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评分系统无创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左心疾病相关
【机 构】
: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重症医学科 20131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 2004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评分系统无创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即血流动力学为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po s t-P H)患者85例,并回顾性抽样同期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的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即血流动力学为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pre-PH)患者65例.分析2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区分肺动脉高压患者2种血流动力学特征模型.结果 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心房压力、二尖瓣E/Em为post-PH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超声心动图评分系统[左心房内径≥38.5mm为2分,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28.5mm为1分,右心房压力≥8 mmHg(1 mmHg=0.133 kPa)为1分,二尖瓣E/Em≥8.6为1分].利用该评分系统≥2分诊断post-PH的曲线下面积为0.969,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89.2%.结论 利用上述超声心动图评分系统≥2分有助于预测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为post-PH.
其他文献
活动范围被认为是定量评价环枢关节不稳的最好指标,但还没有动态量化的运动学指标。临床上环枢关节不稳被定义为颈椎屈伸侧位片上齿突前间隙大于3mm,该项指标为静态指标,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中暑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水平及乌司他丁对HIF-1α、M I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分层级护理模式对心脏外科患者生活质量和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心脏外科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
目的 掌握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对1例非免疫缺陷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检查、微生物学、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回顾1978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