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寻求降低老年患者在手术前麻醉带来的风险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麻醉实验,医师们将会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全身检验,将他们分成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以及急诊组,并悉心观察他们在被麻醉期间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结果临床实验发现在35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的30例生命体征比较稳定,30例进行椎管内麻醉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增高等症状,15例急诊中也仅有3例效果较差。结论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对患者身体通彻的了解很重要,做好术前各种准备工作以及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合理控制用药量,针对性地选择麻醉的方法,将大大提高我国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度。
【关键词】老年患者;临床麻醉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7-02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应地老年人去医院的比例也就增长了,老年患者属于高龄患者,身体机能不乐观,人体器官功能逐渐出现问题。[1]据了解,高龄患者手术期间并发症为年轻人的3倍,其中与手术麻醉有关联的就占据了2%,若是手术前麻醉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在手术期间引发各种隐藏的疾病,例如高血压、肝脏功能和免疫的减退、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等,因此,进行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本文将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的临床麻醉实验为例,总结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其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35例,年龄在70-81岁的有40例,82-89岁的有23例,90-97岁的有2例,术前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的有22例,高血压的有15例,心电图异常的有38例,冠心病的有11例。选择全身麻醉的是35例,其中归类为急诊组的有8例,选择椎管内麻醉手术的有30例,其中有7例是急诊组的。
1.2方法将对三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麻醉,但是在进行麻醉前要对患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浓度的控制,使他们的血糖浓度控制在安全值的范围内,最高不应该超过11.0mmol\L;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让其服用药物,是血压稳定;对冠心病的患者则应该进行药物控制,保证对其进行麻醉之前身体各项机能指标处于一个安全值范围之内。
全身麻醉:适合于身体素质较差及对胸内、颅内、上腹部进行手术且其难度比较大的老年患者,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静吸复合麻醉。利用丙泊酚或是咪唑安定静脉注射方法为引导,然后再使用琥珀胆碱静脉滴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此外再辅以是青壮年的1/2左右量的低浓度的异氟醚。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如青壮年,因此用量均在青壮年的2/3-1/2左右。[2]若手术时间过长,则应该增加额外药剂的使用,例如肌肉松弛药和镇痛药。
椎管内麻醉:对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首要要将患者的静脉开放,开放的方法可以采取鼻导管吸氧来进行,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方法则适合于盆腔和下肢手术的进行。由于脊椎的特殊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的椎间孔会逐渐变窄甚至是闭塞,蛛网膜绒毛会随之扩大,易导致局部麻药的渗透,因此,对70岁以上的患者椎管内麻醉使用量必须减少到青壮年用量的1/3-1/2。
1.3统计学分析上述三组老年患者数据使用统计学专业数据软件SPSS11.0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t值得检验,当P<0.05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结果
临床实验发现在选择的65例老年患者中,35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的30例生命体征比较稳定,30例进行椎管内麻醉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增高等症状,15例急诊中也仅有3例效果较差,见表1。
表1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例1例数1有效1(例%)1无效1(例%)1总有效率(%)全身麻醉组13513018615114186椎管内麻醉组1301281931217193急诊组115112180131201803讨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院中老年人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长,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降低,各器官逐渐丧失该有的功能,以至于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在手术当中的麻醉风险比较高。并且,老年人术后的恢复能力比较弱,术后免疫力也会相应的减弱,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的概率也大大增长了,严重者甚至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可能会有后遗症的出现。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手术要进行麻醉前的评估和做好术前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与患者的亲属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到麻醉的风险,并与之签订相关的协议;第二,要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的全身检查;第三,要根据每一个老年患者的自身情况适当地选择麻醉的方法,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存在的一些疾病要在麻醉前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安全值范围内,保证麻醉剂不会与老年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发生排斥情况,以确保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3]第四,对老年患者要掌握好麻醉藥的用量,在老年患者自身身体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适量地进行选择;第五,在手术后,要求亲属72小时守在患者身边,仔细观察,以防止发生麻醉后的并发症。同时,若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总之,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时要特别注意,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不仅仅需要医务人员的密切观察,还需要家属的细心照料。以提高老年人麻醉的安全性。参考文献
[1]张晓钢.高龄高危患者临床麻醉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
[2]沙宪民,刘文艳.老年患者临床麻醉体会.医学期刊,2010,10(11).
[3]邢均.高龄患者临床麻醉初探.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0).
【关键词】老年患者;临床麻醉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2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7-02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相应地老年人去医院的比例也就增长了,老年患者属于高龄患者,身体机能不乐观,人体器官功能逐渐出现问题。[1]据了解,高龄患者手术期间并发症为年轻人的3倍,其中与手术麻醉有关联的就占据了2%,若是手术前麻醉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在手术期间引发各种隐藏的疾病,例如高血压、肝脏功能和免疫的减退、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等,因此,进行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本文将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的临床麻醉实验为例,总结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体会。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的65例老年患者进行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其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35例,年龄在70-81岁的有40例,82-89岁的有23例,90-97岁的有2例,术前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的有22例,高血压的有15例,心电图异常的有38例,冠心病的有11例。选择全身麻醉的是35例,其中归类为急诊组的有8例,选择椎管内麻醉手术的有30例,其中有7例是急诊组的。
1.2方法将对三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麻醉,但是在进行麻醉前要对患有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浓度的控制,使他们的血糖浓度控制在安全值的范围内,最高不应该超过11.0mmol\L;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让其服用药物,是血压稳定;对冠心病的患者则应该进行药物控制,保证对其进行麻醉之前身体各项机能指标处于一个安全值范围之内。
全身麻醉:适合于身体素质较差及对胸内、颅内、上腹部进行手术且其难度比较大的老年患者,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静吸复合麻醉。利用丙泊酚或是咪唑安定静脉注射方法为引导,然后再使用琥珀胆碱静脉滴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此外再辅以是青壮年的1/2左右量的低浓度的异氟醚。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如青壮年,因此用量均在青壮年的2/3-1/2左右。[2]若手术时间过长,则应该增加额外药剂的使用,例如肌肉松弛药和镇痛药。
椎管内麻醉:对椎管内麻醉的老年患者首要要将患者的静脉开放,开放的方法可以采取鼻导管吸氧来进行,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方法则适合于盆腔和下肢手术的进行。由于脊椎的特殊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的椎间孔会逐渐变窄甚至是闭塞,蛛网膜绒毛会随之扩大,易导致局部麻药的渗透,因此,对70岁以上的患者椎管内麻醉使用量必须减少到青壮年用量的1/3-1/2。
1.3统计学分析上述三组老年患者数据使用统计学专业数据软件SPSS11.0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t值得检验,当P<0.05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结果
临床实验发现在选择的65例老年患者中,35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中的30例生命体征比较稳定,30例进行椎管内麻醉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血糖增高等症状,15例急诊中也仅有3例效果较差,见表1。
表1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例1例数1有效1(例%)1无效1(例%)1总有效率(%)全身麻醉组13513018615114186椎管内麻醉组1301281931217193急诊组115112180131201803讨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院中老年人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长,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降低,各器官逐渐丧失该有的功能,以至于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在手术当中的麻醉风险比较高。并且,老年人术后的恢复能力比较弱,术后免疫力也会相应的减弱,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病的概率也大大增长了,严重者甚至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可能会有后遗症的出现。因此,对老年患者的手术要进行麻醉前的评估和做好术前准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与患者的亲属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到麻醉的风险,并与之签订相关的协议;第二,要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前的全身检查;第三,要根据每一个老年患者的自身情况适当地选择麻醉的方法,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存在的一些疾病要在麻醉前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安全值范围内,保证麻醉剂不会与老年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发生排斥情况,以确保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3]第四,对老年患者要掌握好麻醉藥的用量,在老年患者自身身体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适量地进行选择;第五,在手术后,要求亲属72小时守在患者身边,仔细观察,以防止发生麻醉后的并发症。同时,若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总之,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时要特别注意,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不仅仅需要医务人员的密切观察,还需要家属的细心照料。以提高老年人麻醉的安全性。参考文献
[1]张晓钢.高龄高危患者临床麻醉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
[2]沙宪民,刘文艳.老年患者临床麻醉体会.医学期刊,2010,10(11).
[3]邢均.高龄患者临床麻醉初探.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