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美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课程,需要教师在观念上给予高度重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37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综合素质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劳动意识、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审美趣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美育即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教师通过美术教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调动各种感官系统感受美、鉴赏美;另一方面美术作为一种创造性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美术新课程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虽然美术并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但其作为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的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文化传承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和创造能力。虽然素质教育在当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弱化了美术教育,减少甚至取消美术课程,导致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审美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一些地区即使开设美术课程,也多是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美术作品,学生随意听听的教学模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处于一种简单、机械的状态中,无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真正发挥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一门课程感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此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行课程学习。这种以兴趣为起点的良性循环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就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而言,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美术并不是考试的必要科目,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对美术课程缺乏重视,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也对美术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使美术课呈现出一种尴尬局面。因此,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
  首先,欣赏与鉴赏作为美术教育的基础目标,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认识世界的能力,他们对未知的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与鉴赏课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规律,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美术事物入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疑问主动进行思考与观察,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世界的兴趣。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更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美术潜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学习服装的搭配》这一节鉴赏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世界知名时装周的表演视频,以最前沿的时装搭配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为沉闷的美术课堂注入一丝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世界的欣赏兴趣与鉴赏积极性。
  其次,许多学生之所以对美术课程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认为美术是一门高雅深奥的艺术,与自己相距甚远,自己无法欣赏理解美术的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美术教学活动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事物作为美术课堂的欣赏对象,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小事,使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体会生活的平凡之美。教师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欣赏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鉴赏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例如,在鉴赏《美化生活的装饰布》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家庭的装饰布,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奠定基础。
  二、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开始重视美术教育,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许多教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时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美术教材为依据,照本宣科,向学生强行灌输美术理论与审美方法,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昏昏欲睡,课堂氛围沉闷无聊,毫无生机,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低下。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选择,让学生在不同的美术教学形式中获得知识与乐趣。除了基础的美术作品鉴赏与分析课,教师还可以采用手工课的形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美学理论接受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例如,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初中美术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剪纸时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总之,初中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实践,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鲜活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所以我们应课内外阅读、实践有机结合,最终将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内化于心,外化于人格培育上。  【关键词】语文 课堂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048   一、在语文教学课堂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传授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思考能力,即“教书育人”。政治作为高中人文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所以在“教书”之外如何培养人文精神以“育人”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 人文精神培养 育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36  人文精神是一
数学是一门很深奥又很有意思的学科,有些小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比较吃力,学习兴趣不高,基础没有打好,然后感觉越来越难,进而就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把它视为自己的弱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福生系列生根剂、防树干抽干封闭剂、福生福施壮能有效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促进树木生长,是干旱地区实施抗旱造林又一条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预防脑梗死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3粒,3次/d,连用3个月为一疗
【摘 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在有效的掌握数学知识后,通过习题练习能够起到巩固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对于习题课的认识,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同时,在进行习题课教学过程,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学习实际,可以尝试制定更加丰富的教学任务,从而有针对性的完成相关的习题内容,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习题课 强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果实套袋是当今世界上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农药残留和不良环境污染的一项新技术,又是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此项新技术已在国外和国内重点地区大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40例中,显效17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有效率89%;对照组40例中,显效10例,好转1
高中作为影响学生整个发展的关键黄金时期,对学生的未来规划以及人生价值体现,都有着不容小觑的深远影响.数学作为一门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的基础类学科,无论从分数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