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机动作战的“红旗军演”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AMC)主要负责空运,空中加油,空中机动支持、空中医疗疏散等任务,为实现战区内和跨战区的空中机动任务准备。近年来,该司令部非常重视通过训练演习提升兵力投送能力,“机动卫士”演习就是很有代表性的—项内容。

规模最大的多边兵力投送演习


  “机动卫士”(Mobility Guardian)演习是美国空军组织的规模最大的多边兵力投送演习,目的是熟悉武器系统运用、整合指挥与控制程序,加强空中机动司令部和其他作战司令部所属的战区空中功能司令部的合作,以建立能够实施应急空运行动的合适标准,通过全球机动能力提升保障美军在全球范围内作战的能力。
  作为执行美国空军机动任务的领导机构,空中机动司令部将空军机动程序的全球标准化能确保部队高效地结合在一起,保证美军在固定作战地区拥有全球存在,能够实施部署支持,拥有联络团队。空中机动司令部的飞机目前在全世界77个国家执行任务,在实战中一般是第一批进入战区,又是最后撤出。在全球机动行动中,每2.8分钟就要起飞一架飞机。这种能力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实现,“机动卫士”演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机动卫士”演习历时约为两周,于2017年7月31日至8月11日在华盛顿州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举行。其前身是2013年因军费预算紧缩而取消的“空中机动竞赛”,反映了特朗普上台之后预算逐步宽松的趋势。“机动卫士”将其“重生”之后,被设计成更具作战导向的演习,参训的地面部队和空运机组数量都大幅增加,训练内容也不再是“象步游行”这样的表演性课目,而是一种大规模、连续性、高强度的实战化演习,被认为是空中机动司令部的“红旗军演”。
  比如,此次参演的第82空降师官兵多达数百人,预先由13架C-17运输机运送到华盛顿州,飞行途中由大量前线战斗机护航,最先进的F-35A联合攻击机也参与其中,突出反映了训练演习的实战性。此后,第82空降师乘坐19架C-130运输机,在华盛顿州中部地区完成了伞降训练,尽管当时附近的森林大火仍在熊熊燃烧。演习部队空中部分指挥官强尼·拉蒙塔涅上校表示:“机动卫士”演习准备长达两年,涉及空中机动司令部的所有要素,演习想定编写过程中聚焦空中机动作战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以“红旗军演”为模板,目标是进行全方位的实战训练。
  华盛顿州附近多个空军基地超过65个机组先后参加了演习,以其中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作为中心基地,华盛顿州费尔柴尔德空军基地、摩西湖机场、爱达荷州霍姆山空军基地也派出兵力参演。演习总兵力达到3000人,包括空军、空中国民警卫队和空军预备役的空运力量,24个盟国或派出自己的作战飞机参与演习,或作为观察员参演。空中机动司令部作战部主任布莱思·罗宾逊准将表示,司令部准备将演习打造成盟国多边演习。

演习内容突出实战化


  “机动卫士”演习的第一天就实施了夜训。C-130运输机从麦科德基地起飞,进行演习第一项内容“应对非法入侵”。C-17运输机与空中加油机先期起飞,搭载装备空投在美国陆军的雅吉瓦训练中心。
  C-130来自美国空军和盟国空军的不同部队,有些是远渡太平洋而来,最终在霍姆山空军基地集结。霍姆山空军基地的靶场设置有一套模拟防空系统,F-15E、A-10、F-35和美国海军的EA-18G电子战飞机共同为C-130伴飞护航。战斗机负责清除地面威胁,开辟安全空域,保障运输机完成空中机动任务。整个演习过程中,运输机和战斗机共计出动90个架次。
  C-130起飞6小时后,来自北卡罗莱纳州布拉格堡的伞兵从运输机上实施伞降,包围“敌军”部队,完成“任务”后集结为下一次空中机动做准备。在12天的演习中,航空医疗后送队也在模拟敌情环境下训练,每天飞行数十小时。
  摩西湖位于华盛顿州的哥伦比亚盆地,气候干燥,满是沙尘,地形特点与伊拉克相似,机场的飞行路线被高低不平的灌木包围。加利福尼亚州特拉维斯空军基地第821应急反应大队的飞行员住在帐篷里,周围是悍马军车和大队的陆军士兵。这些情景也与在伊拉克相似。演习环境的创设来源于美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积累的经验。一些参演的飞行员曾参加“内部解决”等军事行动,在卡亚拉赫西机场和科巴尼执行過任务,经常与第82空降师协同作战,在“机动卫士”演习中的职责就是将实战经验传授给其他部队。第821应急反应大队指挥官贾斯汀·尼尔德尔上校表示,参加过实战部署的飞行员数量在一半左右,能够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
  演习中典型的海外部署想定,是8人应急响应小队配合第82师的伞兵或陆军特种突击小队,首先占领机场,绿灯点亮之后,C-130运输机搭载的23名不同专业的人员开始在跑道上忙碌起来,每一名士兵都有双重职责,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担负警戒任务防止敌方对机场的攻击。演习之初,应急响应机组还帮助美国空军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C-17和英国皇家空军的A400M进行多种飞行训练,美国陆军的斯特瑞克、悍马军车和士兵们进行装载训练。
  “空中机动竞赛”是比武性质的演习,一般由最有经验的地勤和机组参加:但是“机动卫士”演习中参演部队更乐于选派比较年轻的机组去学习和积累经验。“空中机动竞赛”使用大量训练经费和训练时间保障一小部分人:“机动卫士”演习则是给年轻的机组人员一个执行高强度飞行任务的机会。演习导演部主任杰里米·瓦格纳上校表示,演习设计得尽可能与比武竞赛不同,目的是弥补短板,提高年轻机组的资质和经验,从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战备水平。年轻的飞行员负责飞行,年长的飞行员负责计划,这在平时任务中很少见,但是在演习中经常采用,据演习指挥中心介绍,这也是提升机组核心能力的一种方式。
  一些C-130中途在费尔柴尔德空军基地停留,进行紧急供油训练。机组人员从飞机油箱内卸载油料,装到一辆卡车上,運往所需位置。费尔柴尔德第92后勤战备中队空军二级军士长克里斯·杜伯汀表示,这种战术训练在演习中并不常见,但是小石城空军基地的一架C-130,就曾经在实战中运用过这种战术。训练时,C-130一侧的两台发动机仍在运转,机组人员就能够利用连接管向R-11加油车卸载机内油料。在实战中,C-130能够从空中加油机接收油料,然后在前线机场降落并卸载油料,通过卡车向其他部署的飞机比如攻击直升机提供油料,而不需要关闭发动机。

验证联盟作战能力


  “机动卫士”演习吸引了大批盟友参加,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英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法国、新西兰、巴基斯坦、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派出飞机参演,机型包括A400、C-130、C-17和CASA 295。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加蓬、德国、日本、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塞内加尔、西班牙、瑞典、泰国、和阿联酋作为观察员国参演。
  2014年A400M列装英国皇家空军布莱兹诺顿空军基地第70中队之后,机组人员一直为海外作战做准备。“机动卫士”演习很快就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证明了A400的空运能力,便于未来在实战中执行任务。此外,英军也与其他国家的航空医疗后送分队进行了联合训练,盟国机队之间互相学习了经验。
  这支医疗分队来自战术医疗大队(TMW)和3支英国皇家空军的预备役中队,演习模拟在人道主义救援中撤离300名伤员,在350英里(563千米)的范围内建立了两个伤员准备区,英军飞机飞到救援区撤离来自美国陆军Role 2医院的伤员。A400M能够搭载66副担架,最近才开始了第一次实战任务。对于英国而言,“机动卫士”是A400运输机参加的最大规模演习,也是第一次海外部署演习。
  “机动卫士”演习强度非常高,实施的是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不间断训练,演习指挥部全时运转,盟国伙伴从中学习和分享战术、技术和流程。这些联合训练经验对于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而言也是难得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实战中的联盟作战能力。
  历时12天的“机动卫士”演习出动了40多架空运和加油飞机,飞行作战时间累计8天,650架次,约1200飞行小时,消耗120万磅(554吨)燃料,航空部队运送3676名乘客和4911吨装备,空投356名伞兵、33辆重型车辆和300个空投系统集装箱。
  目前,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正在评估演习,讨论将其建设成年度例行演习的可能性。指挥官卡尔顿·艾佛哈特二世上将表示,“机动卫士”演习是积累联合空运经验的演习,是确保空运部队在全球化高挑战作战环境下作战能力的有益投资,是成功的关键。
  编辑:石坚
其他文献
皮埃尔·亨利·克洛斯特曼(Pierre HenriCIostermann),军中花名“克洛-克洛”(CIo-Clo),1921年2月28日出生于巴西的一个法国外交官之家,其家族来自洛林一阿尔萨斯地区,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  克洛斯特曼9岁的时候被送回巴黎读书,在法国读完中学后,回到巴西加入了一家当地的飞行俱乐部,16岁就拿到了私人飞行驾照。1939年9月大战爆发时,他申请加入法国空军,却因为年龄小
一、轰炸机始祖: “伊利亚·穆罗梅茨” 重型轰炸机  该机采用双翼布局木质结构,密封座舱,4台水冷活塞发动机,飞机装有导航仪表和轰炸机瞄准仪,首次使用电动投弹器,这些设计非常先进,性能远超当时其他国家的飞机。  伊利亚·穆罗梅茨重型轰炸机能够携带最大800千克的炸弹,配备九挺自卫机枪于机身各处。因此,它还是历史上第一架使用尾翼机枪手的飞机,飞机引擎由5毫米厚的装甲保护。  1922年,在谢尔普霍夫
“绿魔”的飞行滑板。“绿魔”式单人飞行器的特点是动力装置集成在平台上  2019年最受关注的新式飞行器,莫过于法国发明家弗兰肯·萨帕塔(FrankyZapata)发明的“悬浮滑板”(Flyboard Air)了。在本刊发刊之际,这位法国发明家操纵自己发明的“悬浮滑板”,成功穿越了英吉利海峡,吸引了全球媒体目光。本期杂志,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单人脚踏式飞行器的前世今生。漫威英雄钢铁侠。“钢铁侠式”单人飞
主角在“机长”的系统训练下终于出征了,首先是飞到环球赛事的起点纽约,连美国重要标志自由女神像都变成了叉车,主角一开始就在肯尼迪机场管制员的快速且专业的空管指令中闹出了一堆笑话,当然影片是夸张,主角落在跑道上发出各种好奇的赞叹,让人确实感受到他是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子,还差点挡住了后面的飞机落地。在现实环境中,机场塔台这个建筑物里有一堆管制员,号称“地面”席位的管制员是负责飞机在停机坪上滑行和各种动作
“中国元素”是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精神气质和美学意蕴的符号系统,是中国传统思想与价值观念的符码。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元素在世界各个行业和品牌中逐渐显现出来,公务机是彰显个性和品位的高科技产品,将中国元素体现在公务机客舱内饰的设计中,能够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工业产品的价值,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中国公务机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企
2006年2月9日,法国武器装备局(DGA)签署了一项价值4.82亿美元的合同,正式将“神经元”计划授予了主承包商达索公司,标志着酝酿多年的无人战斗机技术验证平台终于驶入正轨,设计与研制工作正式启动。    泛欧项目    “神经元”计划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国的不懈努力。当人类实现动力飞行百年之际,欧洲各国在UCAV技术方面正在取得显著进展,AVE、SHARC和Sky-X等验证机陆续亮相。此
1956年,我国开始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在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开始着手研制多级火箭。经过了5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CZ)”1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1卫星成功,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长征”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历程,具备了
在美制RQ-4Q“全球鹰”和以色列“苍鹭”等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已经迈向顶峰的今天,一款带有那么一些“颠覆性”味道的无人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就是贝尔直升机公司将传统技术与新应用模式相结合的V-247倾转旋翼无人机,绰号“警戒”。可以说,它与贝尔直升机公司倾转旋翼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暂且称之为无人版的V-22“鱼鹰”和V-280“勇士”。  “无人”倾转旋翼  继与波音公司联合打造V-22“鱼鹰
意大利军事航空历史博物馆位于罗马附近的维尼亚迪瓦莱,由4个大型机库组成,陈列着80余架飞机,汇聚了大量的发动机和各类飞行纪念品,以时间为序述说着意大利军事航空的厚重历史。博物馆附近停放着一架HU-16A“信天翁”水上飞机,其后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水上飞机塔吊  馆内收藏有全球唯——架奥匈帝国Lohner T1型水上飞机。一战期间,两名奥匈帝国飞行员驾驶这架Lohner T1型水上飞机叛逃至意大利,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