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视域中的自由平等:《齐物论释》的思想主旨与价值建立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中国近代以来古今、中西的大变局中建立根本价值?《齐物论释》通过真谛、俗谛的深入思考给出答案:自由平等.在真谛层面,齐物哲学会通庄子与唯识、华严思想,通过由真如心体到真如缘起的论证,建立起自由平等的哲学基础.在俗谛层面,齐物哲学以“百姓心”为圭臬,在“独”与“群”的不同层面探讨自由平等.就个体而言,章太炎强调“依自不依他”的道德自立和个体权利的充分保障;就群体而言,章太炎既对中国文化进行损益开新,又充分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反抗“文明论”的文化殖民倾向.《齐物论释》对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具有双重突破,体现出立足民族本位建立普遍性哲学体系的文化自觉.
其他文献
对于牟宗三的内在超越说,当前学界有两个典型批评.一个是外部批评,它的着眼点是如何应对外部世界的超越性问题.一个是内部批评,其着眼点是道德主体性建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外部批评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将内在超越与理性界限关联起来,学理上并未切中内在超越说的要害.内部批评虽然指出了牟宗三思想的内在困境,但没有看到牟宗三理路还可以有新的发展空间.通过进一步考察牟宗三对智的直觉如何可能的回答,我们发现内在超越说面临的责难,可以从感通的视角出发做进一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