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测井曲线划分的煤体结构 ,利用聚类分析将两淮煤田各矿井煤体结构划分为原生结构 碎裂煤 (Ⅰ类 )、碎斑煤(Ⅱ类 )和糜棱煤 (Ⅲ类 ) 3种类型。根据煤层气试井资料 ,建立
【机 构】
: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学院,安徽煤田地质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测井曲线划分的煤体结构 ,利用聚类分析将两淮煤田各矿井煤体结构划分为原生结构 碎裂煤 (Ⅰ类 )、碎斑煤(Ⅱ类 )和糜棱煤 (Ⅲ类 ) 3种类型。根据煤层气试井资料 ,建立了煤储层渗透率与Ⅱ、Ⅲ类构造煤厚度百分比之间的数学模型 ,并依据Ⅱ、Ⅲ类构造煤的发育程度 ,将煤储层渗透率划分为高、中、低渗 3个级别。在上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两淮煤田Ⅱ、Ⅲ类构造煤和低渗区的分布特征 ,为煤层气勘探选区避开煤体结构强烈破碎、煤储层可改造性差的区段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以冰醋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氯化锌为催化剂,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乙酸乙酯.探讨了酸醇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合成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酸醇
通过表皮条生物分析、失水率测定及膜片钳实验研究谷氨酸过氧化物酶3(GPX3)能够调节保卫细胞质膜钾通道活性,并因此来介导H2O2诱导的拟南芥气孔关闭过程.与野生型Col-0相比,gpx
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反应CH3CHF2+F→产物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该反应存在3个反应通道,即1个α-氢迁移和2个β-氢迁移反应通道.在MP2/6-311G(d,p)水平下优化了所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2O3:Sm^3+和Ag^+离子掺杂的Gd2O3:Sm^3+纳米晶材料,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nm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察到来自Sm^3+离子强的荧光
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分离到活性氧敏感突变体gdi并克隆出相应基因GDI,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具有多个ABA及氧化胁迫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定
为衡量低渗透率储层的压裂增产效果,在压裂前后产能预测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质、试油等资料,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声波时差、电阻率、异常高压、表皮系数、每米采油
变形斑沙雷氏菌336x是一株从健康小麦根系分离获得的对于小麦全蚀病具有有效生防作用的内生细菌.本研究扩增出336x基因组cheW基因的上游和下游片段,连接后构建cheW基因敲除载
在中低孔隙度、低矿化度地层水、岩石结构变化大的复式复杂砂岩油藏中,含油性评价精度一直是二连地区测井解释的难题.介绍了介电测井在二连地区油水层识别方面的应用效果,建
水基钻井泥浆滤液侵入储层不仅是一个典型的水驱替油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泥浆微粒的侵入和滤液中离子与储层水中离子的混合,改变储层的电阻率,影响测井解释结果.在经典油水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