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教学中的实践来谈一谈: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带领学生导入新课
  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艺术至关重要,它是能否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的一环。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景的作用。精美得体、简洁生动、风趣幽默的导语,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易于师生共鸣,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海水的运动时,可这样导入新课:"第二次大战时,英军为了防止德国军队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舰队,日夜巡逻把
  守,可谓固若金汤。哪知德军潜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是英军将领忽略了的。你认为德军是如何到达地中海的?(设计悬念,引出海水运动)"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又如:1999年是我国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全国上下举国欢腾,而刚过完国庆,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就开始下雪,报纸上刊载的标题是"看完烟花又见雪花",而这之后不久我就讲到中国气候这一章,于是我就用这一时事来引入对气候的讲解,学生不仅兴致勃勃,还对我国幅员之辽阔感到自豪。
  趣味点必须经过选择,才能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选择趣味点一般是热点、兴趣点。
  2、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如讲《聚落与环境》一节时,就让学生联系自己家里房子的实际讨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我设置了如下问题:
  1)、你们家建房子时,一般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建造?
  2)、农村建房子时,一般讲究房屋的方向,为什么朝东南,不朝西南?
  3)、为何要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房?
  4)、为何房子不朝正南?
  3、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是高效益的教育;是以现代教学设备、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新型教育。但就现有教学设备及其使用状况而言,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有的地球仪、地图可以使讲述内容更形象;自己动手多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图片可使讲课更生动;鼓励学生多看新闻和天气预报,关心热点时事,及时了解有助于学生全球地理观念和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地理观念的形成。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主要指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教师可以先自己到网上搜寻一些地理网站,并下载相应内容,让有条件的学生到互联网地理海洋中畅游一番;教师利用一些软件(如:Flash、powerpoint)制作一些简单的幻灯、动画也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4、开展课外活动,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由于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直观性很强,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其必要。例如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开展星空观测、气象观测、环境调查、地理野外考察等,这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学习黄土高原的地貌时,带领同学走出课堂,在现实中学习自己家乡的地貌与环境,这样使很多同学印象深刻;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份流星雨出现时,我们指导学生观测,学生们非常踊跃,并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天文知识。
  "顺物之性以治物,则物无不可用;顺人之性以治人,则人无不可治"。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投其所好",就一定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5、善于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哪怕是脱离常规,有些荒唐的想法。比如在讲到《板块构造学说》时,我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只是一个假说,请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见解。结果解释千奇百怪,课堂上掌声不断。
  6、利用好各种地图
  地图既是地理教学的辅助材料,又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各种形式的地图,既能反映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又能表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特点。有效地利用好各种地图,既可使学生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又可让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我们讲意大利在地图上象一个靴子,黑龙江象一只天鹅,这样就给同学门带来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记忆地理知识。
  同时地图又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各种地理知识都可以从地图上体现出来,反过来许多地理知识又可以回归到地图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好地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7、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节时,我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民族来体现不同的民族文化。这样,同学们参与到了教学当中,他们通过课下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搜集资料和课堂上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加深了对各个民族的认识,将娱乐与学习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
  以上只是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现代教育意识和现代教育手段正逐步深入并深得人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遵循人类认知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法则等基础上,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育的主体——学生得到更为健康、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青少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接班人,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多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的思潮下,初中体育教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师被视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人,得不到尊重。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一个学生,都认为只要是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必考课成绩好,体育成绩好不好没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因此有的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采取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个性化体育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以及实施体育个性化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希望通过背景分析,明白体育个性化教育的紧迫性;通过概念的定义和特征分析,开启体育个性化教育的思路;通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尽可能的避免体育个性化教育走入一些误区。  【关键词】体育个性化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个性化教育在我
老年教育要探索现代化治理之路.按照就近原则建立老年教育结构体系,合理定位老年教育结构功能体系,激活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体系,定义老年教育再社会化生产体系;通过以政策规范
【摘要】学校要想搞好学校体育也必须重视体育氛围的建设,这也符合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即强调学生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练习,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我们又很实际的发现在很多学校这一点做的并不好,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体育氛围思想知识硬件条件建设    一、体育思想氛围的建设  一个人头脑想什么对于他将要做什么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把体育思想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自主才能有创新,体育课要让学生自主动起来就必须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是:教师示范——学生分解练习——完整练习——教师评价。学生眼不离师的不动性,封闭了学生的言行。教师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唤起学生的热情,要唤起学生的热情就必须放开学生的言行,但小学生自控能力差,自由起来往往把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