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城乡规划调研的数据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鄉规划调研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认知城市空间的重要方法,是专业实践的基础内容,在新工科背景下,将数据技术应用到城乡规划调研中,对于调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将提供更客观、更理性的支撑,将使得规划设计的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关键词:城乡规划调研;数据技术;新工科
  自2014年国家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新工科建设就成为教育界、产业界的热门话题。而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与城市建设、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如何对规划方案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初期的调查研究是关键。城乡规划调查研究是认知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城乡规划与实践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城乡规划调查教学主要通过现场踏勘获取感性认识,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定性分析,所获取的空间资料和分析结论不够客观。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空间建设提供和技术支撑,可以客观认知城市空间,这就要求对调研所获取的方法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
  本论文研究内容就是在数据技术崛起的背景之下,将城乡规划调研过程不同阶段与数据技术应用进行结合。场地探勘是获取调研资料最直接的方法,在场地踏勘过程中,可以收集的资料有很多:地形地貌、用地结构、道路交通、建筑状况、配套设施、空间使用情况等,这个阶段的调研要详实充分。传统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借助于数据技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遥控航拍,获取场地的地形地貌及建筑布局
  场地现状是城乡规划设计最基础的空间载体,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建筑布局、道路交通等都是调研中最基本的资料,因此,现状底图的详实准确对后期的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现在城市的高密度和复杂性,传统纯粹依赖人工走访的方法已经难以获取准确信息。
  而运用无人机等搭载摄像设备,低空拍摄,更加准确的获取场地情况,再辅以人工调研,对功能不明确的场地设施进行核查,将高效准确地获取现场信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通过对基地所获取现状图进行整理之后,利用图底关系图和图底关系翻转图,对场地内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虚体进行分析,分析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指导下一步的规划设计。(图1)
  2 利用百度热力图,对人流情况进行监测
  开放空间的人流量调研,是评价现状空间使用情况的重要依据。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建筑实体相互依存最紧密的空间形态,是城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因此,在行业内所倡导的“活力振兴”下,城市更新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振兴开放空间的活力,提升其场所精神。
  F·吉伯德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研究空间的构成和特点;杨·盖尔指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物质环境设计,可以影响城市空间的活动模式。现状开放空间使用情况的调研对城乡规划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利用百度热力图定位场地内不同时间段的人流密度,不失为一种有效、便于获取的数据技术手段。再通过EXCEL表格整理,可以分析同一场地不同时间的人流量,研究人流高峰的使用特点;也可以分析统一时间段不同场地的人流量,研究活力高地和活力洼地的分布。(图2)
  3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的调查,对使用者有重要的意义,决定了规划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基地内学校、超市、养老机构数量、面积和服务半径的统计,分析其服务范围的有效性和服务能力的满足性;通过对基地周边公交站点数量和距离进行统计,测算其服务人数,并分析服务片区的合理性。(图3)
  4 景观视廊分析
  景观视廊是城市设计联系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城市形体环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线性规律,通过“线”的分析,挖掘要素间形式的组合规律及动因,使个体相互之间产生关联,构成有机整体。视廊正是从视线的角度研究空间秩序,经过反复观察与选取,利用GIS、AUTO CAD、PHOTOSHOP等技术对观景点与标志建筑之间的视觉联系通廊进行分析,确定景观节点,研究城市展示系统,构建城市观景体系。
  城乡规划调研的对象是城市,而城市是包含了社会组织机构、人流物流信息、历史文化脉络、建筑空间设施等诸多要素的复杂体,无论其演变历程、关联层次、人员结构等都充满很多矛盾性与复杂性。将数据技术应用到城乡规划调研中,正是尝试剥离这些复杂性,用客观的数据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为规划实践提供准确的基础,对提升城乡规划专业的科学性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朱凤杰,孙永青,张戈.基于数据支撑下的城乡调研课程教学体系探索[J].2018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论文集. 2018
  [3] 826全美.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
  [4] 张旸,于海燕.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09)
其他文献
摘要: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彝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保存有大量的古籍文献,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如何将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目前的彝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彝文古籍文献数字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思维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彝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
期刊
摘要:地处大巴山深处的重庆市巫溪县属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重庆市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逐步缩短与全市及全国的发展差距,是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经之路。本文对通城镇脱贫攻坚基本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从分析制约巫溪县通城镇经济发展的四大因素入手,深入研判了潜存着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并以此为据提出具体的脱贫攻坚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通城镇;脱贫攻坚;调查;对策  2019年7月20-2
期刊
摘要:木塑复合材料是以废旧塑料、木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特制的助剂,经高温、挤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科技型循环利用的新型复合材料。其中木质材料包括木屑、刨花、竹屑、麦秸谷糠、花生壳等,塑料则通常使用PE、PP、PVC、PS和ABS等,回收塑料也被广泛使用在木塑复合材料中。我公司所生产的木塑复合材料模板是一种高科技化工产品,具有环保、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公司将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积极促
期刊
摘要:潮汕拜神文化拥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丰富内涵,是人们在精神上所追求的一种寄托,是深入人心的一种文化。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潮汕拜神文化与绳结元素的结合创新。探讨潮汕拜神文化与绳结元素的视觉形象及象征意义。得出它们在视觉设计中色彩情感化、造型独特化以及材质多元化的应用特征。通过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让风俗文化也能成为一种时尚,让传统艺术也能成为一种潮流。  关键词:拜神文化;绳结艺术;结合与碰撞;
期刊
摘要:满汉全席是汲取各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精髓的一场盛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而合理的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符号,不论是从民族文化的表面形式还是其本质都可以提取中华智慧,使民族交往更加和睦、民族交流更加通畅、民族交融更加和谐。各族人民的智慧都在满汉全席中有体现,满汉全席是对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一场盛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反映形式,促进了民族团结,使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同进步,推动铸牢了
期刊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庚子鼠年的春节。本该是跟着大人走亲访友,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刻,却因为一个叫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恶魔’,让人们陷入了恐慌之中。  这种病毒她的传播速度不但快,而且传染性很强。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专家呼吁,首先要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和工作环境保持多通风。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症状要戴上口罩,及时就医。  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陵前镇政府每天派防疫宣传车
期刊
摘要: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法治是与人治对立的治国方略。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法治的现状和构建法治国家的条件。  关键词:法治的含义;法治的现状;科学立法;司法公正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法治是与“人治”对立的治国方略。无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元认知策略的含义与英语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规划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自主监控能力;调控自主学习效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一、前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监控自己学习过程,评估自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都注重幼儿的学习,所以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现阶段很多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都逐渐引进了科学游戏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学前教育引进科学游戏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学游戏;应用  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很多幼儿都对世界充满着求知欲,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还采用比较传
期刊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处于休眠的状态。随着法治改革的发展和媒体舆论影响力的扩大,在近期的一些热点案例中,正当防卫制度逐渐被唤醒。当然,其中最大的推动力应归属于公众法感情。本文从实务角度出发,结合法律相关规定,浅析正当防卫制度下的法理与人情。  关键词:正当防卫;公众法感情  一、关于正当防卫的基础理论  (一)我国刑法中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理解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