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雾天细菌气溶胶群落结构特征及健康风险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于2020年7—9月采集雾天和晴天生物气溶胶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和BugBase基因功能预测,评估了雾天细菌气溶胶群落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雾天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均低于晴天,组内亲缘复杂度高于晴天.罗尔斯通氏菌、短杆菌、丙酸菌和短波单胞菌是雾天优势细菌属,雾天微生物几乎来源于本土,与晴天的细菌在属水平上差异性较小,只是相对丰度有所不同.革兰氏阴性菌(85%)与革兰氏阳性菌(13%)在两组样品中差别不大,但雾天潜在致病性细菌相对丰度(73.42%)高于晴天(59.95%).两种天气均检测出棒状杆菌、沙雷氏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不动杆菌和摩根氏菌6种人间传染微生物,雾天总相对丰度为6.51%,晴天为4.42%,其中棒状杆菌、沙雷氏菌和葡萄球菌在两种天气下相对丰度相差不大.奈瑟菌在晴天相对丰度较高,不动杆菌以及摩根氏菌在雾天相对丰度较高.结合基因预测结果和潜在病原体分析,雾天致病性以及传染性菌种更为丰富,健康风险更高.
其他文献
为了验证新型伞式吸力锚基础的防冲刷效果,本文利用Flow-3D软件建立三维海床-吸力锚-波浪相互作用模型,基于JONSWAP随机波浪谱,结合某海域风区资料模拟随机波,对随机波浪作用下伞式吸力锚基础(USAF)局部冲刷演变进行分析,试验土体为非黏性土.首先探讨了随机波浪作用下基础周围流场变化规律和冲刷演变模式,其次分析了有效波高、水深两个因素对基础局部冲刷演变的影响规律,对锚枝的防冲刷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的设置加剧了主筒前0~3 m、筒后6~12 m范围内的湍流强度,水流紊动增强了对土颗粒的搬运
传统的隧道断面采集方法效率较低.基于此,文章介绍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隧道断面中外业采集中的应用以及数据的拼接技术,同时结合设计线位提取隧道断面.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高密度、高精度的点云采集得到的断面能够满足隧道断面的测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