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指导序列体外转换临床大肠杆菌氯霉素抗性表型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源性指导序列(EGS)体外逆转临床分离大肠杆菌氯霉素抗性的能力.方法构建针对氯霉素(Cm)乙酰转移酶(cat)并含卡那霉素(Km)抗性基因筛选指标的EGS重组质粒以及只含Km抗性基因但不含EGS的对照质粒.采用CaCl2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临床分离的耐Cm大肠杆菌株中.通过质粒抽提、菌落PCR鉴定EGS阳性克隆子,分光光度计A600检测导入EGS质粒后耐Cm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率以及KB法检测在固体培养基中的药物敏感试验,探讨EGS分子逆转耐药菌的逆转效应.结果以pEGFP-C1-EGS cat1+cat2重组质粒对16株临床分离的CmR大肠杆菌供试菌进行转化试验,EGS转化子在含Km的培养基上筛选.其中4株转化菌在Cm 100~200μg/ml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受抑;在Cm 100~200μg/ml的固体培养基中药敏试验对Cm敏感;转化菌质粒抽提检测出特异EGS条带;菌落PCR扩增鉴定存在EGS.表明16株供试菌中4株临床分离株获得了耐药菌型的表型转换、耐Cm的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恢复了对Cm的敏感性.结论EGS分子具有逆转临床耐药菌为敏感菌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铊中毒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检查结果及新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自1999~2001年收治的4例铊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胃肠炎、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脱发是铊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对缺乏接触史的患者,脱发是一个重要的诊断线索.铊中毒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与血、尿铊水平的高低不平行.口服普鲁蓝及利尿、补钾治疗有效,血液灌流治疗疗效优于口服普鲁蓝治疗.结论铊中毒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提高临床医生对它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906例突发性聋经11组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第1组 ATP加B族维生素,第2组ATP654Ⅱ。第3组以葛根黄酮为主,第4
目的 探讨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暴露人群的病情程度和发病特点以及高砷水的分布规律,为科研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居民饮水砷和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水砷检测用半定量快速试剂盒法,水氟检测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结合既往调查结果,目前山西省包括病区在内的高砷区共分布在8个市(地)、18个县(市、区)、44个
目的 观察高脂饲养正常大鼠造成胰岛素抵抗(IR)及不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1只: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二甲双胍组(HF+Met)、高脂+罗格列酮组(HF+Ros)。罗格列酮3mg·kg-1·d-1或二甲双胍300mg·kg-1·d-1剂量进行灌胃。饲养8周时取空腹血测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脂联素等。胰岛素敏感性用
目的 研究低浓度吉西他滨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wtp53)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用药后最佳放射时间.方法①以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与A549细胞作用24 h,MTT法选择生长抑制率≤10%的药物浓度(IC10).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t)、单纯用药组(Ch)、单纯照射组(R1、R2)、未弃药照射组(CR)及弃药后照射组(DCR1、DCR2).R1组行单纯60Co2 Gy照射;Ch组单纯用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