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评价学生语言的规范性研究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评价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对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力、判断力、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语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体现,合理的、规范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总体教学质量,增进师生感情,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教师评价学生在使用语言上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快了对学生评价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研究进程。然而我国作为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在经济、文化事业等众多因素上起步不一,存在西部落后于东部、北部落后于南部、内陆落后于沿海的實际国情,加上传统教育对我国的深远影响,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病。
  评价语言针对性少,无全体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里,没有可供参考的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评价语言。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基本上都是依靠教师自身的评价语言,没有形成统一的、具有全局观念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或者偏远山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威信,学生服从教师命令成为不容置疑的事情。
  从小到大,我们在课堂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某某同学很好,大家要向他学习。”至于“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如何学习这种好、学习这种好对学生有什么用”等等这类问题则几乎不会谈到。这就让教师的评价语言陷入了空洞,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价值。虽然教师希望其他学生向该名被评价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好的,但因为语言没有针对性,没有考虑到全班学生的疑惑,这句“大家要向他学习”可以说毫无价值,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健康发展,也打击了被评价学生继续奋发上进的动力和积极性。
  评价语言老套,无创新意识
  千篇一律的教师评价缺乏活力,没有幽默感,不能根据具体的人、事和环境做出改变。我曾在一个视频中看到: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阐述并简单说明缘由。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一个接着一个上台诉说着自己的理想,有的说想当警察,有的说想当飞行员,也有的说想当宇航员,更有的说想当厨师。然而该教师只是都说“很好”“好,希望你的理想能够实现”这类的话,纵使理想各异,学生再活跃,教师枯燥无力的语言也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幽默潜能。
  评价语言随意性强,无专业性
  我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评价随意性强的弊病。不少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是非曲直观念或价值标准来进行评判。性格趋于内向、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的教师偏向于喜爱规矩的学生,反之,性格趋于外向、不时喜欢整点另类的教师偏向于喜爱有点活泼捣蛋的学生。这种物以类聚的现象虽然不是由教师一手造成的,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所评价的对象,对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健康发展起负面作用存在着潜在可能。
  评价语言缺乏感情,无亲和力
  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普遍存在缺乏语言感情或感情力度不够等现象。即便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但千篇一律的语言弱化了教师的情感,使学生不能或难以真正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帮助,间接地冷却了对自身的信心和提升动力,进而对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失去作用。
  教师评价学生在语言上存在问题的原因
  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型人才欠缺
  就目前西藏地区而言,小学的教师队伍普遍素质较低,导致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状态不乐观。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对基层教师学历要求低,尤其乡镇级小学教师学历程度为大专及中专。
  第二,基层学校普遍师资缺乏,而各级教育机关或学校决策层为了留住人才,控制本校教师外出求学提高学历,导致基层教师整体学历层次停滞不前。
  第三,公务员考试第一批没有师范生相应的岗位,第二批考试中有些教师岗位没有专业限制,因此大部分考生不愿从事教师行业,却为了就业将教师当作一个跳板,很多考生没有教师资格证却被录入教师队伍。
  小学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无斗志力
  因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加上各地在教师的重视度和引进人才政策上仍有差距,不少教师缺乏基本的教师素养和职业道德,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不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授课时避重就轻,甚至在授课途中出现基本的知识性错误,作业布置不科学,批改作业草率随便,谈吐举止粗俗鲁莽,课外活动安排目的不明确,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教导,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帮助。
  另外,教师这一职业艰辛且报酬不高,社会地位中下,很多有意之士也开始跳槽改行,人才流失等因素共同导致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无斗志力的难堪局面。
  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再学习难以实现
  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跟每一位师生有关,也跟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教学理念、管理方式、再学习渠道等挂钩。我国是个教育大国,但离教育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是一个从量到质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师生、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社会都提出了要求。然而,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望子成龙的家长心态或多或少地扭曲了教育的宗旨。加上我国教育的投入始终吃紧,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改进和教师的再学习、再提升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管理理念的不合理、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的不科学等影响着教师团队的质量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教师评价学生在使用语言规范化上的实践策略
  提升教师语言素养,提高教师专业评价水平
  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主要依靠语言的表述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是传播知识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尤其是小学教师,考虑到小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运用尚未完全开发的特点,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小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语言认知结构,准确把握他们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特点,多利用课外时间仔细观察小学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和行为方式,学习小学生日常思维模式,坚持与小学生多交流学习,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组织语言,让评价被学生们欣然接受,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塑造好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水准。
  规范评价语言,让评价语言做到适时调整
  教师说出的每一句话在不同的学生心里会有不同的反响和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学会观察和倾听。若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会有意无意间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甚至误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使学生与教师间进行的交流更加困难。
  只有倾听学生,做到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教师的评价才能具体,才能与学生的初衷和自己的目的相吻合,进而也就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
  把握学生认知结构,营造和谐评价氛围
  小学教师与小学生虽然在同一屋檐下进行交谈,共同学习生活。但两者毕竟不属于同一个年龄段,甚至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所以在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上往往会有诸多不同。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主动去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观察学生喜好和共同向往的事物,多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留意他们的语言规律,分析他们的认知结构,多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时时进行换位思考,借鉴学生语言上的简单性和时代性,学习并试着运用到课堂教学和日常评价中,让学生从语言上感到亲切,拉近师生距离,减少代沟带来的不解与尴尬。同时注意评价语言的新颖和创新,针对不同情况创新不同评价形式,多种语言的创造性和新奇度使教学充满活力,进而营造和谐亲近的评价氛围。
其他文献
创新型人才是支撑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受全社会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影响,近年来高职院校也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的“独角戏”,政府和企业鲜有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本文借鉴三螺旋理论,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参考。  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层次和道德修养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更加重视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了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所具有的能力,包涵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及道德等多个层面,主要包括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
期刊
“见字如见面”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许多人已经相当熟练地用电子产品打字,打字速度惊人,但在写字时却常常“提笔忘字”,书写水平普遍下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愈显迫切,同时,学生的书写过程也是对汉字的了解过程,还可以磨炼学生的心智。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对小学高年级书写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加强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  小学高年级面
期刊
该课题的目的即一方面通过构建HAb18G基因表达载体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高效稳定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利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表达的蛋白,为进一步探讨该蛋白在肝
该研究以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控制糖酵解的主要限速步骤——葡萄糖摄取以及介导脑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两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和GLUT3在低氧预
目的:检测自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分离培养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临床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用基于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在培育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加强高职语文教育中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语文作为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中,不应当将语文教育功利化,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和
期刊
目前,“主题单元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重视,在我国,单元主题教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笔者认为,主题式教学与单元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巨大的作用。以下,笔者就以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实施案例进行简要说明,纯属一家之言,有任何不足之处,还望得到批评指正。  低年级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