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找骆驼》教学随笔反思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語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最基础学科,也影响着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质量与效率。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比如教师依然十分看重一节课的知识容量,忽视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依然被局限在书本之上,没有与实际问题进行结合,导致知行脱节;教师对于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握不够精准,要么依然使用灌输法,要么过于放任自流等。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又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下面,笔者将就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学情为基础设计语文教学活动、将学生学习主体与教师主导进行有效结合三个层面,以《找骆驼》这篇教学随笔为基础,讨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注重激趣,考虑学情
  《找骆驼》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由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改编的,主要讲述的是一位老人,通过精确的判断,帮助一位商人找到丢失的骆驼的故事。整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轻易便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小学生们都没有见过骆驼,所以在本课备课中,我决定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了骆驼的图片,使学生们有一个具象的认识。之后,便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概括故事梗概,然后带领学生们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等,是他们对文本有着全面的把控。
  我本以为小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但是却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并没有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他们除了在看到骆驼的照片的时候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当照片展示完毕之后,很快便又重新变得懒洋洋。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有些疑惑,还专门向其他教师进行了询问。其他教师告诉我,利用骆驼的照片,发挥了一定的激趣作用,但是很快便又回归到传统的灌输教学之中,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差。另外,我的同行老师告诉我,我应该要明确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才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本课教学,即除了利用骆驼的照片来导入教学之外,还提前组织学生们进行了故事扮演,依照课文,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扮演中身临其境,探究老人所做出的各个推断的科学性,以使他们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的逻辑性。另外,对于本课的语文基础知识,我也以“猜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了检测与指导,并没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因为小学生们已经通过预习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我只需要进行检测与巩固,了解小学生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让他们意识到我十分看重他们的预习成果即可。果不其然,当我重新分配了教学重点内容之外,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他们天生存在表演欲望,利用角色扮演还让他们产生了十分浓烈的学习兴趣。
  二、将学生学习主体与教师主导进行有效结合
  在《找骆驼》这一课中,以照片提示、角色扮演来创设教学情境的活动结束之后,我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来表达整个故事的梗概。我发现,虽然学生们能够讲述故事的人物、事件、发生过程,但是思考并不深入。对此,我认为,这是受到了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学习能力水平的限制。于是,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重新回到文中进行探究。这几个问题包括:老人一共说了骆驼的几个特点?商人听到老人的推断之后,有怎样的表示?老人是如何做出这些推断的?商人最终找到骆驼了吗,你能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吗?
  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对师生角色进行的重新思考与修订,认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要完全退出语文课堂。相反,小学生的自制力、学习能力水平都比较低,所以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为此,教师应该要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调控、启发等主导作用,避免“生本课堂”流于形式。在《找骆驼》这一课中,我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可以让小学生们重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将整篇故事的框架进行梳理与串联,使他们的知识脉络更加清晰。同时,这几个问题的难度并不高,只要小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思考便能够得出结论。因此,这几个问题也符合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这几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同学都有启发作用。
  当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提出这几个问题之后,我鼓励小学生们按照座位临近的原则,与同伴分享自己所找到的问题答案,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进行总结与补充。虽然我尽可能先让语文水平较低的小组进行回答,但是,我必须承认的是,由于这个小组活动比较随意,所以并不能真正保证每个小组的语文学习水平都是一致的,有部分学困生没有参与到语文教学之中。因此,在下一轮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提前设计,将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之内,使他们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每个班级的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存在的问题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理念,认真反思教学问题,切实发挥小学语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学、育人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种新型的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在金融英语的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之后分析了金融英语的特点,最后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金融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金融英语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新型的教学模式,最早在西方国家的高校及研究所被广泛应用。近年
期刊
“叮叮!叮叮!”我按下闹钟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寝室的四壁是那样干净敞亮。今年,在秋风中,我,在武汉中学的寝室醒来。因为紧闭着的门和窗吧,秋风始终无法吹进来……  去年的这个时候,秋风也是这样吹的,对吧?  早晨,我会在宿管反复而着急的催促中醒来,我会被窗外猛袭进来的秋风吹的发抖,我会懒着怎么也不想起床,我会在最后的一分钟跑出寝室。  而今,秋风又起,象征着收获与成熟的它,仿佛正磨去我的锋芒,让我长大
期刊
身到太原,不去一趟标志性的永祚寺,恐怕会有点遗憾。只不过打车后,被送到了永祚寺一墙之隔的双塔烈士陵园,司机一脸真诚地告诉我,走几步穿过陵园就是永祚寺,太原的司机竟然不认路。好事多磨,绕了半小时路,吃了一嘴尘土之后,终于看见永祚寺的山门,殊为不易。  永祚寺被称作双塔寺,因寺中两座佛塔文峰塔、宣文塔而得名,是为“凌霄双塔”。第—进院子是改革开放后修建的,比较古朴的是“祗园景观”牌匾之外的两尊石兽,面
期刊
摘要:人的审美不是与生俱来就拥有的,而是通过一朝一夕的实践后天培养出来的。而我们在日常所接触的到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培养审美的重要途径。培养审美情趣的方式千千万万种,而音乐教育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培养了学生学会体验以及鉴赏音乐美的能力,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而教师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应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开阔学
期刊
似瓷器出釉,那—刻,金光进发。  似晨露坠地,那一刻,晶莹四溅。  似嫩芽破土,那一刻,绿意满溢。  跳动着,闪烁着,飘荡着,穿梭着。如同那夏夜里闪着蓝光的流萤。在无声的静谧的夜里,一闪。  即逝。  它继续闪烁着。  此地,微醺  浸润在酒香之中,它甘之如饴。  酒意朦胧,月光,在肆意洒脱的青衫拂袖中,化作一团光影,昏昏沉沉,包裹着夜。青木,芳草,石椅,盖杯,在朦胧中,柔软起来,又复杂起来。潮水
期刊
天地一夜雨,思绪飘万里。  雨丝剪不断,回忆已凌乱。  ——题记  撑伞驻足,凭栏远眺;水波清漾,雨打芭蕉。浅云笼月,薄纱飘渺;雨中陶醉,暗自浅笑。我欲伸手触星辰,却恐雨落不明情;只等闭目气闲定,独立雨幕独自平。抬眸,月明;低眉,雨微。此刻,沉醉;此刻,心静。此刻,水中望月雾里看花,此刻,携伴灵魂与雨同行。  一雨一花一世界  不知何时,春雨悄临。  早起推窗,只见万物都浸润在柔软清新的细雨柔曼之
期刊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做好导学案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探究,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不断发现、交流、分享、归纳、提升。课堂成为学习者的主阵地,老师作为编导,参与学习活动,适时点拨,科学评价,使教与学双方都抛掉传统的束缚,重新架构师生关系,以生为本,教学相长,赢在课堂。  关键词:生本能动课堂;师生关系改变;有效评价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向课堂要质量,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开端,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从而帮助他们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去描绘身旁人的特征。在通过反复的查漏补缺后,学生们才能打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写作技巧;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琐碎的,任务是艰巨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合理、有序、有效,从沉重的负担中有所解脱呢?擔任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工作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受到启迪。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牵引  我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讲太多的道理,他们显得似懂非懂,只有活生生的事例,才会让他们在情感中接受。于是,我每天中午坚持收看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栏目和中央一台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能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积极开展课堂互动,为提高教学质量及督促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提供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趣味互动;诱导互动;表演互动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相比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身为教师应适应这种变化,将语文教学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