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极致的绚烂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香港新派武侠电影中流砥柱的徐克,于乱世背景中所展示的绚烂女性群像与情爱观,为影片纷乱的年代和动荡的世态抹上一笔浓彩,成就徐克电影时空中走向极致的绚烂。
  [关键词]徐克电影 女性群像 情爱观
  
  80年代至90年代之交,伴随着1997成为一个迫近中的现实。香港社会的权力格局渐次改变,并开始弥散着某种愤懑和政治无力感。在文化表述之间,则呈现为一种充满急迫感的身份危机。民族国家的意义和疆界变得分外暧昧和脆弱,在不期然间,这份强烈而急迫的危机意识与离弃或归属意欲,在处于极盛状态的香港电影工业及其影片中凸现而出。并集中体现在王家卫的“艺术电影”、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周星弛的“无厘头喜剧”以及徐克的“新派武侠电影”之中。
  作为香港新派武侠电影中流砥柱的徐克。以巧妙的政治寓言、出神入化的视觉特技和极富魅力的空间艺术以及诸多类型片风格混用的熟练掌握,创造和带领了香港电影的潮流。把浪漫空灵和批判现实,娱乐功能与思想内涵创造性结合起来,兼具高雅和通俗的长处。体现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在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达到了人所难及的高度,成为90年代风靡一时的“徐克时代”。其中徐克电影,特别是徐克的武侠电影于乱世背景中所展示的绚烂女性群像与情爱观,为影片纷乱的年代和动荡的世态抹上一笔浓彩,成就徐克电影时空中走向极致的绚烂。
  如果从中国、华语电影史的角度望去,八九十年代之交的香港动作片序列中的一个显在的特征,便是始终在古装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女侠形象,明显地退到了后景之中,凸现而出的是一个愈加纯粹的男性世界。或许是在既定的权力关系式中,女性无疑位居边缘、弱势的一方,这正是痛楚地体验着自己边缘、弱势身份的香港文化所拒绝接受的,因此,在呈现这一现实困境的想象世界中救助者不可能是一位处于劣势地位的女侠形象,它必须来自男性英雄于绝望中进发出的巨大潜能。借此以获救赎。
  即便是胡金铨的《侠女》,女主人公更像是一份外在的全能的救赎力量,一种相对于影片中的秩序结构、相对于观众想象世界而言的异己。我们再把眼光投放在与徐克同时代的那些导演上,周星弛、吴宇森或者是王家卫,他们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不是摆设,便是符号。或者茫然若失,找不到归路。
  而徐克在其影片里对女性角色的倚重,是同时代香港那些著名导演所不能比的。徐克电影里的女人们,首先是足够坚强,《刀马旦》中的戏台上,三个女孩子虽然处于被观赏、被窥视的位置。在那样纷乱的年代,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总是带着破坏的欲望与罪恶。来觊觎那些美丽的事物。但是她们懂得自救。懂得即便用生命,也要换取自由与民族生存的一线希望。反观那些唱花旦的男角,作为被封建文化阉割后的象征,毫无自保能力的要被拉去作男人的禁脔,最后还是被女子所救,由此看来,同样是作为戏台上被品评的对象,徐克电影的女人们比男人更具魅力。也更加坚强。其二是聪明和美丽,《青蛇》的故事在波光涟漪的西湖之堤开始,美丽的蛇精妖娆行走。经过一段凡尘爱恋,结束于雷峰塔下,如果她们只是耽迷于红尘痴爱,就不会有小青那一句:“都说人间有情,我看你们最是无情,人世间,到底情为何物?”的追问!《黄飞鸿》中的十三姨,是一位留学归来的奇女子。一方面她对黄飞鸿有着深深的倾慕,成就了电影中英雄美女的神话。但更重要的是十三姨作为黄飞鸿看向世界的“眼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她把西学的风气渐渐向黄飞鸿渲染,再加上社会现实的纷繁复杂,才有了这位武学宗师由于“置身于动荡时代和东西文化夹击”下的真实迷人。其三是个性独特,大漠孤烟中。龙门客栈香烟袅袅,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他们的主子却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这里的人远离繁华与尘世,粗犷豪放,野马无疆,爱恨分明,完全自由的恋爱,因为他们有一个风骚入骨的女老板,在她的打情骂俏中,坐镇的是欲仙欲醉的男欢女爱。
  因为女性群像的精彩绝伦,同样使徐克电影中的爱情也无比灿烂眩目。此时的女性不再是依靠男人而存在的附属品,在情爱的关系上有了对等的权力。聂小倩的“女鬼”形象所代表的女人,是被伤害和不自由的女性象征。她带着过去的失败不甘放弃,却又碍于现实的困境不敢争取,然而,是做“为虎作伥”的鬼,还是“勇敢去爱”的人,对她来说却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时机的等待——那个值得我如此冒险的人,他在哪里?于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宁采臣虽然是男人,却是虚幻的理想,聂小倩虽是女鬼,但却是悲伤的现实,最后,人与鬼,过错与救赎,成为每个人本性里对爱情的执着与回忆。同样在梁祝的故事里,那么唯美的感情。那么古典的情绪。却也只能让人无可奈何,不敢深入,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道义逼迫我们放了手。徐克却在影片里,为我们燃尽最后一点炽情。
  浓烈的爱情故事难不倒徐克。纵然是碰触同性之间的禁忌,徐老怪操作起来也游刃有余。弗洛依德曾说:“我们只要稍加思索,便足见世上如确有这种恋爱自己身体的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必不完全是例外的或是无意义的。也许这种自恋乃是普遍的原始的现象,有了这个现象。然后才有对客体的爱。但自恋的现象却也不必因此而消失。”东方不败与令狐冲之间暧昧的感情,是所有武侠电影中一道永恒不破的颂歌,一个是残忍血腥的枭雄。一个是浪漫自在的游侠。因酒结缘,各自都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所匮乏的东西。即潇洒豪迈的真性情(前者因为名利所累自我压抑。后者因为牵绊太多步履维艰),只有当两人独自相处时。才如从一面镜子中,看到了真实的自我,双方从那里获得的正是某种终于圆满的理想自我镜像。
  余秋雨说苏东坡把同时代的庸碌文人比得“有点狼狈”,那么,在徐克绝妙创意层出不穷下,“有点狼狈”的影人也着实不少。尤其是徐克电影中绚烂的女性群像与情爱观,建构了一个超越历史与时代背景。却又回归精神天空的自我世界,影片中的女性在这里走向自由,或者情爱得以极致绽放。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桃花运》是时下热映的贺岁片。电影以其丰富的影像手段表达了时下都市人的爱的困惑,故事通过几对男女的相聚又相离来展现时代的烙印,以一种悲喜剧的方式来阐释当下在都市人中风靡的爱情观,姑且称之为“现代爱情观”。  [关键词]故事 爱情观 蛋糕    当我拿着《桃花运》的电影票,走进放映厅的时候,我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这是一次命题作文,因此必须打叠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看完片子。电影还没有开场的时
日新月异 林久文摄  随着城市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剧院、体育场馆、学校等具有地标性的建筑鳞次栉比,这些城市设计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城市的一张新面孔、新名片,也是城市發展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建筑甚至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代言人。作者利用光影的变幻,将这些本身就是艺术品的建筑,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定格在我们眼前,在冰冷的建筑外表下呈现出人文化的具有温度的感性解读和思考。桥 林久文摄鸟瞰湿地
2020年,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蛰伏沉淀的一年,我们始终在期待行业的复苏、市场的回暖、佳作的推出和新鲜血液的注入。作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和新生力量,青年电影人的相继涌现及其创作活力的迸发,不断为我们带来惊喜和希望。他们敢于拓新艺术风格,勇于施展个性表达,大胆融合新鲜多元的视听元素,使得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从青年电影人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新一代创作者对电影传统、人文关怀的坚守,也看到
摘要 《色·戒》里,易太太真正是一个处处受敌,忍辱偷生的可悲女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她是卖国贼,大汉奸易部长的妻子,深受时代的咒骂和人民的怨恨;作为一个妻子,饱受丈夫的利用、冷落、背叛;作为一个女人,同性的假意和轻视也从未间断。  关键词 色戒 女人    《色戒》里,易太太的戏份并不多,出现时又几乎都在麻雀桌上并“特意”给易先生和王佳芝提供眉来眼去的机会自己却无关重要,人们很容易把她当作一个只会打
古建与摄影的结合,在去年让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人一同完成了“寻踪营造学社之旅”,跟随营造学社大师的足迹,体会中国古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每年一度的大型外拍活动,已经成为这个大展的一个传统项目。6月4日,雪花纯生“2014光影园林”大型主题外拍活动在广州正式启动。作为“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外拍活动聚集了摄影专家、古建筑专家,带领本次大展的获奖代表,在12天的时间里,尽览
今天的摄影人绝大部分都是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数码相机可以非常准确便捷地记录下场景中的色彩。与以往的彩色胶片相比较,可以说数码系统为摄影人提供了一整套得心应手的装备。  彩色摄影条件如此之完备,黑白摄影还有必要考虑吗?从目前摄影人队伍中拍摄黑白作品的人数看,黑白摄影越来越向着“小众”形式发展。有不少喜欢欣赏黑白摄影的摄影人,并没有动手拍摄、制作黑白摄影作品。另一部分摄影人,为了“改改口味”,有时也
[摘要]武侠片作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型片,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以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影视类型。其紧张刺激的打斗场面、高深莫测的武功身法、亦虚亦实的审美意境都极具东方意蕴,为影视特技的创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清醒认识并把握武侠电影影视特技运用的发展进程,深刻理解并研究其发展规律,可以使我们具有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清晰的头脑,更为积极、主动、有效地探寻自己的风格特色,推进民族电影特技事业的健康
[摘要] 莫言作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无疑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以至世界文学的焦点。据报道称,中国文学史教材也会因此而改写。莫言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蛙》在主题和结构方面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和借鉴意义,并且展现了莫言的魔幻主义写作的手法。  [关键词] 莫言 《蛙》 主题和结构 魔幻情节  作为在80年代“寻根文学”中崛
摘要 《天使A》中的安吉拉是善、爱与美的化身,在她对迷失自我的安德烈的拯救中,展示安吉拉拯救的力量和安德烈在人性回归途中洒下的泪水。这部黑白影片在运用电影语言方面有独特的特点。影片在人性回归中表达出深刻哲理意蕴。  关键词 《天使A》 电影语言 意蕴    《天使 AAngLe A》)是吕克·贝松执导的一部具有法式浪漫情调的黑白片。影片讲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天使安吉拉来到人间,拯救一名巴黎小混混安
[摘要] 从大量优秀电影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的创作审美取向和创作理念已经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创作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通过色彩暗示引导观众的心理、感情发生审美变化,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文化思考,从而使得作品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电影 色彩观念    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电影进入色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