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静脉右侧间隙入路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头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右侧间隙入路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又称Beger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头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头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施行经肠系膜上静脉右侧间隙入路Beger术,即紧贴肠系膜上静脉右侧缘解剖胰颈后隧道,逐步离断胰颈。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腹痛、腹泻、畏寒、发热、黄疸等临床表现,血糖、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检查,腹部超声、MRI或CT检查判断有无结石残留和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

结果

(1)手术情况:3例患者均成功采用肠系膜上静脉右侧间隙入路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其中1例联合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0 min(360~480 min),胰腺颈部离断时间为20 min(15~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17 mL(50~200 mL)。(2)术后情况:3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4 d(3~5 d),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 d(2~3 d),术后恢复饮水时间为3 d(2~4 d)。1例患者出现胰腺生化漏和胃瘫,经腹腔引流和对症治疗好转,术后30 d带管出院,术后47 d来院拔除腹腔引流管。1例患者出现胰腺生化漏,经腹腔引流和对症治疗好转,术后28 d带管出院,术后48 d来院拔除腹腔引流管。1例患者术后恢复平稳,未出现胰液漏、胃瘫等并发症,术后13 d拔除腹腔引流管出院。(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慢性胰腺炎、胰腺导管扩张伴结石形成,其中1例合并胆总管囊肿伴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4)随访情况:3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7~27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饮食情况良好,生存良好,均未出现腹痛、腹泻、畏寒、发热、黄疸等临床表现,血糖控制良好,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正常,均无胰管结石残留和复发。

结论

肠系膜上静脉右侧间隙入路离断胰颈的Beger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合并胰头结石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下咽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及p53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对收集到的15例临床诊断下咽部鳞状细胞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PCR方法对p5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16/18E6蛋白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在15例临床诊断的下咽癌病例中,通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后循环缺血的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6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患者,给予患者rhPro-UK动脉内溶栓,根据其术后90 d 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探讨影响rhPro-UK动脉内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管再通患者与血管未通患者的术前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血管
目的探讨累及肝尾状叶病变精准外科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累及肝尾状叶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恶性肿瘤71例,良性病变52例,其他4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左侧入路、右侧入路、前入路、左右侧联合入路、左右侧入路联合前入路、左右侧入路联合绕肝带旁侧入路、前入路联合左侧入路、逆行入路行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指标:
肝包虫病是流行于世界畜牧业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肝包虫病的主要诊断手段是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也在肝包虫病的治疗上起一定作用。笔者从肝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Kimura法和Warshaw法)治疗胰体尾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8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胰体尾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8例行Kimura法(保留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保脾,设为Kimura组;11例因胰体尾部与脾门间粘连严重无法分离行Warshaw法(离断脾血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欲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治愈率应将更多精力聚焦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早期为炎症反应期,应强化ICU内的综合救治,包括充足的液体复苏、早期脏器功能保护、有效的营养支持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处理;而SAP感染期的救治,外科医师应勇于担当,正确把握外科干预的时机,建立以创伤递升式策略为主导、微创化与多学科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清创模式。此外,还应重视SAP后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