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了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的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及实施计划。提出了要促进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突出立体化教材在该学科上的优势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材改革的问题尤其突出,作为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长期以来,多数学校体育教学都停留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上,由于体育教师对大纲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理解各异,造成体育教学一定的随意性,而学生手中又没有课本,无法从课本中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如何加快体育教材建设是我们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立体化课程建设领域已经走过了一段比较成熟的探索过程。以美国为例,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的立体化程度非常高,因而也直接推动了课程的立体化建设与发展,在今天的美国教育领域,利用网络课程或各种电子教材辅助学习的e-leaming方式己经发展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流行趋势。
国内立体化教材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2年初,它主要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率先提出并付诸教材建设实践的。虽然此前电子教案, CAI课件等都已大量存在,但却仅是以个体化的形式零散存在,而并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和系统化实践开发层次,因而也并没有形成为一个专有的教育名词。
从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来看,我国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和学科题库建设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系统发展阶段。
二、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实施方案
1.改革内容
(1)印刷教材。在以往传统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印刷教材,除主教材外,还包括配套的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等,印刷教材是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基础,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是严谨、规范的文字材料,可以详细阐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多媒体教材。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具有了集成化、数字化、交互化、网络化的特点,可以产生色彩丰富的内容,集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可以创造图文并茂的画面情境和意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以辅助课堂教学为主的多媒体教材,是对文字教材的补充和扩展,它可以将内容抽象、文本中难以体现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直观地演示,并通过投影进行课堂讲解,对于技能性知识点,以交互式虚拟动画演示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反复演练,使学生对操作原理和要求的领会更加深刻,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网络课程。建立相关的教学网站,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正是利用互联网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优势,在保持课堂面授教学,利于情景交流等诸多优点的同时,实现随时随地主动学习,不仅突破了师生交流困难、时间少的瓶颈,还把教学辅导、问题探讨延伸到了课堂以外任何网络可以到达的地方,扩展了教学空间,延伸了教学时间,成为现代教学实现个性化、差别化教与学的重要手段。
2.改革目标
改变普通高校现有体育舞蹈课程教材现状,建立以课程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和学科网站为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新体系。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中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等各内容的建设。
(二)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的实施
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学习、研讨如何改革现行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材体系,使之适应时代发展及广大学生的需求。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各种数据,并制定实际调查的方案和各种表格。
2.实施阶段: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包括对国内1-2个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同类大学进行调研,并对专家进行访谈,宗旨在建立新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并对体系中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等内容进行构建。
3.推进阶段:对体系中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等内容进行修改,初步确立教材体系,并请专家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及内容进行论证和鉴定。
4.总结阶段:汇编和出版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舞蹈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立体化教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立体化教材真正地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各种要素,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更加强调学生的“学”而不单单是教师的“教”,这对于培养、发展大学生的体育舞蹈表现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要促进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突出立体化教材在该学科上的优势所在,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现有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体育舞蹈与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共性,然而,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决定了其必然有自己的个性,必须充实教师队伍,吸纳更多的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舞蹈科目的教学效果,促进立体化材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2)组织校内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校内组织体育舞蹈项目比赛,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该运动项目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舞蹈、参与到体育舞蹈运动项目中来。
(3)制定适合立体化教材实施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立体化教材与传统的教材具有本质的区别,必须要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以满足立体化材构建的需求。
(4)搭建立体化教材实施平台。体育舞蹈选修课立体化教材的实施必须以立体化的资源为支撑,搭建完善、科学、功能齐全的立体化教学平台,才能够为学习者开拓出一条便于学习、交流以及运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新渠道。
【关键词】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教材改革的问题尤其突出,作为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长期以来,多数学校体育教学都停留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上,由于体育教师对大纲要求的深度和广度理解各异,造成体育教学一定的随意性,而学生手中又没有课本,无法从课本中进一步学习和领会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如何加快体育教材建设是我们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立体化课程建设领域已经走过了一段比较成熟的探索过程。以美国为例,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的立体化程度非常高,因而也直接推动了课程的立体化建设与发展,在今天的美国教育领域,利用网络课程或各种电子教材辅助学习的e-leaming方式己经发展成为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流行趋势。
国内立体化教材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2年初,它主要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率先提出并付诸教材建设实践的。虽然此前电子教案, CAI课件等都已大量存在,但却仅是以个体化的形式零散存在,而并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和系统化实践开发层次,因而也并没有形成为一个专有的教育名词。
从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来看,我国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件)和学科题库建设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系统发展阶段。
二、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实施方案
1.改革内容
(1)印刷教材。在以往传统教材体系中,更多的是印刷教材,除主教材外,还包括配套的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等,印刷教材是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基础,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是严谨、规范的文字材料,可以详细阐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多媒体教材。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具有了集成化、数字化、交互化、网络化的特点,可以产生色彩丰富的内容,集文字、图形、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可以创造图文并茂的画面情境和意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以辅助课堂教学为主的多媒体教材,是对文字教材的补充和扩展,它可以将内容抽象、文本中难以体现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直观地演示,并通过投影进行课堂讲解,对于技能性知识点,以交互式虚拟动画演示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反复演练,使学生对操作原理和要求的领会更加深刻,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网络课程。建立相关的教学网站,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正是利用互联网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优势,在保持课堂面授教学,利于情景交流等诸多优点的同时,实现随时随地主动学习,不仅突破了师生交流困难、时间少的瓶颈,还把教学辅导、问题探讨延伸到了课堂以外任何网络可以到达的地方,扩展了教学空间,延伸了教学时间,成为现代教学实现个性化、差别化教与学的重要手段。
2.改革目标
改变普通高校现有体育舞蹈课程教材现状,建立以课程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和学科网站为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新体系。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中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等各内容的建设。
(二)体育舞蹈立体化教材的实施
1.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制订具体的研究计划,学习、研讨如何改革现行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材体系,使之适应时代发展及广大学生的需求。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各种数据,并制定实际调查的方案和各种表格。
2.实施阶段: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包括对国内1-2个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同类大学进行调研,并对专家进行访谈,宗旨在建立新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并对体系中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等内容进行构建。
3.推进阶段:对体系中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电子图书、试题库等内容进行修改,初步确立教材体系,并请专家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立体化教材体系及内容进行论证和鉴定。
4.总结阶段:汇编和出版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研究成果鉴定。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舞蹈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立体化教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立体化教材真正地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各种要素,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更加强调学生的“学”而不单单是教师的“教”,这对于培养、发展大学生的体育舞蹈表现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要促进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突出立体化教材在该学科上的优势所在,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现有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体育舞蹈与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共性,然而,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决定了其必然有自己的个性,必须充实教师队伍,吸纳更多的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舞蹈科目的教学效果,促进立体化材在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2)组织校内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校内组织体育舞蹈项目比赛,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该运动项目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舞蹈、参与到体育舞蹈运动项目中来。
(3)制定适合立体化教材实施的体育舞蹈教学大纲。立体化教材与传统的教材具有本质的区别,必须要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以满足立体化材构建的需求。
(4)搭建立体化教材实施平台。体育舞蹈选修课立体化教材的实施必须以立体化的资源为支撑,搭建完善、科学、功能齐全的立体化教学平台,才能够为学习者开拓出一条便于学习、交流以及运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