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运动的历史与理论的探讨——试评谢桃坊先生的国学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谢桃坊先生采用历史与理论的方法,通过全面考察20世纪初年国学思潮的产生、整理国故的进行、文史研究的开展和考据方法的提倡,对国学运动进行了反思。谢先生认为:国学是以科学考证方法研究中国文献与历史上存在的困难而狭小的学术问题;古史辨派与历史语言学派是国学运动的两大流派;四川国学是国学运动的一个缩影。这是先生关于国学的三个论断。这对我们现在审视国学热潮的再度兴起很有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在民主法治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使人与人之间有合理的规则可循。为此,要正确理解公平的含义,把公平与效率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存在贫
国家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村发展提供了机遇,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的省情决定了河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六个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是通过政府主导、市场
江泽民同志以历史唯物义科学原理为基础,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
法治观是江泽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法治观,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原伦理精神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域的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集中体现着中原人民理想信念、伦理智慧、道德情操等精神风貌的,并且经高度凝聚而成为中
赵次公是宋代杜甫研究用功极深的学者。他研究的项目非常广,而注和解品位最高。其注解建立在对杜诗烂熟于心、融汇贯通之上,广泛搜集典籍和口语资料,透辟分析,有时还融入考证
农村灌溉设施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农村普遍存在水资源灌溉的困境。社会资本引导下的自组织灌溉是成功且富有成效的。村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自主组织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