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架构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
  一、倡导民主平等是和谐关系基础
  民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核心就是要求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尤其在课堂上,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信任学生,不偏爱优等生,不冷落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以崇高的责任感、事业心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能、重视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师生关系真诚友好地交流,这样才能互相理解、进而为教学服务,其课堂氛围也会是融洽,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大大提升。
  二、注重关爱学生是和谐关系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核心。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平易近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需要懂得童趣、保持一颗童心,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不要吝惜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名亲切的问候、一个亲近的动作,因为它表现出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荡起心中的幸福感,使其感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工作中,经常主动找学生交心谈心,课间与学生一起玩耍、游戏,与学生一起开展课外活动等,使孩子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心理,主动与老师亲近。
  三、提高教师威信是和谐关系的保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有一种让学生感到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服的感召力,要使自己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一个个小“磁针”主动围绕在其周围,乐意听其“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高尚道德和品质,二是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实践证明,有威信的教师让学生感到心悦诚服,亲切而不失威严,对其传授知识和思想观点深信不疑,让学生威到安全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其表扬让学生感到无比骄傲,即使批评学生也会欣然接受,并将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威信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结体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他文献
摘 要:经过几轮的赛教和课改教学的实践,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于是从评价主体、评价时机、评价语言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发现课堂评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时机;评价语言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课堂评价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对赛教课的要求,不仅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更注重课堂中教师语言的评
期刊
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具有多样性,为实现教学的高效率,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其中课堂讨论符合现代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是有效实施教学的重要途经之一。  课堂讨论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围绕某一话题或内容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英语课堂讨论有助于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和理
期刊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我认为教学有效性最核心的内涵是学习体验。如果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有趣,就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从而在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有效率。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读、辅读,而忽视学生自已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思考,加强讨论,加强练习,才能上好语文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思;议;练  一、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在整个初中阶段起着重要作用。阅
期刊
摘 要: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编教材《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归于第二单元第五课进行教学和理解。在认真备课、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极有必要在原教材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中职生的实际,全面而深入地对顺境逆境这两种境遇进行探讨,作一个前瞻性的心理预防尤为必要。  关键词:辩证思维;顺境;逆境;转化;心理;疏导  教材第二单元用哲学的观点来点明题旨。即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成为关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数学教师应以学定导,追求高效课堂,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减负;高效课堂  减负提质就是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升温,减负提质的发展也已提上日程了。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
期刊
低段语文教材,大都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交给方法。下面以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看图学文中,《骄傲的孔雀》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针对本课的教材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的方法是: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实践。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认识和掌握语言规律,只有从认识到实践才能形成语言能力。对于英语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是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的初中学生特别是边远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
期刊
摘 要: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做如下几点探讨。  一、创造性
期刊
摘 要:现代课堂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语文的审美已陷于疲劳,形式的单调已无法满足学生审美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窗,活化课堂,让学生走向异彩纷呈的文字世界,是当下语文老师的心头之痒。  关键词:语文课堂;逻辑思维;美  语文到底美在哪里,除了优美的词藻,除了情感,还有哪些呢?很多时候,学生感受语文的美感都是靠直觉,单调甚至是机械的重复审美,让学生已觉乏味,让课堂更精彩些是很多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