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中的最高表现,它要求重新组合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至少是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东西。当前,在新观念、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的今天,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产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前提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因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成为现代教育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创造良好教育环境,启动创造性思维动力
  
  把微笑、期望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应用激励教育,能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感到“我行”,特别是学生在遇到困难、讲错、做错时更需要教师的激励。如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有些学生由于多种原因,把小灯泡灯丝烧断了,这时教师应耐心地与学生一起找出烧断的原因,并鼓励他们:你能大胆尝试,虽然这次实验不理想,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成功。这样,既不会束缚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反而激励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回答、讨论中出现的片面的或是错误的问题应多帮助,教师不要立即做出评价,这种延迟判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活创造性思维灵感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教学中应当以有趣的导入、精当的提问、巧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联想、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1、注重教学导入。
  物理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亮点。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新颖的、富有创意的教学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在教学中如采用激疑式导入新课,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觉得不可思议,进而会产生探索行为。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一节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校班级拔河比赛中,从拉绳来看,赢方一端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拉力大?”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拉力大!”而教师适时又肯定地指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学生听到后感到惊愕,于是积极讨论、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此时,教师可顺势展开下一步教学,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优秀的教学导入,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2、采用问题教学法。
  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例如,在讲变压器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照明电路和家用电器额定电压220V,机床照明只需36V以下电压,电子设备中还需多种低于36V的电压,而目前我国高压输电是35KV、500KV等,如果采用许多输出电压不同的发电机来给它们分别供电,存在什么问题?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激活了创造性思维灵感。
  3、巧设习题,一题多解。
  巧设习题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例,有一盏灯,额定电压为40V,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应该怎样把它连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它才能正常工作?该题对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学生明确了需要在灯上串联一个电阻后,试问:你可用哪些方法求出串联电阻值?此题至少可用通过灯和串联电阻的电流相等、串联总电压等于灯两端电压与串联电阻两端电压之和、总电功率等于灯与串联电阻的电功率之和三种方法求出串联电阻值。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充分思考,还可“求异”,又可“求同”,通过长期的一题多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会有所长进。
  
  三、改进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动态处理,进行改进,能使学生由被动做实验转变为主动做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验技能。
  1、改限制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
  学生除了按课本上的规定做实验外,还可从实验器材入手列出或多或少的器材,让学生自己选用并完成实验。如给出干电池、学生电源、电键、电桥、导线、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灵敏电流计、变阻箱、定值电阻等,要求选用合适的器材,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也可根据以上列出的器材,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尽可能多做几组实验,测出不同的物理量,并写出原理和步骤。在上面的器材中,学生除了能测出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外,还可改装电压表等。这样做,更具灵活性和探索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研究性实验等。如可把牛顿第三定律、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动量守恒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电磁感应现象等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互相讨论、协作交流、共同操作,有效地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课内教学与课外实验相结合。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学,可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尽量做一些简而易行的观察性、研究性、趣味性等小型生动的课外实验。如水三棱镜、电视机前的陀螺、反击式水轮机、静电除尘等观察性实验;又如一纸托千斤、温水沸腾、有趣的平衡等趣味性实验。这些课外实验的开展,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都有物理,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方法还很多,它决不是通过几节课、几次活动就能开发和成功培养出来的,它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开展的过程,教师在优化学生的创新环境、提升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只要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创新教育,长期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型专业技术人才。
其他文献
前天读到这样一则寓言:路边有一棵树,长得笔直笔直,枝叶很茂盛。一天,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它听到了虫子咬树干的声音,便对树说:“我要啄穿树皮,把里面的虫子捉出来。”树听后,不以为然,对这只鸟的好意不理不睬,并且表现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啄木鸟只好飞到别的树上找虫子去了。过了几年,这棵树虽然长得比原来粗壮了,但有些枝叶也枯黄了。终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这棵树拦腰折断了。  读了这则寓言,我浮思联翩:
期刊
后进生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最头痛的问题,他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健康成长,左右着班级正确的发展方向。  本人通过几年的班主任经历总结出了所谓的“后进生”特点:(1)不能遵守学校校纪校规和班级规章制度。(2)课上经常说话、做小动作,自己不想学习也不让他人学习,影响老师上课和其他同学听课。(3)课间大声喧哗跑闹,午休、晚睡影响同学休息。(4)作业不做,学习成绩差。(5)班上除了几个“哥们”之
期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自主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完全适应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原则。笔者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这一模式,现将在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基本流程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所以,在教学过
期刊
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创新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必然趋势。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性教育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师在语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
期刊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期刊
古诗文是灿烂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小学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情感美于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美
期刊
数学是一门科学。“如果没有独创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赶过别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要进行教育的改革,要靠社会的重视,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现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明确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做创新型教师     有这样一道排列组合的题目:某校准备参加2009
期刊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建构“数学课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现将不成熟的教育模式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模式流程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呈现问题,启发诱导;自主探究,设疑质疑;合作探究,解惑释疑;分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一、兴趣是使学生积极阅读的前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1、兴趣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适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