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即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因材施教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在农村,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其表现为一部分学生平时“吃不饱”,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吃不了”,从而导致优等生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困难生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因此,这两部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都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因此,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的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能及思维灵活程度、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 A、B、C三层。A层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B 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教师扶一把,给予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2.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引起冲动、激发热情,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词汇教学在设定目标时是这样进行分层的:A层:掌握本课时的四会基础语言知识;用形容词描述性格;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描述任务的性格特征;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写一篇介绍人物的小短文。B层:完成A层目标的前三项。C层:完成A层目标的前两项甚至一项。这样便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
3.教学内容分层。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打*号的部分,对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A层的学生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并复述课文,富有创造性地解决他们的烦恼。对B层学生,要求识记本课单词和短语句型,掌握基本语言内容。而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四会的单词和短语。
4.作业练习分层。学习英语和学习其它课程一样,单纯依靠课堂的讲解和学习,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是这样设计的:A层:设计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B层:设计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供大多数学生使用的题目,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强化;C层:用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题目,促进知识的巩固。例如 (副词的比较级及最高级):C层:原形比较级最高级。high _____ ____beautifully ____ ____ B层: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 She sang even _____ (bad) than usual. 2. Mother asked her son to walk a bit ____ (fast).A层:1.形容词/副词比较级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意为“越来越……”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s getting _____(越来越多). 2.The 形容/副词的比较级,the 形容/副词的比较级,意为“越……就越……”_____ you are,_____ mistakes you will make(你越仔细犯的错误就越少)。这样可使C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课堂提问的分层。难一点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难易适度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让C层次的学生回答。分层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Does Mille know how to deal with her problem?(C层) What does she do with her homework?(B层)Can you offer Mille some suggestions?(A层)这种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克服学生的骄傲情绪;有利于培养尖子,促进中间,抓好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指导分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做习题,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对于A层则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加深和拓宽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B层学生,则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以Pair work和Group work为主要形式;鼓励C层次的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也是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A 层学生面对强手也不像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B 层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学”的被动局面。C层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起来,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对英语也产生了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最终,全体学生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同时,教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备出不同的课,教学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条理性更好,积累的经验更加丰富了。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因材施教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
在农村,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其表现为一部分学生平时“吃不饱”,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吃不了”,从而导致优等生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困难生也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因此,这两部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都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让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因此,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的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能及思维灵活程度、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 A、B、C三层。A层是班里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各方面都较优秀的学生。B 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础不扎实。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需要教师扶一把,给予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的学生学习不自觉、基础差,而且思维反映慢,在学习上有障碍,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2.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主体参与这个中心,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使学生产生一种期望值,从而引起冲动、激发热情,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词汇教学在设定目标时是这样进行分层的:A层:掌握本课时的四会基础语言知识;用形容词描述性格;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描述任务的性格特征;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写一篇介绍人物的小短文。B层:完成A层目标的前三项。C层:完成A层目标的前两项甚至一项。这样便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
3.教学内容分层。根据新课程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新单词、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这部分内容要求每层学生都能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要求A、B层学生掌握、消化、巩固和提高,C层学生作一般理解;第三类是难点知识,而课本中出现的知识及练习册上打*号的部分,对C层不作要求;B层作一般理解;A层要求能突破难点,为以后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A层的学生要求熟练地理解和掌握并复述课文,富有创造性地解决他们的烦恼。对B层学生,要求识记本课单词和短语句型,掌握基本语言内容。而C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识记四会的单词和短语。
4.作业练习分层。学习英语和学习其它课程一样,单纯依靠课堂的讲解和学习,不通过独立做作业,学生是难以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是这样设计的:A层:设计一些思考性和创造性较强的题目;B层:设计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供大多数学生使用的题目,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强化;C层:用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题目,促进知识的巩固。例如 (副词的比较级及最高级):C层:原形比较级最高级。high _____ ____beautifully ____ ____ B层: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 She sang even _____ (bad) than usual. 2. Mother asked her son to walk a bit ____ (fast).A层:1.形容词/副词比较级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意为“越来越……”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is getting _____(越来越多). 2.The 形容/副词的比较级,the 形容/副词的比较级,意为“越……就越……”_____ you are,_____ mistakes you will make(你越仔细犯的错误就越少)。这样可使C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课堂提问的分层。难一点的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难易适度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让C层次的学生回答。分层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Does Mille know how to deal with her problem?(C层) What does she do with her homework?(B层)Can you offer Mille some suggestions?(A层)这种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力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克服学生的骄傲情绪;有利于培养尖子,促进中间,抓好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指导分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做习题,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对于A层则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加深和拓宽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B层学生,则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以Pair work和Group work为主要形式;鼓励C层次的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同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也是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A 层学生面对强手也不像过去那么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B 层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学”的被动局面。C层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起来,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对英语也产生了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最终,全体学生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同时,教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备出不同的课,教学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条理性更好,积累的经验更加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