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屹菲全程把控与和时而作,是制作人的天职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从前期的剧本写作、中期的拍摄制作到后期的宣传发行,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环环相扣,作为金牌制片人的金屹菲深谙——制片之道在于能够“把控全局”。“真正的制作人必须要有高屋建瓴的思维和格局,要有把控全局的能力。作为制片人,所有作品我都是全程参与,从版权采购、人物设定、美术风格到后期制作宣传等等,我觉得制作人必须全程参与,这才是一个制作人完整的工作流程,也是一个制作人的天职。制作人不仅仅是拿到剧本后组织拍片,这充其量只是一个执行制片人,而不是真正的制作人。”
  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曾制作出了家庭伦理剧《婆婆来了》、时装商战情感剧《摘星之旅》、古装传奇剧《将军在上》等等类型多样的优秀影视作品的幕后“操盘手”金屹菲却谦虚地认为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她坦言,作为制作人一定要兼备专业素养,根据当下社会环境和时而作好的故事,并且认为一部优秀作品的制作一定是团队的协调合作和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努力:“需要导演、演员、幕后工作者,还有平台以及投资方对我们全面的支持,只有所有人劲往一处使,每个环节都不掉链子,才有可能做出一部真正好的片子。”
  此次,金屹菲带着《上海女子图鉴》与观众见面,与我们讲述该剧精良制作背后的细节以及作为制作人的“自我修养”。
  推崇独立自主精神,引领核心价值观
  “女子图鉴”系列剧分为《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两部,由《东京女子图鉴》版权方株式会社渡边娱乐和东京日历抹式会社正版授权。《上海女子图鉴》由王真儿、李程彬领衔主演,李现特别出演,盛一伦友情出演,袁文康、姚橹、马德钟、官鑫、铁伟光、刘孜、金莎等主演。看似不可实现的演员班底,却在一部短小精悍的剧集中集结,制片人金屹菲透露:“其实全部演员谈下来很轻松。”自信背后凸显出《上海女子图鉴》项目好、团队强、内容佳,成功得到演员认可。
  《上海女子图鉴》以罗海燕(王真儿饰)从家乡到上海打拼为引,讲述她怀揣坚定目标,在诱惑和困境中逆流向上,成长为独立自由人的故事。对于选中这个项目的初衷,金屹菲坦言非常认同这个故事的核心价值观:“这部剧追求女性和男性的平等,我们也非常推崇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这也和我们主创所追求的理念是吻合的。而且在罗海燕这个角色上也确实寄托了我自己的感受。”在短短的20集、每集20多分钟的体量里展现一个女性十多年的成长经历是非常困难的,但金屹菲却认为,创作过程非常幸福:“创作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们非常看重形式感,特别喜欢创造这样一种新的形式。虽然在形式创新和项目执行中都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回头看看我们觉得很幸福,因为最终把这个项目做出来并达到了预期的设想,一切都值了。”
  当下,女性自我意识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该剧对此也有深刻的映射。“我们呼吁女性要追求独立自由,这种独立不仅仅是经济独立,我们更重视的是精神和灵魂独立。对当下的年轻观众,我们也希望给出一点提示,就是‘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或者我们男性观众在看的时候,我们也希望他们明白,并不是只有那些非常柔弱的、小鸟依人的女性才是可爱的,像这样独立自由的女性也很可爱。”在金屹菲看来,团队会坚持做体现女权主义的作品,但并不代表压倒男权,而是追求平等,就像舒婷的《致橡树》一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虽然改编自《东京女子图鉴》,但金屹菲却直言没有看过全篇,更多的是搜集别人的评论,了解了它的核心内含。对于此,她表示不愿在创作过程被原剧影响和左右,而是更多地去展现上海本地文化和本土價值观。“我们加入了很多上海特色,整个制作团队也是上海人居多,包括导演和摄影师。”
  既然《上海女子图鉴》和《北京女子图鉴》属于同系列就难免不被拿出来比较,但金屹菲认为两部剧除了精神内核以外,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核心精神相同的情况下各加入了不同的本土文化和吸睛亮点。“既然是两个地方的呈现,就一定是有差异的。而且我们要做出差别来也才更有意思,不然我们只做一部剧就够了。我们在《上海女子图鉴》中把上海本身具有的既摩登又内敛的特质精细地表现了出来,不管是表现的形式还是剧作的风格,这两部剧都是不一样的。两者相比,我个人分析下来,《北京女子图鉴》里和女主角接触的共有11位男生,我们有8位,所以在表现人物的节奏上《北京女子图鉴》可能更密集一些,在生活场景和生活质感上更接地气;《上海女子图鉴》会更加偏向于刻画女主人公的内心以及整个人生境界的表达。”
  选人唯一标准就是“合适”角色,所有演员的演绎都是“大满贯”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离不开导演、摄像、灯光、美术等幕后创作者,台前的每一位演员也不能缺席。作为一位拥有丰富制片经验的创作者,金屹菲同样深谙“用人”之道,她将其总结为“用对人、用好人”,并直言,选择演员的唯一标准是“合适”角色。并且,金屹菲坦言她个人选择角色范围非常窄,很少会有一个角色有几个演员备选。她认为,很多人都能诠释的角色,就可能不是非常独特的角色。
  金屹菲评价王真儿就是“恰如其分的合适”。选角期间她了解到,与王真儿合作过的陈正道导演就评价王真儿是“天才演员”。而后在通过简短的见面和聊天,她就定了王真儿,“这个角色非她莫属”。在王真儿身上不难发现,她有着罗海燕的烟火气、亲近感,更有和罗海燕一样不断奋斗前进的人生,以真实经历去真实演绎,让她能感同身受的地诠释罗海燕这个在魔都奋斗、积极向上的“魔系女子”,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她身上折射出的是万千都市女性的身影。“我们也很开心其他演员在看了剧本之后很快就敲定了,比如李现、盛一伦、袁文康等等,这是对我们这个项目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团队的信任,我们真的特别感恩。”
  对于演员的演绎表现,金屹菲更是满意。“所有演员的演绎都是大爆发、大满贯!”金屹菲兴奋地说道,“不是自吹自擂或者和演员关系好才这么说,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我自己是和编剧共同创作的这个剧本,我们心中对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的想象和设定。演员演完后,我心中第一感觉就是’哇,他就是我心目中那个角色’,甚至有几位演员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所以我给我们演员评价的话就是大满贯,我并不是所有的戏都评价大满贯的(笑)。”   专注制作,和时而作
  对于项目本身,金屹菲永远遵循着一个理念“把大部分资金和精力都放在制作上,专注制作”。当下影视环境乱象丛生,但金屹菲有着自己的创作初心:“作为制片人还是要坚持呼吁应该回归到创作本源,踏踏实实地去和于时而作,要根据时代的脉搏去创作和时的文艺作品、作出和时的剧本、挑选合适的演员,和当下社会环境相结合、和当下观众的需求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相吻合。如果线上线下、幕前幕后的所有从业人员都有这样共识的话,我相信整个影视环境都会有所改善。而且,我觉得目前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像我们这种踏踏实实创作,愿意在剧本上花非常多心血和功夫的制作人以及制作公司的春天要来了(笑)。”
  虽然金屹菲专注创作,但她同样兼顾市场和商业需求。当下影视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但她却从不惧怕竞争,并笑称竞争不是坏事,只有竞争才“逼着”我们做出好的作品,团队更是不用别人来“逼”,而是主动迎接挑战同时也接受市场的考验。“竞争是残酷的,我们在做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是创作商业作品,文学性和商业性肯定要兼顾,这就不得不考虑市场的影响和左右。我们需要有如履薄冰的状态和竞争意识,在兼顾市场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故事本身,只要把人物和故事塑造好了自然就会有市场价值,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并不矛盾。而从故事本身来讲还是首先要塑造人物,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应该真正贯彻下去,这也要求创作者塑造出更加独特的人物角色。”
  对话 金屹菲
  剧本才是支撑影视作品“万丈高楼起”的基础
  Q:这部剧在演员设置上有什么标准或者策略?
  A:两部剧在卡司的设置上不一样。《北京女子图鉴》女主角是以明星演员戚薇为核心,配备了适合的男演员,而《上海女子图鉴》是反过来的,我们特意找了一个可能并不是大众熟知的明星演员,但是我们要反复考证这个演员的演绎表现。当时我们预期是找一个在素颜素妆时就像隔壁的女生,但在非常艳丽的妆容和服饰的加持下就要像个女王,她要有百变的气质,要美得很合适。
  我们是从女性视角去看这一部戏,这部剧的女性观众相信也是占了大部分,所以我们从女性观众的角度想“我想看到什么?”。我觉得会是:“我想看到男神,我想看到众多的演技和颜值都在线的男演员。”所以我们把很多的卡司精力放在了男演员身上,所以我们阵容就有演技与颜值双在线的李现、盛一伦、《七月与安生》里面的男主李程彬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男生,这是我们在演员挑选上的策略。
  Q:从最初筹备到如今将播,作为制片人,感觉哪一个环节最难?
  A:最难的还是做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在作品的完成中相当于万丈高楼的地基,我觉得编剧的地位也应该提高。
  前半部分的创作都比较顺滑,但在后半部分中关于某一两个角色的塑造上产生了一些不同意见。我们整个编剧团队比较年轻,但在这部剧中当女主成为“女王”级人物时和她接触的男性都是年龄偏大的,他们的格局和层面就偏高,年轻编剧在这时就会出现细节上的问题,所以有一两个人物的塑造是我自己写的。我觉得这也不算什么瓶颈和难题,就是大家的一个沟通,年轻编剧可能在写初恋等等故事时比较俏皮有意思,后半段可能需要我们这样在生活中经历和阅历比较多的人来提出意见。大家都是互相的扬长避短,整个创作氛围非常开心也非常和谐。
  Q:选择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A:选择项目或者剧本的标准就是以都市人群为我们的核心受众,因为都市人群可能更愿意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希望能跟观众有更多的互动。就比如这部剧,我希望观众看完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哇,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另一种就是希望观众看完这部剧会给原本的生活带来一些轻松或者营造一种梦境,给他带来一种支撑他的信念和精神。哪怕我做的是一部古装剧,我也希望古装只是作品的外衣,一定要有和当代人产生共鸣的人文精神核心。
  Q:怎样看待很多影视公司囤积IP?
  A:首先我认为好的剧本和好的IP并不冲突也不矛盾。一个好的IP之所以有这样高的点击率,广受网友喜爱,说明其具备文学基础和趣味性,好的剧本根据好的IP进行改编从而贴近现实才是正解,两者并不冲突和矛盾。比如,我非常喜欢马伯庸先生的《长安十二时辰》,它一定是个大IP,而且这样的故事进行改编的话不需要花非常大的精力去“乾坤大挪移”地改编,只要稍加修剪和润色就是非常好的剧本,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风格都可以直接拿来用,这种就是真正有价值的IP。所以说好的剧本和原作IP是连接在一起的,不是分裂和矛盾的。但至于很多人都在说囤IP,我觉得IP不是说不可以买,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有鉴别和鉴赏能力。
  Q:怎样看待当下的大女主剧扎堆?
  A:对于“大女主”这个概念我一直有些迷惑,我其实不会去考虑这样概念化的东西。对我来说非常简单,我只看作品本身,考虑这个人物是否有意思、是否符合当下观众的精神需求、设计的桥段和情节是否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致于到底是“大女主”还是“大男主”,说实话,我不太care这个事情。女性成长励志作品的出现,说明现在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女性自我意识发展时期,还是那句话“文章要和时而作”,只要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好的基础。
  Q:对于当下现实主义题材独领大旗,有什么看法?
  A:之前的玄幻古装非常流行,到现在的现实主义题材占据主导,我觉得市场会有变化是非常正常的,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不能一哄而起地跟风,假如到最后只拍现实主义题材了,也是矫枉过正的,真正还是需要百花齐放。
  Q:下一步你还有哪些动作或者想要尝试的项目?
  A:我们今年会有两个项目。一个是4月份刚开发的新剧《昆仑归》,由侣皓吉吉导演执导,海岩编剧,团队水准非常高,同时這部剧是一部体量非常大的带有浪漫主义和科幻色彩的现实主义题材剧,各种元素综合得非常丰富和奇特,这不但是我们没有做过的,乃至整个行业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作品,值得期待(笑)。7月份我们有《大唐女法医》,已经定了《上海女子图鉴》的男主角、广受行业内外期待的李程彬来主演,与长相帅气却被称为“官场鬼见愁”的男主角在形象、气质上都高度契合,可以期待一下(笑)。
其他文献
微软公司的《光环》系列网络电视剧即将上映了。十余年来受到广泛欢迎的《光环》电子游戏即将改编为连续剧,这引起了业界以及观众们的极大关注。软件界的巨佬微软屈尊俯就,从幕后转上台前,涉足网络剧,背后又有怎样的秘密?  《光环》是微软的一部有名的科幻动作电子游戏,即将被改编成一部网络剧。其指导导演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雷德利·斯科特,剧中还有曾在《怪兽公司》中饰演“Sulley”的约翰·古德曼,也有出演《
“每次在接演角色时,我都会问自己:你想了解她吗?你想认识她吗?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我才会去做。”忽然发现坐在我面前的何杜娟俨然没有了小女孩的羞涩,而是充满了对自己职业的认真和笃定。“我很感谢演员这一职业,可以让我的人生有很多活法”是的,何杜娟演绎过太多太多的角色,前有《王的盛宴》中善良、纯净的“虞姬”,后有《芈月传》中让所有人惊艳的绝世美人“魏美人”,这种“伊人在河畔,遗世而独立”的清雅形象给观众留
【摘要】省级技术平台直接关系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速度以及今后的运营质量,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级技术平台如何助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关键在于强化意识、抓好措施和保证政策落地。  【关键词】省级技术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建设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较快发展。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因素阻碍了县级融媒体中心进一步发展,省级技术平台建设成为最佳解决方案。省级技术平台是媒体融合背景
由剧合影视、娱跃文化、星源天华、新浪微博、天道至善、大声娱乐、青春你好、森宇等共同出品的电视剧《南烟斋笔录》改编自壳小杀和左小翎同名漫画。该剧讲述了都市白领唐曼在事业与爱情皆遭遇重创后,回到老家休假疗伤,期间发现一本残旧的书稿《南烟斋笔录》。书稿中讲述了清末民初,爱国青年叶申与香薰铺子南烟斋的老板娘陆曼笙因误会结下缘分,最终破除万难相依相守的点点滴滴。书稿中的陆曼笙具有奇妙的力量和独特的使命,可为
荣信达以“一起”为主题,在北京召开“荣信达20周年庆暨IP2.0战略与新项目发布会”。新20年的开篇,云锋基金将与荣信达携手,共同布局娱乐经济新生态。云锋基金控股后,将会为荣信达带来资金保证、商业理念及运作模式的支持,助力荣信达向综合性文化机构的升级转变。如果说荣信达的20年,是两个女人缔造的王朝、那么荣信达的“娱乐IP2.0全价值链综合运营”体系,便是对互联网 娱乐产业的积极探索。  荣信达20
毋容置疑,中国影视的发展不可或缺荣誉:金鸡百花、德艺双馨、飞天金鹰的桂冠激励过无数影视人致力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推动着中国影视的繁荣与发展。  然则,中国的文化好像习惯在复制双刃剑的陋习。原本用于励志的荣誉文化再度被部分别有用心者演绎成一场沽名钓誉的流行病变,多如牛毛的奖杯,被逐臭猎奇和名利贿赂者合谋,狼狈为奸霉变成又一场文化雾霾,严重窒息着中国影视的精神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名目繁多的各种影视
一般来说,作品中的形象(人物),思想、情感、个性是发展变化的,但中学生在写作时容易顾此失彼,表现了形象的发展变化,却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人物的变化无迹可寻,缺少生活的真实性。下面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问题:    [原稿]    遗落在大海里的钻石  胡妍妍    “扑通!”一颗名叫“天之心”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掉进了大海。  此刻,她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刚才还沉浸在女主人的朋友的赞美声中,现在却因女
在影视剧生产中,“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是比较常见的模式。而在“谁腕大听谁”的实战中,大明星也一定程度能够左右影视剧的创作。但在今年,中国电视剧却流行“老戏骨中心制”。  在《白鹿原》中,张嘉译担任艺术总监;在《军师联盟》《虎啸龙吟》里,吴秀波则成为“戏剧监制”。果靖霖、陈思诚除了担任编剧,还分别是《生逢灿烂的日子》《远大前程》的艺术总监、监制。这几位演员,肯定不是因为“戏霸”才挂名监制,而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阅读优秀作品,运用想象和联想,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并努力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他们寻找语言特色,掌握表达技巧,以提高文本鉴赏能力。  文化基础薄弱原故,阅读历来是中职学生的短板。在提升中职生阅读能力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达成上述《课标》的期待
2016年9月2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武汉期刊博览会上,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广电影视联盟、《电视指南》杂志社、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机构委员会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新媒体新闻委员会支持、长江汉风书局协办的《电视指南》融媒体上线暨年度中国电视剧产业影响力指数新闻发布会隆重揭幕。此次活动系统回顾了《电视指南》杂志深耕中国电视剧产业,以中国电视剧发展风向标为核心内容,逐步向“中国电视剧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