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英语课堂从有效预习开始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通过预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学习重点有基本的了解,对文本中的难点和疑惑有所准备。本文将从初中英语课的预习现状入手,谈谈有效预习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预习;实施策略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活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叶圣陶先生提出了“预习—讨论—练习”的教学步骤。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预习是何等重要,位居三步骤的首位。所以要想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需从有效的预习开始。
  一、初中学生英语预习的现状
  1.没有养成有效预习的习惯
  当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这跟学生的自我要求和教师的作业设置有关。有的教师不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预习,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缺乏预习的意识,即使有学生想预习,但由于缺少预习的方向性指导,即使预习了,效果也不佳。
  2.预习流于形式,效率不高
  部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上一节课结束时,会顺带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可是教师既没有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也没有告知学生预习的方法,这样就导致有的学生只是初步浏览新课内容,有的学生因不知如何预习,缺少方法和方向的指引,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所措。这种预习的方法效率低下。
  3.预习的方式粗浅,缺乏深度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层面,教师下达了预习任务,并准备了较为完整的课前预习方案,但部分学生依然习惯于浏览课本,只知道文本的大致内容,对文中出现的疑问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也没有将这些疑问与同学交流,更想不到借助工具书。这样的预习是粗浅的,缺乏深度。
  二、培养学生有效预习习惯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有效预习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摒弃低效的预习习惯,将低效预习变成规范性预习。规范性预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自主预习文本内容的学生活动。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起指引作用,在整个预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疑问的解答,是有效预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通过方向的指引和题型难易度的设置,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1.改变观念,敢于质疑
  有效的预习既是对学生生活体验的考查,也是对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考验。通过预习,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求知观念,要求学生在预习文本时,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如面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文本要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设计教学7B Unit 6 Fashion Show的预习方案时,笔者准备了如下几个问题:
  (1)Is it good for u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hold a fashion show?
  (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hree students’clothes in the passage?
  (3)What does the reading try to tell us?
  這样设计预习作业,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不是简单了解文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理解,对文中的知识疑难点,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以解决,然后才能完成对应的习题。当然,学生的预习能力是逐步提高的,自学能力是稳步提升的,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2.逐层推进,分步实施
  初一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教师都不敢轻易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预习活动。其实不然,教师完全可以降低难度、分层实施,逐步帮助这些学生学会预习,懂得预习,最终爱上预习。
  第一阶段,教师将预习工作安排在课内。此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传授预习方法,将预习工作分步实施。教师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其可能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磨合,才能掌握学生情况。另外,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问和表现出的为难情绪,教师要做好耐心的辅导,要培养学生的信心,给予他们学习的勇气。
  第二阶段,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课外为主,课内为辅”的教学方法,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当然在这一阶段,教师依然要根据学生课外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安排适当的时间给予说明和指导。
  第三阶段,通过大约半年时间的指导和实践,在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和预习步骤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预习任务放在课外完成。
  3.区别对待,形式多样
  对于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采用形式多样的预习方案,避免千篇一律的预习方法,防止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影响预习效果。
  当然,通过课前有效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绝不局限于此。比如,利用多元的评价体制和兴趣小组的合作机制都能提高预习效果。英语教师要展开探索,寻找多样化的途径,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邹玉梅,罗亮.高效英语课堂课前预习优化策略[J].成才之路,2014(10):57.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电网的建设也变得逐渐完善起来,随之而起的就是电能表的智能化。人们越发的关注电能表的软件测试,因为电能表软件测试不仅可以将人们的用电条件进行改善,同时还能改变传统的电能检测方式,非常有效的将配电的自动化水平进行提高,减少人力物力浪费的同时还能够使电力的消耗降低,可谓是一举多得。电能表软件的功能包括了电能的计量,电能的在线管理和监管,电能的控制等,由此可以看出软件在电能表中的作
民族隔阂的存在和族际交往的不足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社区工作可以从强化社区服务,增强居民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观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体育课作为中学的基础课程,与各门学科有着必然关联。强健的身体基础是保障学生良好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认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之间的关系,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每
自主学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积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程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探析了高中历史教学有效导入的方法诸如复习导入法、典故导入法等,以期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导入的有效性,
在当今的职业类学校,美术教学已不再像高考那样的严谨、重要。许多学生对美术这门功课并不重视,学习态度也比较消极,这就影响了美术教师的上课积极性,因此,如何提高美术教学在职业
新“塔兰奇”在突厥语中,意为耕地者。“塔兰奇”被用来特指伊犁地区维吾尔族人则始于清朝。清朝统一新疆后,先后从南疆各地迁徙维吾尔族居民赴伊犁屯田纳粮,并以“塔兰奇”
摘 要: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灵活性、丰富性等特点,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教师书写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在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高中数学对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