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移民及农业开发成因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shu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宜农土地的垦殖基本饱和,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严峻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大量涌入资源丰富、荒而未辟的广大山区,从而掀起山区开发的高潮,山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从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的人口迁移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该地区农业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及农业开发的基本轮廓.
其他文献
句法研究主要包括短语的研究和句子的研究,现代汉语句法研究的焦点当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这些句法结构的个性特征则是在同其他语言、古汉语和方言的比较中以
2001年晚季和2002年早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华南双季超级稻为试材,按"国标"方法测定7项指标并对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华南双季超级稻米质总体好于目前本稻区
6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9个杂交组合.利用11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
系统研究分析了1999-2004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期间共解剖黑线姬鼠1011只(其中,雌鼠483只,雄鼠528只).黑线姬鼠种群性比存在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