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有: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中学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步扩大是对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以听觉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被替代,教学活动中实现了视觉、听觉有机地结合,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感官刺激,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习惯,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一、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
教材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根基所在,因此必须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上下功夫。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综合体,它在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方面都比其他技术手段更加快速和便捷。信息技术的引入也必须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提供直接、形象、生动、极强渗透力和感染力的教育信息,从而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在教材内容传授模式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形成多媒体、教师讲解以及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利用全媒体技术,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与课文录音合成起来,使录音和图片、视频同时播放,将教材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在知识点考核方式上,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发挥信息技术良好的交互性,设计交互界面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考核系统。比如开发随堂单词测试软件,课堂上由学生填写答案后,可以通过点击check按钮检查答案对错与否,然后跳出一个卡通形象配合活泼的音乐,以示鼓励。通过这种测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单词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此外,近年来,超文本结构开始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相比普遍运用的多媒体课件,这种结构的课件更适合联想式记忆,便于学习者自学和在网上查询信息。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实践能力、主体意识的综合发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阅读和写作是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引入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利用网络资源信息量大、新颖等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符合兴趣、题材鲜明的阅读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阅读材料确定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写作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写作评价方式,可利用信息技术,如BBS、E-mail等方式实现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他人对于自己文章的评价或给出修改意见,使学生在观其貌、知其意、然后有所感进而进行写作,从而实现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可以提高学生信息使用能力通过在学校网站设立专门的英语教学栏目,面向学生提供精选的原版电影片段、专家讲座、实用英语对话、名篇名著选段、作文词典,优秀习作等学习资料,开办学习微博、讨论区等即时指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可以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专题海报、PPT等,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挥的空间,通过查找网络信息,使学生发现和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既扩大了知识面,发现又提高了英语阅读量,加大了词汇掌握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丰富教师的教学行为
信息技术的引入,特别是网络资源的运用,使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上更加丰富。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引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传统密集型走向个别化、分散化、家庭化及社会化。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系统直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弱点,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清晰地解决个性问题,从实现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因势利导,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更加人性化。有助于教师开展个别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利用网络资源,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引出学习内容,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开展猜谜游戏、抢答活动,开展针对性教育。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学生逐渐形成立体化的外语学习思维。再比如口语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专门的朗读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等工具,随时随地自己跟读,将外语学习融入到平时的生活中,是他们逐渐适应一些英语母语国家的发言语速,更加深刻的了解英语的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林秀芬.对信息技术和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2(03).
[2]潘炳超,王晓阳.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中学英语教学情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中学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步扩大是对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以听觉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被替代,教学活动中实现了视觉、听觉有机地结合,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感官刺激,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习惯,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一、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
教材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根基所在,因此必须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上下功夫。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综合体,它在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方面都比其他技术手段更加快速和便捷。信息技术的引入也必须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提供直接、形象、生动、极强渗透力和感染力的教育信息,从而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在教材内容传授模式上,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型的教学方法,形成多媒体、教师讲解以及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利用全媒体技术,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与课文录音合成起来,使录音和图片、视频同时播放,将教材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在知识点考核方式上,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发挥信息技术良好的交互性,设计交互界面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考核系统。比如开发随堂单词测试软件,课堂上由学生填写答案后,可以通过点击check按钮检查答案对错与否,然后跳出一个卡通形象配合活泼的音乐,以示鼓励。通过这种测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单词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此外,近年来,超文本结构开始应用于教学活动中,相比普遍运用的多媒体课件,这种结构的课件更适合联想式记忆,便于学习者自学和在网上查询信息。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将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实践能力、主体意识的综合发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阅读和写作是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引入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方面,利用网络资源信息量大、新颖等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符合兴趣、题材鲜明的阅读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阅读材料确定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写作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写作评价方式,可利用信息技术,如BBS、E-mail等方式实现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他人对于自己文章的评价或给出修改意见,使学生在观其貌、知其意、然后有所感进而进行写作,从而实现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其次,可以提高学生信息使用能力通过在学校网站设立专门的英语教学栏目,面向学生提供精选的原版电影片段、专家讲座、实用英语对话、名篇名著选段、作文词典,优秀习作等学习资料,开办学习微博、讨论区等即时指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次,可以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专题海报、PPT等,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挥的空间,通过查找网络信息,使学生发现和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既扩大了知识面,发现又提高了英语阅读量,加大了词汇掌握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丰富教师的教学行为
信息技术的引入,特别是网络资源的运用,使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上更加丰富。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引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传统密集型走向个别化、分散化、家庭化及社会化。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系统直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弱点,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清晰地解决个性问题,从实现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因势利导,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更加人性化。有助于教师开展个别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利用网络资源,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引出学习内容,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开展猜谜游戏、抢答活动,开展针对性教育。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使学生逐渐形成立体化的外语学习思维。再比如口语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专门的朗读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等工具,随时随地自己跟读,将外语学习融入到平时的生活中,是他们逐渐适应一些英语母语国家的发言语速,更加深刻的了解英语的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林秀芬.对信息技术和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2(03).
[2]潘炳超,王晓阳.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中学英语教学情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