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筋针联合毫火针速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毫火针速刺联合筋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7 d.治疗7 d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黄芪三仙汤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研究:采用去势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骨小梁形态计量学测定,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1/蛋白激酶B(Akt)1、p-Akt2/Akt2、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表达.体外研究:原代培养PMOP成骨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碱性磷酸酶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观察黄芪三仙汤血清对PMOP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
探讨基于疏风顺气法,以荆术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应用.小儿外感发热缘于外感邪气,卫阳受遏,阳气内郁,不得宣泄,气机不通,正邪相搏而发热;治疗应采用疏风解表、顺理气机之法;代表方剂荆术散由荆芥穗、制苍术、赤芍、炒甘草组成,具有疏风顺气之效,可祛除外邪,调节气机,解除阳郁化热之势.临床运用过程中,可根据患儿风寒与风热的偏盛、咳嗽与咯痰症状情况、是否夹杂食滞与湿热、是否出疹等情况进行加减.荆术散用药药性温和,不伤正气,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不拘寒热,辨证加减运用,常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