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伤口长出的都是翅膀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d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出国到归来、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海归”到“接盘侠”的悲欢记忆。
  北京姑娘朱迅15岁“触电”,17岁离开北京留学日本,清苦的打工读书生涯结束后,在NHK初绽芳华,成为日本主流媒体中唯一的一位中国大陆人。十几年后又回到北京。清零战绩,海选进入央视,工作至今。
  《阿迅》全书以朱迅在每个人生阶段中被人称呼的名字作为回忆的书签,“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这些名字似我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朱迅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病痛磨难,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回顾前半生,与其说励志,朱迅坦言,不如说自己是在被时代推着走的时候,更早地领悟到“只有奋斗才能获得幸福”的真理。“我的理念是,这次输了就输了,爱谁谁,再继续努力呗。我写这本书也是想告诉大家,这种东西,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有。”
  首次“触电”
  “乖乖女式的学生路,再也回不去了。”
  朱迅出生于北京,爸爸是新华社驻外记者,妈妈曾经是教师,她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禁恶习、服从安排,是个标准的乖乖女。缺少父母的陪伴,家里又只有姥姥和两个姐姐,朱迅理所当然成了集宠爱于一身的老小。
  朱迅进入演艺圈纯属偶然。1988年读高一时,大姐去应征方便面的广告,机缘巧合之下,朱迅被导演田壮壮看中,主演电影《摇滚青年》。电影关机时,田壮壮对朱迅说:“我只是缺个演员,把你带进这一行,以后别恨我。”当时朱迅纳闷,“感谢还来不及,为什么会恨你?”
  在影片中,朱迅饰演一个叛逆的待业少女“小小”。小小高考落榜、四处打工、浑身叛逆,她烫爆炸头、化烟熏妆、跳霹雳、谈恋爱、试图主宰自己的生活。电影公映后引发了媒体的热议,年仅15岁的朱迅一夜成名,全国各地的上千封影迷来信堆满了学校传达室。
  于是,完全“反朱迅”的形象成了她银幕中最初的惊鸿一瞥,也让她体验到了少年成名的优越感。在收到了2650元“巨额”片酬后,她带着姥姥和姐姐去快餐店“照死了吃”。她说,拍戏让她的心里突然闯进了很多莫名的东西,名利场的诱惑?成名后的浮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乖乖女式的学生路,再也回不去了。
  【精彩书摘】
  舞蹈老师同样是一个新新人类——沙宝亮,简称沙宝。
  这回壮壮给他的任务就是两个星期内把我培养成一个霹雳女孩。10多年后再次碰上他的时候,我几乎认不出来了,深情大气的《暗香》中已经看不出当年霹雳少年的身影。当时的沙宝老师简直是魔鬼式的训练。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壮壮劝我,“学一门一生受用的真本事才好!”
  高三毕业时,我放弃了已经十拿九稳的电影学院,对妈妈说:“我要出国留学。”那一年,我17岁。
  微评论: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朱迅可能不会走上综艺这条路,所以乖乖女和敢拼敢尝试这两种人生,绝对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你喜欢做哪一种自己就做哪一种自己,决定了,就去做。这就是青春的可贵,这也是人生的无悔。
  适用话题:青春;选择;舍与得;尝试……
  留学日本
  “现在让我去扫厕所,也是扫得最干净的那个。”
  日本的“櫻花梦”并非像朱迅想象中那样美好。当时她和两个姐姐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日式房间里,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家里一应俱全的家电,全是姐姐从垃圾站捡来的。但即便如此,朱家姐妹还要随时担心被房东赶出去。因为当时日本的房子很少租给外国人。
  拍戏后的朱迅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无老可啃”的她开始在日本四处寻工。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打扫1到18楼的所有女厕所。为了学费,她不得不每天硬着头皮,用手去掏纸篓里的脏东西,再用抹布把便池旁的污垢擦净,刺鼻的味道让她忍不住作呕。“痛苦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不是现实,而是在戏里。”
  三个月后,朱迅换了一份餐厅的兼职。但她依旧经常工作到午夜,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4小时;晚餐只能靠面包果腹,连瓶汽水都舍不得喝。甚至当她身患纤维瘤时,也只能选最便宜的私人小医院,术后第二天便带着未愈合的伤口继续回到餐厅端盘子。那段时间是她日语进步最快的时候。
  朱迅说,在日本她哭过、怀疑过自己,在厕所被日本人“怜悯”了一个饭团时,她曾含着泪将饭团扔进便池。但最终她还是学会了带着自尊为别人服务,“这并非心气儿减弱,只是我变得更皮实了。好像经历过这些事,已经没有任何委屈可以踩倒我。”
  【精彩书摘】
  现在我身上穿着全剧组朋友送的蜡染衣裤,却在这里扫厕所。和我一起干活儿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欧巴桑”(日语中对上了些年纪的妇女的称呼),见到新人进门,显然已经以前辈自居了。生怕我偷懒,她一直侧眼盯着我。到了十楼以上,她干脆止步歇息,在旁边对我指手画脚地吆来喝去。
  这样一干就是四个小时,从一楼扫到十楼时,我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一不小心碰翻水桶,又引来她铺天盖地一片惊叫。在连续的高声责骂中,我只听懂了电影中日军吼过一句“八格(笨蛋)!”
  微评论:有底线的人生无所畏惧。打工的经历带给朱迅的不仅仅是痛苦,同时也教会了她很多东西:生活再难,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坚定的心,难关总会过去;识人眼色不是变得更加谄媚,而是位居人下时看得起自己,位居人上时看得起别人,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自尊。
  适用话题:难忘的经历;走过;尊重;在苦难中开出花朵……
  遭遇质疑
  “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走出舒适区。”
  1993年,《摇滚青年》在NHK热播,朱迅被选为《中国语讲座》的主持人。紧接着她成为日本SKY经纪公司签约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女艺人。“红白歌会”的制片人在筹备直播节目《Asia Live》时,一眼就相中了她做主持。   正当朱迅的工作风生水起时,母亲的青光眼手术失败,双眼或失明的消息,将她的心完全带回了中国。她说,放弃日本的一切并不容易,但她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走出舒适区。
  但在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朱迅却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在NHK她不需要背稿,只靠提词即兴发挥,但在国内她经常因记不住一长串人名和头衔,躲在被窝里大哭。直到有一次,她终于等到《正大综艺》特别节目替班的机会,然而在录制前,一篇称她为“空洞花瓶”的报道,触及了朱迅的软肋。回国后长期不被认同的委屈和失落感瞬间爆发。录制中,她大脑一片空白,不知说错了多少词,甚至紧张到失声。栏目组组长扔下一句,“从明天起,朱迅暂停出镜”。
  被停工的那一年,朱迅每天的工作变成接电话、泡机房、给主持人写台本。在为各工种打盒饭时,她“偷艺”学习了后期编辑、录音灯光、导播辅切等工作。朱迅说,天天坐冷板凳的那一年,是她参加工作二十多年里,收获最多的一年,“现在我也是自己写所有稿件,没有哪个部分能欺骗我的眼睛。接下来的这18年好像都没什么能难倒我了。”
  【精彩书摘】
  我认定,命运有两只手。一只手给糖吃,另一只手会紧跟着抽你耳光!这是规律,一左一右,力度相同,像个钟摆。吃糖的时候,我窃喜于甜蜜,然后攥紧拳头,等着挨巴掌。巴掌呼啸而至,有时变成了铁棒,疼得蜷在墙角,想着下一颗糖。慢慢地,我不觉得甜,也不记得疼了……
  曾经历了背叛,才知道忠诚的价值;曾直面了磨难,才激起奋斗的意志;曾被嘲笑损贬,才清楚尊重的意义;曾被四面围困,才倾听内心的声音;曾感受了孤独,才珍惜真爱的陪伴;曾遭遇了绝望,才明白梦想的力量……
  微评论:敢于走出舒适区是可歌可泣的,然而,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依然能以一颗平静而执着的心繼续追求自己的梦想更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生路上,我们着实应该像朱迅一样,不因别人的话而动摇内心的信念,不因环境的不利而放弃自己的兴趣,对梦想始终如一付出努力与热情,终能看到成功的光芒。
  适用话题:财富;感谢自己;面对失落;重新出发……
  罹患肿瘤
  “只要有一口气,我是必须要冲上去的。”
  朱迅曾获外号“朱大胆儿”。在《正大综艺》中,跳伞、深潜、上冰川,下大洋,都是她抢着来做,节目组最常说的话是“这事儿危险,让朱迅先试一试”。
  但再胆大的人,内心也有惧怕。2007年,朱迅被诊断出乳头状瘤。肿瘤紧紧贴着声带蔓延,医生说,一旦扩散,就要拿掉她的声带。这样的风险对主持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但朱迅只对医生说了一句,“等我把舞蹈大赛的直播做完再手术,我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就这样,她又硬生生将癌症挺了一个月,才住进了医院。手术结束后,醒来的朱迅第一反应是想拔掉氧气管,张嘴说话。她用羸弱的声音挤出几个字,“声带还在?”心里的石头一下落了地。
  最难的生死关挺了过去,朱迅也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高峰期。
  2009年,她接到郎昆总导演的通知,让她做好上央视春晚的准备。而从春晚幕后走到台前的20米,朱迅在央视走了近10年。随后,朱迅每一年都处在春晚的漩涡中心。从主舞台主持,到做幕后的访谈工作,她再也没有离开过春晚的舞台,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即便在2017年,体质不佳的朱迅曾饱受雾霾困扰,每次彩排都需要忍住咳嗽声,但为了保证那一声清脆的“过年好”,她服用了大量感冒药,打了激素和消炎药,噤声了近30个小时,也要顺利挺过4个小时的直播。
  【精彩书摘】
  枕边是黑的,脑子里却满满的是爱的光亮。父母、丈夫、孩子、亲人、朋友,拥抱、心跳、感动和亲吻。此时,能陪你的就是这些,此刻,如果死神真的推门就进,我能带走的也只有这些。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扎根在你灵魂深处,给你堵住门的力量和活下去的信心。
  面对病痛,我和我爸一样耻于退让。
  以病为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肿瘤病友间有约定,从生病那天起,生命便重新计算。2007,我一岁。
  出院时,我问刘大夫:“我能活多久?”
  他笑笑:“一辈子。”
  微评论:天灾人祸不是我们能左右的,面对这些,我们要做的只能是不放弃自己。或许在那时,病痛把我们折磨得不能自已,然而,坚持下去,当你再回头时,你会由衷地感谢自己的坚强,感谢那段经历教会了你生活的哲理。
  适用话题:梦想的力量;热爱;付出与收获;希望……
其他文献
父母准备了女儿爱吃的零食,悄悄到她所在的大学探望,却遭到埋怨和冷落。“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然后,女儿说跟同学有约,就丢下父母,匆忙而去了。最近,一篇题为《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  心理預期与现实的差距,让这对父母产生了失落感和挫败感。“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受独生子女时代带来的伤害……”文章中这样写道。另一方面,作为成年人的女儿,
天氣闷热。  烦闷地坐在车上,我看向窗外,人群喧闹,却感觉周围寂静得可怕,整个世界无一丝生气可言。公交车站牌下的人们杲杲地站着,像路旁的树。人和树,好像都在等着风吹来。  车终于到了。有一个老汉,挤在一群年轻人当中,他一只手挡在一位老太太前面,护着她,以免受到人群的冲撞。老汉那瘦小却强壮的手臂在一片混乱中为她撑起一片明媚的春光。  他们上了车,老汉冲去抢了个座位,然后牢牢抓住老太太的手,扶她坐下。
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栋全新的大楼,地理位置不错,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发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  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住。  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
政务公开实行多年,成效值得肯定,但毋庸置疑,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从公开的目的看,有的为公开而公开,为图形式而公开;从公开的内容看,或千篇一律,或避重就轻,或隔靴搔痒,报喜的多,报忧的少,而作为公开重要内容的“政误”更是难觅踪迹,公开墙或公开栏成了一些地方、单位的“光荣榜”。究其原因,恐怕一些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陈腐观念在作怪,飘飘然高高在上,过于看重了自己的“形象”和“政绩”,
离开鄱阳的前一天,我们决定去个野洲。  野洲具体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坐一阵车,穿过一个渔村,再坐装有马达的小铁船。小船突突突在湖面划出三角形,三角形边上冒着浪花。  浪花看上去也很冷。大概有4℃?不冰,又可以禮貌地谢绝人,刚刚好。不同尺寸的气泡,按照物理规律出现一下,再慢慢划走。同昨天去“正经”草洲看候鸟时遇到的认真翻腾的大浪花不一样,和天水中间灰褐色的一条线,和冰凉的略带腥味儿的空气是一套。 
陆地上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1、长颈鹿  长颈鹿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动物,能长到4至5米高,因此它不可能躺下来睡觉,只能将它那两米长的脖子曲卷着睡觉。  这样奇怪的睡姿看着都觉得会颈部痉挛。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长颈鹿一般会睡4~6个小时。由于天生长脖子,长颈鹿不止睡觉很麻烦,连喝水都很麻烦,他们在喝水时必须将双腿分开,以尴尬的姿势弯下腰去。因此,它们选择从所食植物中汲取水分,并且几天才喝一次水。  
我曾在4.8平方米的房子里用一块花布把逼仄的房间隔成一室一厅我在卧室这边整理衣服男友在厅堂里用辣椒爆炒田螺辣椒味与夜色一起弥漫着我们一边打喷嚏,一边享受这狭小而呛口的幸福后来我们跑到走廊上去数星星数着数着就数到了中年我已眼花缭乱,他也两鬓染霜在新居的書房里,他看书码字我坐在厨房里剥着蒜头小儿子蹲在阳台上捕捉着一闪即逝的镜头黄色的菠萝,正向上攀爬我闭上眼睛,似乎有泪要流出来生活之美,一直都是如此的细
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自然中的事物,常常引发我良久的沉思,哪怕只是一株小小的植物。  ——题记  生命是什么?是雪化后萌芽的新绿,是泥沼中挣扎的蚂蚁,还是地震中坚强的母亲?我不知道,但那一株已经被人遗忘的仙人掌竟让我蓦然读懂了生命。  记得许多年前,家里养了一盆仙人掌,自打我有记忆时便在那里了吧。它显得卑微,仿佛被遗弃在窗台外,风吹日晒,无人问津。  在我的印象里,仙人掌生长的花盆里泥土时常龟
“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近日,选修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学生,都收到了一封由授课老师苏湛发来的邮件。邮件由文言文写就,言辞犀利。苏湛给了22名学生零分,因为他们的期末文章被判定为抄袭。  在很多大学生印象中,选修课大多是走走过场而已,鲜有较真的老师。这22例抄袭,经过苏老师的检索、寻找原作者、仔细比对,都有确凿证据。这些作业中,有的是整篇抄,甚
世间万物都在按照自然规律默默运行且都有它们的一席之地,无声无息。尘世之中有太多的繁琐之事,何不先放一放,让灵魂休息一下。  清晨,一缕缕晨光跑进屋子,四周亮起来;清脆的鸟鸣和着自然的节拍奏着一首首奇幻而又美妙的乐章,沁人心扉。城市还在沉睡,只有少许人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城市渐渐苏醒,喧闹的汽笛声替代了美妙的鸟鸣,任它们吵闹,心里的静才是真正的静。用餐后,独自坐在阳台上,迎着阳光的拥抱,身心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