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c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学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过全方位的番禺文化渗透,学生对番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文化渗透的同时,其实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很多本土文化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以熟学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本土资源,能对学生所學的英语知识进一步地扩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本土文化教育;思政教育;渗透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理解和使用英语,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其实,任何一门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更应包括文化知识教学。不少有影响力的外语教育家认为,是否把跨文化交流纳入外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但现在很多教师都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教英语就只是教学生了解英国的文化,忽略了本土文化与英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如:在教节日这一课时,学生都知道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但很少学生知道我国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的“鬼节”。其实,我们的很多传统文化被学生忽略了。
  一、渗透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一)有益于英语学习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又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但先了解本土文化,再去了解外国文化,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地掌握。如:在教Relationship这个模块时,我国的“族谱”与英国的Family tree有所区别,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关系很熟悉,所以,先让学生用英语学习自己的家庭关系,再去了解英国的Family tree,这样就会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能提高学生的鉴别和鉴赏文化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好本国文化,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时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两种文化的异同,因而也就能提高对本国文化的敏感性,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避免学生盲目地、不加分析地接受外国文化,应该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如:在教Eating Habit这个模块时,出现了很多的外国饮食习惯,英国人喜欢吃hamburger、beefsteak、coke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番禺的饮食文化,以蒸、炖为主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健康的,不要盲目地跟风,经常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油炸食品。
  (三)能培养学生爱家爱乡的情感
  番禺是我们的家乡,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是岭南画派的发祥地,又被誉为广东音乐之乡、粤剧之乡,是岭南文化的重镇。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如:番禺区每年的端午节都有龙舟比赛,在教Festivals这个模块时,里面有提及Dragon Boat Festival,由于班上部分学生对这个节日非常熟悉,因此,笔者开展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这个节日的风俗礼节。学生非常兴奋,他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说出来。经过讨论,班上的学生都对龙舟节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班上的外地学生,他们也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增强外地学生对番禺的归属感。
  二、渗透本土文化遵循的原则
  (一)适当性原则
  教师导入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适度性原则
  导入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趣味性。也不能对某个领域的文化深入调查和研究,因此造成主次混乱,让学生无所适从。
  (三)准确性原则
  导入的内容必须准确,这要求教师对本土与外国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知道两种文化在风俗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异同,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三、渗透本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渗透番禺区域性文化教育内容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的特点,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民族特点。学习英语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常生活的交际。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来讲,都和我们的生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生活在番禺地区的一员,必须了解本区的本土文化,因此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渗透本区域性文化教育:
  1. 渗透民俗民风教育
  番禺有着很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如:沙湾飘色、沙湾广东音乐、沙涌鳌鱼舞,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如:龙舟节、七夕、孔子诞等。在教Festivals这个单元时,在学习外国节日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的传统节日。另外,由于番禺的传统文化是很丰富的,通过比较我区的传统节日与外国的节日的异同,让学生了解我区节日的文化内涵,尊重家乡文化,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国的节日,如圣诞节等,忽略了本土节日。
  2. 渗透地理环境教育
  在教授transport这个模块时,可让学生搜集番禺的交通工具;在教授Asking the way这个模块时,可利用一幅番禺街道图,让学生用自己生活的地区进行问路对话,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地理环境;在教授How can you get there? 时,笔者让学生搜集哪号公共汽车到哪些站,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环境的了解。通过了一系列的番禺地理知识渗透,学生对番禺的地理交通有了深刻的认识。
  番禺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多旅游景点,如:莲花山、宝墨园、香江野生动物园、大夫山公园等。在教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这课时,可向学生介绍番禺的旅游景点,让学生知道番禺是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在教Plans这个模块时,其内容是计划假期去哪里玩,笔者就引导学生写一篇For a day trip in Panyu的作文,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番禺好吃好玩的地方,从而发掘番禺的旅游新景点。   3. 渗透名人事迹教育
  番禺名人很多,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爱国诗人屈大均,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在学习描述人物特征时或者访问名人时,就可让学生搜集番禺的名人,从而让学生了解番禺的历史人物。
  4. 渗透饮食文化教育
  俗话说:“食在广州,味在番禺。”番禺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土特产。那么在教Eating Habit这个模块时,可向学生介绍番禺人喝早茶、吃点心的习惯。在教Food and Drink这课时,可向学生介绍了一些番禺的土特产。
  (二)渗透番禺区域性文化的方法
  1. 直接导入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需要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并恰到好處地运用到课堂上,以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利用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等介绍番禺的地理位置、历史资料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 搜集法
  在信息开放的今天,很多学生对电脑操作也十分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过全方位的番禺文化渗透,学生对番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文化渗透的同时,其实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促进作用。很多本土文化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以熟知的内容学习新鲜的事物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本土资源,能对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进一步地扩展。在往后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进行交流时,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培养出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全球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玉莲.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19).
  [3]韩丹丹.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11(03).
  [4]孟宇.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误区及对策[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2008[C]. 哈尔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云星小学,广州510000)
其他文献
摘要:从“英语绘本”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及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的要求可知,英语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英语绘本故事阅读中,教师先给学生做好一本精美的绘本文件夹,通过阅读简单的绘本故事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绘本故事的习惯,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绘本故事,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绘本;绘本阅读;课堂教学  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
摘要:小学语文是极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致力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关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关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语文写作是为记录
摘 要: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运用家长这一教育资源呢?我们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家长助教;幼儿园;家园合作  一、家园合作对幼儿园的重要性  以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的研究方向是以思政课堂为阵地,在改革思政课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展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新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思政课堂;立德树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学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实际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日常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就如何进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针对班级文化建设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班级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班级风貌  体验教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应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及思考英语知识。文章结合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探讨了人工智能网络平台教学评价的有效对策,具体展开,则是注重立足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数据处理与判断阶段、反馈阶段做好把握。  关键词:人工智能;网络教学评价;小学英语;绘本阅读  人工智能平台网络教学评
摘要:科学、高效的作后评改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章旨在探讨作后评改的重要作用,提出作后评改三步法:应以赏为先,激趣中学法;评改为重,败笔中运用;训练为本,再练中提高。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寻找学生需求之缺口,带领学生深入作文、评改、再作文、再评改的习作佳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作文;作文评改;写作教学  管建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深刻见地让笔者获益匪浅,他提出的“作后讲评”的教学主张为笔者的
摘 要:德育、美育历来相辅相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德育与美育的融合,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中汲取正能量,激发美术课堂活力。文章围绕美术教材、教学、教法三个层面,探讨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旨在构建“以德促美、以美育德”的崭新教学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融合渗透  教
摘 要:教育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问即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素养能力,创设富有情趣、内容冲突、混淆的问题情境,还要丰富提问的维度,完善提出问题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策略  一、当前小学数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注重学科核心素养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过多强调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和实例应用,在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有所欠缺。笔者尝试在实践教学中使用Scratch进行编程教学,探究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Scratch;高中生;计算思维能力;信息技术  一、引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