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文明中的负面效应也同样折射到儿童的心理成长领域。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所以大都性情孤僻,自卑感强。因此,如何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孩子呢?
一、教师的爱应该是无私的,既要爱“好”学生,也要爱“差”生
赞可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能主动去爱那些有缺陷的孩子。而单亲家庭的孩子95%以上是差生。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纪律方面落后于人,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针对这些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一)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对教育对象“不知”则教育无的放矢,徒劳无益;只有“知”之深刻全面,才能做到活化育人内容、水到渠成。经验告诉我,要想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孩子,必须对他们全面了解。我总是亲自做家访,反复研究问题的根源。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李小刚,他刚两个月父母离异了。从小没母爱,又先后受两个继母的冷遇,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李小刚,很自私、爱撒谎,他煽动父亲和继母打架为乐趣。为混口饭吃,他还经常到邻居家偷钱花,了解到这些后,我决心从开学初盯紧他,把他转变过来。
(二)主动接近联络感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只有教师与自己的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们才会愿意跟你倾诉。单亲家庭的孩子感情较封闭,所以第一步必须取得他的信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你的爱他能领悟,你讲的道理他愿意听,你指出的缺点他愿意改正,你的帮助他乐于接受。
为取得李小刚的信任,我主动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和他谈心、帮他洗手、洗脖子、洗头。到了中午我还主动帮他把饭买好。学习上,我发现李小刚表面好像对一切无所谓,但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痛苦的,他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于是我鼓励他上课多发言,一发现他的“闪光点”就及时表扬,他犯的错误,我裹上糖衣进行软教育,我还号召同学多接近他,帮助他,渐渐地我觉得李小刚不再和我搞对立了,同学之间关系也融洽多了。
(三)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教师就要善于抓住爱的契机进行教育。有一次,李小刚突然闹肚子,把大便全拉到裤子里。我没有嫌弃他,而是带他到水房,亲自帮他打热水擦干净身子,还给他借来了干净的衣裤换上。李小刚感动了,他低声地抽泣着。从此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李小刚的父亲又建立了新家庭,而且失业了。于是,我又主动做他生母的工作,我多次利用休息日和她诚恳地交谈,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把李小刚领在身边抚养。并和李小刚的继父多次沟通,他们终于答应好好照顾李小刚了。我做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李小刚,他变得越来越听话了,学习不断进步了。
二、教师的爱更应该是广博的,既要包含父爱,又要包含母爱
“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那么同时失去父母双方的爱的孩子,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不幸。我班蔡强就是这样一个极特殊的孩子,他三岁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小小年纪的他就成为一名孤儿。刚入学第一天,我让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当时小蔡强站起来愣了好久,突然哭着说:“我没有爸爸、妈妈。”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一定尽全力关爱他。蔡强特别怯懦、自卑,从不敢大声跟同学和老师说话。他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老是闷闷不乐,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生活压力直接影响到蔡强的学习,成绩倒数,自卑,也很苦恼。于是,我每次课前都是鼓励他大胆发言,课堂上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尽量让他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我还采取课前渗透的办法,课上指名让他回答这道题。这样不仅使他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而且还帮助他在同学面前树立了威信。渐渐地,蔡强愿意发言了,而且还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搞认亲活动,送手足深情
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友谊金桥。通过了解,我知道朱亮同学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离蔡强家最近,于是我从中穿针引线,让他们正式认亲。朱亮的父母也表示,一定要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蔡强。从那以后,朱亮和蔡强俩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简直和亲兄弟一样形影不离。我还定期做家访,了解这对结亲小伙伴的活动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建爱心驿站,圆归家之梦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体,是指导学生进行有益活动的核心,更是充满“爱”能的核电站。我深信,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我利用班会时间讲小蔡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妈听,号召全班同学伸出友爱之手,和他共同组建结亲小对子。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愿意和小蔡强认亲,并且从物质上资助他。有的还给小蔡强捎来了衣物等生活用品。去年10月我还以“母亲”的身份,为蔡强准备好一包又一包的零食,让他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
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花落无声,师爱有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懂得这个道理,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实效性才能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
一、教师的爱应该是无私的,既要爱“好”学生,也要爱“差”生
赞可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能主动去爱那些有缺陷的孩子。而单亲家庭的孩子95%以上是差生。在他们的眼里,学习、纪律方面落后于人,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针对这些孩子,我是这样做的:
(一)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对教育对象“不知”则教育无的放矢,徒劳无益;只有“知”之深刻全面,才能做到活化育人内容、水到渠成。经验告诉我,要想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孩子,必须对他们全面了解。我总是亲自做家访,反复研究问题的根源。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李小刚,他刚两个月父母离异了。从小没母爱,又先后受两个继母的冷遇,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李小刚,很自私、爱撒谎,他煽动父亲和继母打架为乐趣。为混口饭吃,他还经常到邻居家偷钱花,了解到这些后,我决心从开学初盯紧他,把他转变过来。
(二)主动接近联络感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只有教师与自己的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他们才会愿意跟你倾诉。单亲家庭的孩子感情较封闭,所以第一步必须取得他的信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你的爱他能领悟,你讲的道理他愿意听,你指出的缺点他愿意改正,你的帮助他乐于接受。
为取得李小刚的信任,我主动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和他谈心、帮他洗手、洗脖子、洗头。到了中午我还主动帮他把饭买好。学习上,我发现李小刚表面好像对一切无所谓,但内心深处却是十分痛苦的,他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于是我鼓励他上课多发言,一发现他的“闪光点”就及时表扬,他犯的错误,我裹上糖衣进行软教育,我还号召同学多接近他,帮助他,渐渐地我觉得李小刚不再和我搞对立了,同学之间关系也融洽多了。
(三)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教师就要善于抓住爱的契机进行教育。有一次,李小刚突然闹肚子,把大便全拉到裤子里。我没有嫌弃他,而是带他到水房,亲自帮他打热水擦干净身子,还给他借来了干净的衣裤换上。李小刚感动了,他低声地抽泣着。从此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李小刚的父亲又建立了新家庭,而且失业了。于是,我又主动做他生母的工作,我多次利用休息日和她诚恳地交谈,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把李小刚领在身边抚养。并和李小刚的继父多次沟通,他们终于答应好好照顾李小刚了。我做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李小刚,他变得越来越听话了,学习不断进步了。
二、教师的爱更应该是广博的,既要包含父爱,又要包含母爱
“缺乏母爱的儿童是有缺陷的儿童。”那么同时失去父母双方的爱的孩子,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不幸。我班蔡强就是这样一个极特殊的孩子,他三岁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小小年纪的他就成为一名孤儿。刚入学第一天,我让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当时小蔡强站起来愣了好久,突然哭着说:“我没有爸爸、妈妈。”那一刻,我暗下决心一定尽全力关爱他。蔡强特别怯懦、自卑,从不敢大声跟同学和老师说话。他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老是闷闷不乐,对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坚持做到以下三点:
(一)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生活压力直接影响到蔡强的学习,成绩倒数,自卑,也很苦恼。于是,我每次课前都是鼓励他大胆发言,课堂上多给他发言的机会,尽量让他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我还采取课前渗透的办法,课上指名让他回答这道题。这样不仅使他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而且还帮助他在同学面前树立了威信。渐渐地,蔡强愿意发言了,而且还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搞认亲活动,送手足深情
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友谊金桥。通过了解,我知道朱亮同学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离蔡强家最近,于是我从中穿针引线,让他们正式认亲。朱亮的父母也表示,一定要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照顾蔡强。从那以后,朱亮和蔡强俩一起学习,一起玩游戏,简直和亲兄弟一样形影不离。我还定期做家访,了解这对结亲小伙伴的活动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建爱心驿站,圆归家之梦
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体,是指导学生进行有益活动的核心,更是充满“爱”能的核电站。我深信,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我利用班会时间讲小蔡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妈听,号召全班同学伸出友爱之手,和他共同组建结亲小对子。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愿意和小蔡强认亲,并且从物质上资助他。有的还给小蔡强捎来了衣物等生活用品。去年10月我还以“母亲”的身份,为蔡强准备好一包又一包的零食,让他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
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花落无声,师爱有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懂得这个道理,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实效性才能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