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麻风、精神病、艾滋病等疾病类似,性传播疾病(性病)由于具有一系列不被社会所期望的特征而被冠以坏名声,即被贴上“污名”的社会标签,并可导致针对患者的“歧视”现象出现。虽然社会公众的负面反应有利于从道德角度抑制疫情发展,但却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就医行为,并非总是有利于性病防治工作。尽管此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报道并不多。为此,本研究以上海某社区居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性病相关污名与歧视现状进行专题调研,为今后相关研究和制订策略提供一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