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_do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剖析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挑选114例AMI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成基本组、观察组,基本组给与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增加心内科护理单元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均好于基本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过基本组(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单元用以AMI护理,可改进病人的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单元;急性心肌梗死;应对方式;自护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的上升促使AMI护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这类病症的愈后较弱,且病人的复发性较高,因而,心内科护理工作中不仅必须搭配医治外,还必须经过对病人自护能力、应对方式的改进,合理操纵病人的发作风险及长期功效。因而,挑选一种更为合适的护理方式具备一定的实际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该院心内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基本组(55例)和观察组(59例)。基本组男29例,女26例;年纪(51.3±2.1)岁。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纪(21.8±2.3)岁。差别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基本护理。观察组增加心内科护理单元法护理:1)评定单元。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后,马上从病人既往病史、查验结果等进行评定,运用评定结果为事后单元护理工作的进行给予根据。2)教育单元。依据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有关专业知识把握情况的不一样,目的性进行健康教育。前期环节,关键为AMI病人解读治疗方法、预估功效等专业知识,这一环节健康教育的要点为,消除病人的顾虑,改正其不正确认知能力,使其对医治创建自信心;医治期内,选用派发健康指南协同宣传教育的方式,塑造AMI病人的应对能力,提升病人的依从,并且为其自护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出院前环节:从情绪控制、饮食搭配操纵、服药等层面,逐一具体指导AMI病人建立较好的自护能力。3)施护单元。心理疏导:AMI病人很有可能因太过担忧病况、对治疗方法缺乏自信等而造成负面情绪。对于此事,在施护单元中,应留意从AMI病人的日常行为、沟通交流主动性等层面,分辨其情绪状态。欠佳生活方式改正:细心为AMI病人解读高糖高热量、胆固醇高、高盐饮食搭配、抽烟嗜酒对病况把控的伤害,促进病人独立产生改正欠佳行为习惯的观念。用药咨询:依据AMI病人的治疗方案,逐一为其解读各种药品控制AMI的药理机制,加强病人对准时、安全用药必要性的了解。如AMI病人服药依从仍低,可考虑到根据闹铃按时、亲属提示等方法,塑造AMI病人的准时服药习惯性。
  1.3观察指标值
  剖析病人的应对方式转变;分辨病人的自护能力转变;统计分析病人的护理满意率。
  1.4评价方法
  1)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评定量表评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应对方式。该问卷由退避、合理性、解决困难、愧疚、寻求帮助及其幻想共6个层面组成。选用二级得分法,总成绩62分。病人评分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的关联。
  2)自护能力。采用自身护理管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点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自护能力。包括自护专业技能及自我意识等4个层面,计分成0~172分。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软件为统计分析专用工具,计量资料选用(x±s)表明,行t检测;计量资料以率表明,行χ2检测,当P<0.05时表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应对方式转变
  护理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对方式评分差别不明显;
  护理后,两组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上升,基本组应对方式(42.11±3.85)分,较观察组稍低(P<0.05)。见表1。
  2.2自护能力转变
  护理前,自护能力差异不明显;护理后,基本组自护能力(109.42±4.51)分,小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护理满意率
  基本组非常满意41例,满意6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非常满意50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基本组护理满意率85.45%,比观察组98.31%稍低(P<0.05)。
  3讨论
  心内科护理单元是一种以单位为核心的护理方式,这类方法规定护理人员融合整理护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将心内科护理工作区划成好几个不一样的单元,运用不一样单元的协同作用,改进病人的身体健康水准。与基本护理对比,心内科护理单元的优点取决于:1)改进病人依从。心内科护理单元对于AMI病人在依从、认知水平层面的要求,创建了单独的文化教育单元,该单元可融合AMI病人在不一样专业知识把握水准、不一样医治环节所呈现的差别进行对于健康教育。2)改进应对方式。心内科护理单元可将好几个单元做为工具,逐渐改进AMI病人对相互配合医治、调节饮食搭配等的应对方式。本科学研究确认:护理后,观察组应对方式(50.06±3.79)分,高過基本组(P<0.05)。3)提高自护能力。心内科护理单元的提高自护能力优点与其说对AMI病人不正确认知能力、欠佳行为习惯及负面情绪等的改正功效相关。
  总的来说,宜在AMI护理中实行心内科护理单元护理,以改进AMI病人的愈后。
  参考文献:
  [1]陈琳,张姣,葛在凤.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28-129.
  [2]梁钟琴,赵瑞芳.循证护理在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9,(20).3486-3488,3492.
  [3]赵文风,沈洁,杨娟,等.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17).2362-2363,2366.
  [4]石丽娟,孟令东.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8,(z1).35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跌倒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对20例肿瘤内科跌倒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结果 通过鱼骨图分析法可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避免错误反复发生。结论 运用鱼骨图分析法管理跌到事件,分析跌倒的原因,制定措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上报不良事件。  【关键词】鱼骨图分析法;跌到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首次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中,实施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6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摸球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系统化新瘘穿刺护理,比较护理结局。结果:半年后,两组内瘘血流量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负面心理总发生相比,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相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8例,给予常规治疗,奇数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有34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份到2021年8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从睡眠状况、血压、不良情绪指标予以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入睡等待时间各为(82.38±29.38)min、(45.39±24.83)min;睡眠时长(6.16±0.13)min、(8.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来我院生殖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前和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02名生殖中心的患者,根据时间段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前者分为对照组(n=101),后者分为实验组(n=101),探讨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成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白血病化疗患儿的护理当中,运用基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于我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儿童。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家庭为中心护理,对两组患儿的SF-36得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SF-36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基于家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在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在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FMA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脑外科手术患者在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下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医学实际效果。方法:选用的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00例病人,入组的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开展对比进行研究,每组内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执行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结果:观察组病患护理后的SAS、SDS得分改进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好,经应用统计学剖析差别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当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采选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的年龄在25~85之间。对这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记录护理的效果,对护理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尤其是患者的健康意识、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有了很大程度的提
期刊
【摘要】目的:梳理本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面向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包含孕产妇)发放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及附带调查问卷(若患者对某些护理工作给出较低的满意度评级,则希望患者给出具体原因),并组织本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自行总结护理工作中的相关事宜。结果:100例患者基于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本院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给出的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