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近几年来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研究方法,它的主旨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发展,增强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反思性教学理论,并探讨了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反思性 英语写作 教学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近几年,受国外外语师资发展教育的影响,反思性教学也已受到我国外语教育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它既能改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英语写作教学是高校教学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将反思性教学引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写作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大意義。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一)反思性教学法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便被国外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加以引用。如今,我国教育界也开始讨论如何将“反思性教学”引入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他们客观性的、批评性的反思他们的具体教学经历和体会来提高他们对教学的领悟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全面发展教师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反思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反思性教学的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积极关注教学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从而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2.反思性教学中有一个主导和一个主体。教师即是反思性教学中的主导,这就要求教师以专业判断为基础,具备课堂探究的能力,具有开放的心态和责任心,同时关注教师间的合作与对话,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行为研究。学生作为反思性教学的主体,是反思性教育的根本。
“教学过程虽然是个体活动,不同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看法也不同,但是任何一位称职的老师都应该有能力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完成反思性教学的习惯过程。”由此看来,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做什么”上,而应当积极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
二、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写作课一直是一门无法激起学生兴趣的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上好写作课,并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指教师备课阶段的反思,它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以及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目标又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反思时,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是否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等方面。在进行教学内容反思时,要注意自己的选题是否得体;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在进行教学方法反思时,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利于学生较好的接受;能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内容以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二)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思考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得以清晰阐明;教学重难点是否得以突出;是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写作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挖掘深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其次,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对自己进行不断反思: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全神贯注的听课、是否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踊跃地参加课堂活动等。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即实践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它既包括了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系统的思考性反思的过程,也包括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以及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的理性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记或教学报告的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了对教学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找到了自我完善的途径。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反思性教学理论,能使教师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因此,将反思性教学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Richards,J.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1.
【关键词】反思性 英语写作 教学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反思性教学。近几年,受国外外语师资发展教育的影响,反思性教学也已受到我国外语教育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它既能改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英语写作教学是高校教学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将反思性教学引入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写作教学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大意義。
一、反思性教学理论
(一)反思性教学法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便被国外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加以引用。如今,我国教育界也开始讨论如何将“反思性教学”引入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他们客观性的、批评性的反思他们的具体教学经历和体会来提高他们对教学的领悟能力和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全面发展教师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反思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反思性教学的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积极关注教学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从而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2.反思性教学中有一个主导和一个主体。教师即是反思性教学中的主导,这就要求教师以专业判断为基础,具备课堂探究的能力,具有开放的心态和责任心,同时关注教师间的合作与对话,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教师的行为研究。学生作为反思性教学的主体,是反思性教育的根本。
“教学过程虽然是个体活动,不同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看法也不同,但是任何一位称职的老师都应该有能力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完成反思性教学的习惯过程。”由此看来,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做什么”上,而应当积极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
二、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写作课一直是一门无法激起学生兴趣的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上好写作课,并真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形式和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兴趣。
(一)课前反思
课前反思是指教师备课阶段的反思,它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以及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目标又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反思时,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是否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等方面。在进行教学内容反思时,要注意自己的选题是否得体;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在进行教学方法反思时,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利于学生较好的接受;能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内容以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二)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思考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得以清晰阐明;教学重难点是否得以突出;是否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写作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以新颖有趣的方式挖掘深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其次,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对自己进行不断反思: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全神贯注的听课、是否积极地进行思考并踊跃地参加课堂活动等。
(三)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即实践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它既包括了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实践过程进行系统的思考性反思的过程,也包括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以及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的理性分析。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记或教学报告的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了对教学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找到了自我完善的途径。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反思性教学理论,能使教师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因此,将反思性教学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Richards,J.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卢真金.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