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三化学教材第三章关于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实验的演示,既操作不便,又费时费力,且成功率不高,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电解水制爆鸣气。
一、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干电池(或蓄电池)、学生电源。电压用6—12伏。
电解液: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
电极:粗铁丝(如用稀硫酸作电解液,电极用保险丝)。
制气装置:饮料瓶(或广口瓶)、锥形瓶、其他适合的瓶子。
起泡剂: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洗涤剂水)。
其他用品:三孔胶塞、导管、导线、乳胶管、饮料瓶、洗耳球、止水夹、塑料盖、火柴。
二、實验装置如图所示
三、实验原理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四、操作步骤和现象
1、接通电源,电极上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由导管a进入A,通过排水法贮存在A内。
2、打开导管b上的活塞,用混合气对塑料盖内的肥皂水吹泡。
3、关闭活塞,移开塑料盖(尽量远离制气装置),点燃肥皂泡,混合气体立即爆炸而发出巨响(说明氢气与氧气以2:1的体积比混合时为爆鸣气,响声最大)。
4、打开止水夹c,把洗耳球内的空气压人A内,与混合气体混合。再用混合气吹泡,点燃,爆炸声变小。重复压人空气,点燃,爆炸声逐渐变小。
五、 改进后的优点
1、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现象明显,效果显著。
2、能加深学生对爆鸣气概念和氢气爆炸极限的理解。
3、取材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
一、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干电池(或蓄电池)、学生电源。电压用6—12伏。
电解液: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
电极:粗铁丝(如用稀硫酸作电解液,电极用保险丝)。
制气装置:饮料瓶(或广口瓶)、锥形瓶、其他适合的瓶子。
起泡剂: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洗涤剂水)。
其他用品:三孔胶塞、导管、导线、乳胶管、饮料瓶、洗耳球、止水夹、塑料盖、火柴。
二、實验装置如图所示
三、实验原理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四、操作步骤和现象
1、接通电源,电极上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由导管a进入A,通过排水法贮存在A内。
2、打开导管b上的活塞,用混合气对塑料盖内的肥皂水吹泡。
3、关闭活塞,移开塑料盖(尽量远离制气装置),点燃肥皂泡,混合气体立即爆炸而发出巨响(说明氢气与氧气以2:1的体积比混合时为爆鸣气,响声最大)。
4、打开止水夹c,把洗耳球内的空气压人A内,与混合气体混合。再用混合气吹泡,点燃,爆炸声变小。重复压人空气,点燃,爆炸声逐渐变小。
五、 改进后的优点
1、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现象明显,效果显著。
2、能加深学生对爆鸣气概念和氢气爆炸极限的理解。
3、取材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