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谈红楼:经典创新背后的科技力量

来源 :微电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最浪漫的红楼梦
  水上情景秀采取大范围空间视觉效果的概念,既依托舞台,又打破舞台的平面,将舞台和人物融入以声、光、电、多媒体、激光、水效、烟火等元素营造的世界中,赋予整场演出以全新的艺术张力。
  李少红介绍说,水上红楼从构思、搭建水上舞台、观众席、装备各种效果装置、编舞、音乐、演员排练到最后效果合成演出,只花了短短的100天,她的团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说到对《红楼梦》这一经典的二次创新,李少红坦言,现代科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到舞台声光电多媒体效果、电视剧特效制作,小到剧组中的电脑、打印机,都是她“圆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元素。
  
   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看到这些打印图纸,记者不由想起在新红楼即将杀青之际,制片人李小婉曾向媒体透露:新红楼剧组的美术部是“吃”打印机的部门,以此说明剧组打印量之大。提到这点,李少红导演频频点头,“《红楼梦》这个题材不同于以往我拍过的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信息量之大超乎想象,我们用到的科技手段也是迄今为止最多的。例如说,我们第一次在屏幕上重现了《红楼梦》开篇的‘女娲补天’的部分,第一次还原了荣国府、宁国府,还有很多老版《红楼梦》因为受制于当时科技水平而无法表达的细节,我们这次都做了尝试与创新。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有过难以计数的设计稿,不断考证、推翻,重新再设计,光打印出的设计稿就有数万张,而这还只是美术组的情况。其他包括道具组、服装组,甚至财务部门,也都有很多的打印需求,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李少红拍着旁边的HP Officejet 7000,笑着说,“小婉喜欢它是因为它后期使用成本低,她可是我们的财务总管。”确实,新红楼拍摄过程中不时传出经费紧张的消息,节省成本是当时剧组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电视剧的杀青,剧组里的几台HP Office{et 7000也已经撤离影视基地,加入到水上红楼的制作团队中,继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幕后”角色。
  无论是新红楼的拍摄与制作,还是水上红楼的筹备与演出,不管是数码特效,还是打印输出,日益发展、无处不在的现代科技让李少红的红楼之梦越来越清晰,也让这部中国人的经典之作再次绽放耀眼的光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