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和磨耗次数下的沥青路面抗滑能力

来源 :中国科技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沥青路面抗滑能力在不同温度和磨耗次数下的变化规律,依托室内小型加速加载设备(small-sized acceleration loading test equipment,MMLS)对设定的温度及磨耗次数条件下的滞后摩擦、黏附摩擦和抗滑能力进行测试试验.通过对成型的沥青混凝土AC-13车辙板、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13车辙板、沥青马蹄脂路面SMA-13车辙板进行磨耗试验,分析得出:随温度的上升或随磨耗次数的增加,大部分情况下车辙板的抗滑能力呈下降趋势;对比3种车辙板在温度和磨耗次数的影响下,SM A-13车辙板和OGFC-13车辙板的抗滑能力较好.研究各个温度下和磨耗次数下的滞后摩擦、黏附摩擦变化,发现:大部分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磨耗次数增加,滞后摩擦和黏附摩擦皆呈下降趋势;除AC-13车辙板的黏附摩擦下降幅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外,其余滞后摩擦和黏附摩擦下降的幅度呈下降趋势或平稳状态.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提出了电解水技术开发清洁可持续氢能的终极途径.电催化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是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瓶颈,二硫化钼(MoS2)在电化学OER方面得到广泛研究,然而其析氧过电位普遍高于300 mV,限制了其应用.对MoS2材料用于OER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分析了本征MoS2材料、金属掺杂、异质材料等改性策略及结果,提出了MoS2基催化剂在全pH介质OER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OER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合理设计和高效改性催化剂的
为研究车身薄壁梁刚度与轻量化之间的关系,对客车车身中常用的矩形薄壁梁刚度表达式进行了理论推导.首先,以刚质比作为评价体系,对基于刚度特性的矩形薄壁梁结构轻量化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将铝和钢的刚质比进行对比,得到钢替换成铝后既满足结构刚度特性又能实现轻量化的几何表达式.最后,采用理论及数值模拟2种方法,通过算例对具有刚度特性的轻量化理论进行验证,并对不同尺寸的铝矩形薄壁梁进行研究,得出刚质比与铝钢高度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可为后续进一步的轻量化理论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