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3-01
  争取给学生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高昂和愉悦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悬念”是思维的“导火线”。根据学生求知欲望强的特点,在导语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在欲求答案中学习新知识。这样导入,三言两语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迅速进入接受新知的最佳状态。由此看来,一堂语文课中一个精彩而成功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诸如猜谜语法、讲故事法、作者介绍法、写作背景介绍法、讨论法等等,也是一些设计导语的好方法,只要用得其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其生活体验, 增进其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抓住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是讲解议论文中的观点、论据,都应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课文所反映的时代生活有的离学生的实际有距离,在学习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使他们贴近课文、感知课文。
  创设故事情境。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含的感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回到课内。如《背影》一课,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难以理解课文中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为学生讲述自己和父亲的小故事,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引导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模拟角色,创设表演情境,营造体验氛围。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学生心理位置的改变,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扮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体验,也就越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意义。初中生天性活泼、爱模仿、爱游戏、爱表演,可以通过表演动作和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天性。学生在课本剧情景的影响下,既训练了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以直观认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加深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使学生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再现历史画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创设有效的情境,加深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历史题材的语文课文,由于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单靠教师的讲,恐怕不足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时我们可以选一些历史题材的画面加进教学中,使教学变得更加丰满。
  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不时地遇到一个又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发好奇心,促使积极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求知。创设问题情境,实质上就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反馈教学信息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就必须倡导质疑。“质”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诱发学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目的的设问,创造性地解疑,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板书设计再绘情境。漂亮的板书设计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框架,也能在视觉上造成冲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日后对于信息的提取。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结构的时候,如果能够参考理科建模的形式,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表、坐标的形式,必然也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现代电教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对创设一定的情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播放课件、放录像,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好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创造出最佳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认识情境对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又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千万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境之中蕴含着“理”,才能使学生真正因体验而晓理,因感受而动情,最终达到良好的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网站读者心愿问:一天清晨,我爷爷突感右下腹疼痛,不发烧,吃了止痛药后症状减轻.第二天上午腹痛加重去看急诊,医生检查化验后说是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立即住院手术.请问爷爷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施工的角度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个人看法,结合工程实际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进行分析,简单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处理  一、基层施工质量的影响  (1)重视基层平整,厂拌混合料摊铺机铺筑。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过去习惯采用平地机作业。(2)控制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及含水量。   二、施工机械作业的影响   
期刊
摘要:中国铁塔公司为了顺利实现上市,多元化的业务发展是其必然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铁塔公司多元化业务发展的必要性,接着指出如何在传统业务和新型市场方面布局业务发展策略。  关键词:业务发展;多元化;中国铁塔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基础设施服务公司,中国铁塔目前旗下共有约170万座铁塔,而上市,是中国铁塔公司下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个目标,目前从集团到各省、各地市,都正紧锣密鼓围绕这项工作努力
摘要:文章从要着力解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的问题;实现党组织建设水平提升,要解决好“扎实整治、从严治党”的问题;要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上的问题;要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上的问题几个方面对加强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从事党建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党建;组织建设;加强  近年来,在加强党组织建设上,是完全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扩
左旋多巴是控制震颤麻痹和不安腿综合征的经典药物,控制率可达85%以上,疗效较好.一般用药方法为每次0.25~ 0.5克,每日3次口服;可根据对症状的控制情况将药物剂量增至每日3~6克,
期刊
认同、选择并且实践“文学的权威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被称为“文学”的文本从哪里获得其权威性呢?这权威的源泉、基础和保证是什么?谁或者什么东西又能使之合法化、证实它为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信息技术深入到生产方式以及人类生活中去,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便利。网络信息技术系统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其他相关日常工作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数据的保存着和提供者,提升其数据素养至关重要。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发展迅速,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已经被运用到了图书馆数据搜索和查找中,并且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故要想提高图书馆的使用效率,更好的为高校学生服务,就必须要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据素养,加强对工作人员数据素养教育,提升其综合水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探讨 
掸去相册表面那浅浅的灰尘,翻开尘封的相册,无意中发现了我九岁时的个人照片.孩提时天真的色彩和幼稚浮动着的岁月的痕迹,便浮现在我的眼前.rn这张老照片上,那个左手拿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