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今年北京车展上的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感受就是抄袭的影子已经离 我们远去。
红旗L5、比亚迪唐、哈弗H9、中华新V5、帝豪CROSS CONCEPT HYBRID、东风风神L60、海马S5、众泰Z500……这些自主产品从设计到工艺, 从动力配置到高科技应用,均展现出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时尚风格、国际化设 计创新和技术创新,但企业在现场讲解时却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强调产品的国际 化、海外研发、全球车等概念,而是自豪地介绍产品在设计语言中大胆地采用 了一些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阴阳太极、水、桥梁、书法……
同样有趣的还有,不少跨国汽车企业也开始力推“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 车型”,而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强调产品的原滋原味、纯正欧洲血统、北美同步 上市等等。
有趣的背后,是新的疑问的诞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元素 真的受到了青睐,还是仅仅因为中国市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中国自主品牌在 摆脱了抄袭的困境之后,要甩开膀子往前走的道路,应该朝着“中国风“还 是”国际风“的方向?
红旗L5、比亚迪唐、哈弗H9、中华新V5、帝豪CROSS CONCEPT HYBRID、东风风神L60、海马S5、众泰Z500……这些自主产品从设计到工艺, 从动力配置到高科技应用,均展现出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时尚风格、国际化设 计创新和技术创新,但企业在现场讲解时却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强调产品的国际 化、海外研发、全球车等概念,而是自豪地介绍产品在设计语言中大胆地采用 了一些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阴阳太极、水、桥梁、书法……
同样有趣的还有,不少跨国汽车企业也开始力推“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 车型”,而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强调产品的原滋原味、纯正欧洲血统、北美同步 上市等等。
有趣的背后,是新的疑问的诞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元素 真的受到了青睐,还是仅仅因为中国市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中国自主品牌在 摆脱了抄袭的困境之后,要甩开膀子往前走的道路,应该朝着“中国风“还 是”国际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