修订日期、用药剂量方面的安全隐患,着实让人担忧。
  1 未按规定修改的说明书存隐患
  我们常说,药品说明书是医生开处方、药师指导用药以及患者服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药品信息源,应该随着医学发展以及临床使用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在这份说明书上,只在注意事项栏提到“和对乙酰氨基酚类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会损伤肾”,却根本没有提到会损伤肝,已不适合指导临床用药。
  上文网友带孩子就医时,医生只化验尿看肾功能,没想到要测肝功能。网友采纳了我的意见,才要求医生化验肝功能,反馈回来的化验结果是肝功能出现了异常。说明书上没有这项提醒,家长虽然无权要求药厂修订说明书,但请记住,家长有权拒绝购买和使用说明书10年都不修订的药品。
  2 同一名称不同规格药品带来隐患
  如果你能买到同样名称、两种规格的药,其成分浓度相差一倍,那么服用量也会相差一倍。早在2011年前,美国市场上有两种不同浓度规格的泰诺林溶液,分别是每5毫升含500毫克,和每5毫升含160毫克。由于药名相同、含量不同,导致家长们经常弄混,而给儿童用错药。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看到了这些用错药的案例后,出台一项规定,要求这个儿童药在美国市场上统一规格为每5毫升160毫克,这大大减少了该药在美国的用药错误事件。而目前在中国,泰诺林溶液还是两种含量规格,临床中我也不时遇到弄混规格而服药过量的病例,所以,给孩子用药时家长一定要注意。
  3 用法用量未标明“成人”带来隐患
  一些人习惯于快速扫一眼来获取信息,在这张说明书上,快速扫一眼“用法用量”获得的信息就是“口服,一次10~20毫升”。只看前半句、不看后半句的人,就会导致孩子服用过量。
  我们除了责怪这些人粗心外,也必须指出,药品说明书文字设计上存在缺陷。如果加上“成人”两个字,就能有效拦截这部分用药差错。家长们,请一定在每次喂药前仔细核对说明书剂量,以免凭经验、直觉用错剂量。
  在非处方感冒药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为了避免用药的安全隐患,建议家长一定带感冒的孩子去医院就诊,进行专业治疗。
其他文献
水痘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幼儿急性传染病。当小儿患上水痘时,家长不必太过于惊慌、害怕,只要做好皮疹的护理、消毒和隔离措施,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皮肤的出诊情况及精神状态,就可以让患儿平安度过这一时期。  水痘的一般发病年龄为2~10岁,其中1~4岁孩子的发病率居高。患儿临床上常以发热、全身分批或同时出现散在的红色斑疹、水疱、结痂为典型特征,大部分患儿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全身困倦,并伴有低热、头痛、咽痛、恶心、
美国的幼儿教育很随性也很有创意,幼儿园里的活动层出不穷,各种千奇百怪的特色日让孩子乐在其中.很多时候,幼儿园要教的内容都巧妙地融进了这些特色日里,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期刊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却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了解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研究结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孩子在相应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人们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出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表现。  3岁孩子易于接受,乐于分享  3岁孩子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虽然在3岁的时
豆豆是亲戚家的孩子,今年4岁了,刚上幼儿园。在幼儿园,豆豆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只有一个缺点——不能及时排尿,总要尿湿裤子或被褥。家长发现这一情况后多次提醒她,每天都会和老师交流小便的问题,放学看见豆豆的第一句话就是“豆豆你今天有没有尿湿呢?”长此以往,豆豆尿湿的频率反而越来越高了,亲戚特别苦恼,直问我“到底该怎么做?”  尿湿衣物或被褥在学前孩子的生活中是常见的。孩子尿湿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家长和老
有一次洗车,我突然发现车胎被扎了,要换胎.儿子非常喜欢汽车,说一会儿要看换胎的过程,我答应了.不过,当时工人忙不开,说要等一会儿,于是我们决定先到附近的餐厅吃饭,等到换胎
小孩子天生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他们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充满了智慧,但是家长不经意间的一些行为,却破坏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rn4岁的妞妞舞弄着水彩笔在尽情地“挥毫泼
小班3~4岁孩子思维发展特点rn小班的天天在晨间活动时玩着雪花片,搭了一个球形的东西,并在里面塞满了雪花片.老师走过来,摸摸天天的头,问道:“天天,你搭的是什么呀?”天天看着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瘦西湖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清代康乾时期即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