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唾液腺淋巴上皮癌(LE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肿瘤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的浸润状况,分析它们与唾液腺LEC临床病理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2015—2017年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的唾液腺LEC 42例,及2005—2017年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良性淋巴上皮病恶变为LEC即继发性LEC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再生医学创新单元 200011,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唾液腺淋巴上皮癌(LE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在肿瘤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中的浸润状况,分析它们与唾液腺LEC临床病理等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2015—2017年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的唾液腺LEC 42例,及2005—2017年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良性淋巴上皮病恶变为LEC即继发性LEC病例21例,应用显色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B病毒感染、PD-L1和CD8的表达情况。对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浸润与唾液腺LEC的类型及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1例(61/63,96.8%)上皮细胞巢中存在EB病毒感染,包括42例(42/42,100%)原发性LEC及19例(19/21,90.5%)继发性LEC。原发性LEC中,PD-L1表达(≥1)率及高表达(≥20)率分别为97.6%(41/42)和78.6%(33/42)。继发性LEC中,PD-L1表达率及高表达率分别为71.4%(15/21)和38.1%(8/21)。PD-L1在唾液腺原发性LEC中的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均高于继发性LEC(P=0.004,P=0.001)。CD8+T淋巴细胞在原发性及继发性LEC中浸润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和继发性LEC中,PD-L1表达与CD8+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P=0.001,P=0.048)。
结论无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唾液腺LEC,均存在较高的PD-L1表达率,其中大部分原发性LEC为PD-L1高表达。LEC中PD-L1表达协同CD8+T淋巴细胞浸润提示大部分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其中原发性LEC患者可能获益更明显。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83岁,因左侧头面部疼痛来眼科会诊。症状体征体格检查:右眼视力0.12,眼压: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视力手动/30 cm,眼压:7 mmHg。右眼角膜透明,前房不浅,房水清,瞳孔圆形居中,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密度高,眼底小瞳孔下未见异常。左眼上睑上抬不能,眼球向上、下、内运动不佳。左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大片脱落、角膜水肿、后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8岁,因"右侧肢体无力半年,伴左侧肢体无力3个月"就诊。病程中有全身肉跳,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考虑肌萎缩侧索硬化不除外。既往体健。症状体征双手骨间肌、大鱼际肌萎缩,右侧为著,全身可见部位不固定肉跳,右侧时程运动单位电位,胸锁乳突肌部分MUP时限增宽。脑脊液白细胞总数20×106/L,蛋白0.63 g/L,血清布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试管凝集试验1∶50阳性,脑脊液病原微生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7岁,因"血糖升高14年,发现肾功能不全1年,呕吐1 d"于2021年3月20日入住本院肾内科。入院诊断:(1)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Ⅴ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2)冠心病,心功能Ⅳ级(纽约心功能分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陈旧性心肌梗死。入院时血钾4.23 mmol/L,经左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每周一
病史摘要患儿主因"发现骶尾部肿物8 h"为代主诉急诊住院。症状体征入院体格检查:外阴畸形,不能分清性别,未触及睾丸,未见阴道及尿道开口。臀部及骶尾部凸起,凸起肿物大小约16 cm×16 cm×10 cm,皮肤红润,呈皱褶状,质地软,无触痛,突出底端见肛门口狭小,直径0.8 cm,间断有胎便排出,肛门瘘口前方0.5 cm可见瘘管样结构,插入导尿管有尿液排出。诊断方法入院后完善血尿便常规、感染凝血、血
病史摘要老年男性患者,主因"间断喘憋5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糖尿病肾病病史10余年,前列腺增生10余年,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年,陈旧性脑梗死1年余。症状体征患者于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不适,伴大汗,间断咳嗽,平卧位时加重,尿量减少。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5岁,2020年10月因"咳嗽1个月,发现肺占位病变半个月"入院。症状体征神志清楚,精神可,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左肺呼吸音稍粗,余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诊断方法PET-CT显示左上叶近肺门结节灶、弓旁多发淋巴结、左肺上叶实变影结节状、斑片状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异常增高,为高活性病变,考虑:左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77岁,因"腰痛2 d余,伴双下肢疼痛、乏力1 d"入院,患者既往因心房颤动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每天规律服用华法林0.75 mg抗凝治疗,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均规律服用药物治疗。症状体征患者入院前2 d突然出现腰痛,伴有大便失禁1次,体格检查:腰背部广泛棘间、棘旁压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双下肢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Ⅳ级,四肢感觉未见异常,四肢腱反射存在,巴氏征(-)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个月1 d,因"发热10 h"就诊入院。症状体征患儿神志清,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卡介苗接种处有一米粒大小红点,无硬结及脓性分泌物,前囟平软、后囟闭合。呼吸浅促、不规则,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50次/min,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可闻及2/6级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约1.0 cm处触及、质软、边缘锐,脾肋下未及。诊断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0个月25 d,以"生长发育迟缓10个月"于2020年6月就诊。患儿为G2P1,有"宫内发育迟缓"病史,多次保胎治疗,足月顺产,出生后体重1.8 kg,身长40 cm,头围29 cm;生后3个月体重2.2 kg,身长45 cm,头围32 cm;生后6个月体重2.5 kg,身长50 cm,头围33 cm;生后9个月体重2.9 kg,身长52 cm,头围34 cm。平素食欲差,现
目的证明S1椎体后缘入口位的透视对经皮骶髂螺钉置入存在指导意义。方法①收集134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导入Mimics Medical 21.0系统,测量分析骶椎的解剖学参数,寻找S1椎体前、后缘解剖学参数差异。②利用测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5个成年人尸体骨盆标本徒手置钉,采用传统透视技术(位),模拟临床实践。置钉完成后透视S1椎体前、后缘入口位,观察二者成像差异,直视下检查螺钉是否穿出骶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