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一向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笔者认为在广阔农村,田园风情、自然风光等得天独厚,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本地实际,注重乡土特色,就可闯出一片新天地。
一、 培养学生的乡土观念
学生只有真心实意热爱自己的乡土,才能关心和反映家乡的人和事,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课文,如《桂林山水》《乡下人家》《麦哨》的讲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家乡时所饱含的深厚乡情,同时联系实际,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可爱之处,应该如何反映家乡的面貌,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养成学生的观察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叶老一言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即生活是作文之本。乡土特色作文的素材源于生活,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则是取得写作素村的重要手段。农村有碧绿的野草,不知名的小花,清澈的河水,茂盛的庄稼,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积累写作素材,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在的感情。如一位学生在《大白菜》一文中写道:“总觉得干农活是件简单的事,现在我知道那也是件技术活。看到妈妈轻松地把一棵大白菜端端正正栽在地里,我也拿了一棵,放在已经挖好的坑里,用土盖上。可妈妈看了看说菜放歪了。我从土里把它抠出来,一不小心把菜根弄断了,一棵好端端的白菜在我手中断送了生命,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我得向妈妈学习。”这些都是他亲历、亲感的真实生活。另一位学生在《村前的小桥》中描写道:“桥面是用松木板钉的,大约三十多米长,桥下是十几根粗粗的木桩子,它虽然简陋但却实用;它虽然不壮观却震撼我的心灵。它是我们小溪村村民自己筹资、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它给上千人提供着方便,是一座便利之桥、幸福之桥。”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很丰富,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没能把这样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围绕一个中心畅谈家乡各方面的变化,然后作文;二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写好参观访问记。如组织学生参观大棚蔬菜种植户,访问板鸭、金橘加工户和养猪、养兔专业户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充满乡土特色;三是引导学生写生活观察日记。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他们喜欢养花种树,喜爱养一些小动物,我们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把平时养花、和小动物们交往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写出自己心中想写的东西;四是通过开辟“家乡见闻”等专栏,创办《南岸小报》,开展“家乡巨变”征文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农村小学作文中的乡土特色大有潜力可挖,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实践,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学生写作的路子来。◆(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一、 培养学生的乡土观念
学生只有真心实意热爱自己的乡土,才能关心和反映家乡的人和事,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课文,如《桂林山水》《乡下人家》《麦哨》的讲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家乡时所饱含的深厚乡情,同时联系实际,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可爱之处,应该如何反映家乡的面貌,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养成学生的观察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叶老一言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即生活是作文之本。乡土特色作文的素材源于生活,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则是取得写作素村的重要手段。农村有碧绿的野草,不知名的小花,清澈的河水,茂盛的庄稼,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积累写作素材,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在的感情。如一位学生在《大白菜》一文中写道:“总觉得干农活是件简单的事,现在我知道那也是件技术活。看到妈妈轻松地把一棵大白菜端端正正栽在地里,我也拿了一棵,放在已经挖好的坑里,用土盖上。可妈妈看了看说菜放歪了。我从土里把它抠出来,一不小心把菜根弄断了,一棵好端端的白菜在我手中断送了生命,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我得向妈妈学习。”这些都是他亲历、亲感的真实生活。另一位学生在《村前的小桥》中描写道:“桥面是用松木板钉的,大约三十多米长,桥下是十几根粗粗的木桩子,它虽然简陋但却实用;它虽然不壮观却震撼我的心灵。它是我们小溪村村民自己筹资、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它给上千人提供着方便,是一座便利之桥、幸福之桥。”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很丰富,但是他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没能把这样丰富的生活表象细细品尝,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农村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是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围绕一个中心畅谈家乡各方面的变化,然后作文;二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写好参观访问记。如组织学生参观大棚蔬菜种植户,访问板鸭、金橘加工户和养猪、养兔专业户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充满乡土特色;三是引导学生写生活观察日记。学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他们喜欢养花种树,喜爱养一些小动物,我们在教学中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把平时养花、和小动物们交往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写出自己心中想写的东西;四是通过开辟“家乡见闻”等专栏,创办《南岸小报》,开展“家乡巨变”征文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农村小学作文中的乡土特色大有潜力可挖,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实践,不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学生写作的路子来。◆(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