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腺癌筛查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系统评价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大陆地区乳腺癌筛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进展。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199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录文献,对纳入研究基本信息、人群项目参与率及检出率、模型研究方法学、经济学评价方法及结果等信息进行摘录和比较,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规范(CHEERS)评价报告质量(总分24分)。

结果

共检索356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均发表于近4年(2012-2015年),其中11篇基于人群、3篇基于模型研究。筛查起始年龄为18~45岁,终止年龄均≥59岁;筛查技术包括临床检查、超声和钼靶单一或联合筛查。有7篇报道了研究角度,其中为政府等服务提供方5篇,社会角度2篇;仅有5篇研究进行了成本和(或)效果贴现。11篇成本-效果分析中,有9篇提供了评价指标检出1例乳腺癌的成本,为5.0~229.3(M=14.5)万元。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或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为指标的成本-效用分析仅4篇,相应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0.3万元~27.1万元(2015年我国人均GDP为4.9万元)。13篇文献平均得分14.5(9.5~21.0)分,总分24分,其中研究角度、贴现率、ICER及不确定性等维度得分较低。

结论

我国大陆地区乳腺癌筛查的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模型研究;各研究间方法及结果可比性一般,报告质量有待加强。应从社会角度全面核算成本后对筛查项目开展以QALY或DALY为指标的成本-效用分析。

其他文献
引言在空调、液面探测和流量控制等大部分工业应用中,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在很嘈杂的环境中都紧靠着被测源,离接收器(记录器、计算机、自动控制器等
目的探索HPV感染与原发性肺癌的关联。方法检测83对匹配的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PV感染情况。采用HPV高保守L1区PCR扩增和特异探针反向杂交相结合的方法,检测21种临床相关的HPV型别。应用配对χ2检验分析肺癌与癌旁正常组织HPV检出率差异。应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吸烟和饮酒情况下肺癌组织HPV检出率差异。结果7份肺癌组织和6份癌旁正常组织检出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