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族”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报刊、杂志、网络频频出现关于“族”的新造词语,其中很多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例如:打工族,走班族,闪婚族,拇指族(短信一族),嘻哈族,啃老族,等等。我们不仅知道它们的意思,很多人还是其中某一类的成员。这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值得注意。本文将从语言学方面简要分析一下这些新兴的“族”是如何产生的。
  
  一、“族”的词素意义
  
  “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种解释:①家族:宗~|合~|同~。②古代的一种残酷的刑法,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杀死罪犯母亲,妻子的家族。③种族;民族:汉~|斯拉夫~。④事物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芳香~。在这些新兴的“族”中,“族”的含义显然应该是词典上的第四种解释“事物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并且应该是对这种解释的进一步引申,即特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人”。
  
  二、关于造词与造法
  
  所谓造词就是指创造新词。人们的造词活动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社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惊叹的变化,新鲜的事物和现象层出不穷。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发展,思维能力也在提高。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就要求给这些新事物、新现象命名,因此,在客观条件的推动下,在原有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人们充分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联想,创造出一个个新词来指称这些新事物、新现象,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人们在造词时,可以根据本民族的语言习惯,运用现有的语言材料组成各种各样的新词。在组成新词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就称为造词法。”汉语的造词法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种: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比拟法,引申法,双音法,减缩法。人们正是利用上述方法,创造出了大量的新词汇,使本民族的语言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造词法分析
  
  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看到的这些关于“族”的新造词,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思维的结果,都是人们的造词活动,下面分析一下这些新兴的“族”的造词法。
  (一)摩声法
  摩声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另一种情况是模仿外族语言中某些词的声音。在关于“族”的新造词中尤以后一种较为常见。例如:
  (1)BOBO族(布波族):该词最早出于《纽约时报》记者戴维·布鲁克斯的著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BOBO是由Bourgeois(布尔乔亚)及Bohemion(波西米亚)两词缩略复合而成。BOBO族既占有了资产阶级式物质的社会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又渴望心灵的自由超脱,追求不羁与流浪。
  (2)SOHO族:指居家工作人士。SOHO 是英文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的缩写,意思是小额投资、在家办公。
  (3)嘻哈族:指热衷于跳街舞,打扮前卫,崇尚动感的年轻人。“嘻哈”译自 Hip-Hop。Hip-Hop 文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的一种街头说唱文化,中文译为“嘻哈”,90年代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盛行,近年伴随“韩流”进入大陆,在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中流行。
  (4)飞特族:译自Freeter一词,Freeter 由英文的 free(自由)和德文的 Arbeiter(工作者)结合而成。Freeter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工作方式。飞特族即指不求长期稳定的工作,为了有自主空间,更愿意“打短工”的人士。
  (二) 比拟法
  比拟法就是用现有的语言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例如:
  (5)草莓族:出于台湾,借草莓外表光鲜且疙疙瘩瘩,内里绵软不耐压的特性形容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鲜人。它们心理上承受压力、抗挫折能力差,就像是一压即烂的水果。 也称“柿子族”“水蜜桃族”。“草莓族”也用来形容因新陈代谢不佳造成脸部坑坑洼洼,毛孔粗大,满是豆豆、粉刺的人。
  (6)夹心族:即指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育小孩,家庭物质基础尚不丰厚的年轻夫妇。又称为“三明治族”。
  (7)飞鱼族:国内事业有成,却突然出国读书的一族人,这种人在韩剧和港片中很常见。
  (8)啃老族: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袋鼠族”指到了工作、独立生活的年龄仍不愿脱离家庭而依赖父母维持生计的,不愿长大,不能独立的人。像袋鼠一样躲在妈妈的怀里。
  (三)说明法
  说明法是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造词法。用这样的方法产生的词,词义一般比较明确,容易理解。例如:
  (9)月光族:指月月把钱花光的人。无储蓄,敢于超前消费,高档消费,敢于花明天钱的人。主要指自己有工资的白领和花他人钱享受今天生活的人群。
  (10)陪拼族:陪夫人或女朋友逛街的男士。
  (11)网络晒衣族:女生把自己的宝贝衣服拍下来挂到网上,也有的是穿好衣服,拍自己,显示自己的搭配衣服技巧。
  (12)校漂族:指因报考研究生、工作未落实、留恋校园等各种原因,仍滞留在校或在学校周边租房住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已不是在读生,但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校的资源生活,保留着某些在校生的习性。“校漂族”是高校毕业生中尚未完全“社会化”,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边缘人群”。
  
  四、产生的原因
  
  这些新兴的族群,在客观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多元化。世界在多元化,社会在多元化,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词汇当然要快速地显现这种时代特征。在多元化时代特征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个性化,思维越来越活跃,任何一种新事物都能迅速地反射到人们的头脑中。此外,语言的类推机制以及简明经济的原则也呼唤着这些词的产生。例如,我们用“啃老族”来形容到了找工作,独立生活的年龄仍不愿脱离家而依赖父母维持生计的一类人,既简明又形象,符合汉语的特征。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文盲”“科盲”“法盲”,当然也可以类推出“月光族”“夹心族”“嘻哈族”等。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付 静,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以硝酸铈铵/乙二胺四乙酸(CAN/EDTA)为引发剂,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HEC)与丙烯酸-2-羟基丙酯(HPA)的接枝共聚反应,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欧美超市货架上“中国制造”的商品比比皆是。虽然2008年以来对外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拖累而增速减缓,但2012年我国的
语言大师萨丕尔说:“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生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接触会产生语言影响,“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① 。一旦向外借贷的需求出现,外来词也就产生了。  借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所以外来词的类型也是多样的。一般被认可的外来词类型包括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类属。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则有很多不同看法。概念往往决定了事物涵盖的
采用异步合成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T)、聚丙烯腈(PAN)与氰酸酯(CE)的共聚物,比较了3种热塑性树脂对共聚物力学性能、玻璃化温度(Tg)、转化率及反应活化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