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铵的最小点火压力影响因素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硝铵类炸药相关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最小点火压力(MBP)已经成为重要的安全参数。工业炸药中硝酸铵常常与油相混合,为了研究混油硝酸铵在生产、储存及运输中的安全性,运用MBP值对其进行安全评估。使用热丝点火的方法探究温度及油含量对硝铵类炸药MBP值的影响。常温下对油含量为0~10%的11组样品进行测量,样品的MBP值从大于6MPa,不断降低至1.59MPa。并在20、75、100℃下分别对不同油含量的样品进行MBP值测量,油含量为4%、6%、8%、10%样品的MBP值分别从2.25、2.01、1.75、1.
其他文献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轻人向法空禅师学禅,可他老找不到入门的途径。于是,禅师端起茶壶给他倒茶。茶杯已满,禅师还是不停地倒茶。年轻人忍不住了,说道:“师父,茶杯已经装不下了。”禅师这才住手说:“是啊,装不下了。你也一样,头脑不腾出空来,怎能学到精妙。”  这个故事让我悟到“倒空”与“创新”的道理。  让我们先看看装得满满的脑袋里都有些什么?  ——①知识;②经验;③思维惯性。  以上三者通常被人们看
近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中,常有“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的提问。对于这类问题,有些考生信马由缰,侃侃而谈,可回答的内容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文不对题的套话;也有一些考生感到无从下手,在考试时干脆放弃了这些题目。那么,如何解答“启示类”主观性试题呢?  示例分析:(2006年全国卷一第37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患者吴某,女性,70岁.干部,因头晕恶心呕吐半天于2003年11月11日10点30分入院.既往有磺胺药、解热止痛药过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