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与活力关系的研究

来源 :草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nfang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在恒温25℃下吸胀.每24h取出吸胀种子.14d后未吸胀的种子为硬实种子(H)。硬实种子切破种皮后吸胀24h.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各项活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每日内吸胀的种子数量随时间推移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多花木蓝种子吸胀相对缓慢,第5天以后吸胀率降到1%以下,胡枝子种子第3天以后吸胀率就降到1%以下。2种牧草种子都显示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非硬实种子.而电导率值、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低于非硬实种子,这表明硬实种
其他文献
用不同浓度的复盐(NaCl 60%,Na2SO4 40%)进行根际盐分胁迫处理,研究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灰色赖草(Leymus cinereus)及其杂交种的耐盐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0.2%、1.0%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狼尾草属8个品种(品系)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个引物共扩增出169条带,其中111条带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65.7%,表明在这8个品种(品系)间
QFDE是一种流程合理、可执行性强的绿色设计方法,但因缺乏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及方法,以及采用定性分配权重,故难于寻求产品和生产工艺生态特性的改进。使用重视环境影响
以中华结缕草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进行植株再生。结果表明.中华结缕草成熟胚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6~7mg/L2.4-D和0.05mg/L6-BA的出愈能力很强.但初生愈伤组织呈无定
荒漠草原植物由于长期在干旱环境下生存,形成了一系列抵御干旱逆境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其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对当前植物抗逆育种、生态环境恢复和作物抗旱性能评价等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