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吸入性肺炎影像成因与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慢性吸入性肺炎影像成因、表现特点及其病理基础。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30例吸入性肺炎CT、X影像表现特点,其中27例做CT检查,多平面重建(MPVR)21例;X线平片检查3例,食管造影2例。

结果

本组气管腔内出现不透光物12例,急性组7例吸入肺炎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0例急、慢性吸入性肺炎CT所示主要征象构成比如下:小叶中央结节亚急性组4例、慢性组4例、急性组2例;磨玻璃影急性组9例、亚急性组2例、慢性组4例;支气管扩张慢性组8例,有3例出现黏液栓塞;肺不张慢性组6例;片状实变影慢性组5例,急性组8例;间质纤维化慢性组3例,脓肿空洞和液性囊肿各1例。发病部位:右肺下叶慢性组9例、亚急性组4例、急性组11例;左肺下叶慢性组6例、亚急性组3例、急性组11例。

结论

磨玻璃影和小叶中央结节在吸入性肺炎各组表现有重叠,肺不张、支气管扩张或伴黏液栓塞则基本出现在慢性组,胸部CT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价吸入性肺炎并有助于掌握病情的动态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采用单双号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奈达铂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化疗前后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5.192,P=0.0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以多器官功能衰竭、短期病死率高为主要特点的综合病症,是重症肝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故早期和准确的进行危险分层、及时加强干预,对切实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涌现的评估ACLF患者预后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认为新型血清标志物在ACLF患者的预后评估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的 系统评价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VIP、CNKI数据库,检索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2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02例、对照组322例.各纳入研究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报道均采用随机方法但未提及具体随机方法,亦未提及盲法和分配隐藏情况.结果 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依循双色球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0.43%(χ2=7.180,P=0.007);治疗10 d后,2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