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中国惟一一位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三枚金牌的体操运动员,并在自己的运动生涯里先后获得106枚金牌;他也是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财富英雄,并以百亿元的身家在各种富豪榜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就是——
24年前,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来自中国的体操运动员李宁连续夺得3枚金牌,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至今无人能敌的记录。
18年前,“李宁牌”运动服装横空出世,如今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
“一切皆有可能”,这是李宁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英雄出少年
1963年3月10日,李宁出生在广西柳州。幼年时的李宁虽长得敦厚憨实,却不乏灵性和活力。四、五岁时,李宁便有意无意地喜欢哼唱“样板戏”,父亲发现他有这方面的天赋,曾想培养他向音乐方面发展,有空就教他唱歌,拉二胡。
但没过多长时间,李宁却突然对音乐失去了兴趣,整天跟在哥哥的后面,与伙伴们一起玩翻跟头,拿大顶。很快,李宁所做的倒立姿势就成为小伙伴中最棒的,这让他感到十分得意。
上小学后不久,李宁发现一些高年级同学一放学就走进学校的体操房,他好奇地爬上窗子往里看,“原来这就叫体操啊。不就是拿大顶、翻跟斗吗?我也会呵!”李宁缠上了体育老师,“老师,让我也参加体操队吧!”老师说,“你太小,才一年级,长大几年再来参加吧。”
碰了几次钉子后,李宁便把父亲搬到了体操房替自己说情。父亲也想让儿子试一试,就求老师破格收下儿子。老师答应了,但申明李宁只是个。编外”队员。编外就编外,李宁喜欢的就是在体操房里翻腾跳跃,好像着了魔似的。有一次在教室里上早读,作为班长的他在讲台上竟情不自禁地倒立着领读,逗得同学哈哈大笑。
广西体操队教练梁文杰是第一个相中李宁的伯乐。那年李宁只有8岁,虽然年龄有点儿小,但梁教练实在割舍不了这棵苗子,毅然决定将李宁收入麾下。
就这样,李宁小小年纪便离开家乡,前往南宁,成为广西体操集训队的一员。
在南宁邕江南岸的自治区体操队训练房里,李宁被那些翻飞在单杠上的大哥哥震撼得目瞪口呆,摇曳在半空的吊环更是让他倒吸一口冷气。他有些紧张害怕,但又禁不住跃跃欲试。接下来的4个月,小李宁咬着牙顶住了繁重的训练,一起进来的20多名小队员,最后仅留下了3个,其中就有个子最矮的李宁。
梁教练似乎对小李宁有明显的偏爱,而他偏爱的方式,就是在其他队员的训练课结束后,继续给李宁开小灶,别人练两遍,李宁至少得练三遍、四遍。
李宁没有辜负梁教练的期望。一年多后的1973年春,李宁在全国少年体操分区比赛中初露锋芒,第一回参赛就夺得了自由体操冠军和双杠第四名。李宁的父母闻讯后更是欣喜万分,他们至今还把那尊景德镇产的奖杯当成“珍品”保存着,因为它是李宁步入体坛的第一张通行证,也是日后获得多项世界冠军的起跑点。
许多人至今还记得那次比赛的场面:当广西队上场时,全场发出诙谐的笑声,因为小李宁当时身高只有1.29米,还没有跳马高,俨然一副“鸡立鹤群”的模样。当时没有任何人看好他,仅把他当成了一枚开心果,而他每每表演完,都会调皮地冲观众吐一吐舌头。上双杠时,他必须踩着厚厚的一摞垫子才能勉强够着,但他却做出了当时没有几个人能做的高难动作——双杠前摆转体成倒立。
但是,命运有时喜欢戏弄人。在日后的一次训练中,李宁的右臂骨折,不久左臂又掉了一块骨片卡在关节里,胳膊不能任意伸展。伤病无情地耗去了李宁三年的时光,但他却没有放弃,坚信自己能重回赛场。
1980年,刚满17岁的李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个人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绩。也正是在此次比赛中,李宁的良好素质被国家队教练张健看在眼里,喜在心间。当年10月,李宁告别了恩师梁文杰教练,迈进了国家队的大门。
106枚金牌
刚进国家队时,李宁的每一个动作姿态都被一一纠正,儿时做完动作爱吐舌头的习惯也渐渐得到克服。1980年底,李宁远赴英伦参加国际比赛,仅以0.1分之差败在日本选手尾谷手下,获得第三名。但失败却让李宁真正觉悟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道理,他开始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1981年7月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世界认识李宁的开始。在自由体操比赛中,李宁一上场就做出一个空翻,两周加转体360度,接着来了个展体后空翻两周,之后又把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搬到了自由体操的地毯上,最后以空翻两周结束。一气呵成的全新动作,震惊四座。此次比赛,李宁折桂三枝,为世人瞩目。
当年11月,第1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莫斯科举行。正当李宁踌躇满志之时,厄运再次袭来。在适应场地时,他不慎将右脚踝严重扭伤,踝骨肿得像面包,痛得难以着地。此时离比赛还差三天,离最后的报名期限也只剩下48小时。团队作出决定,让李宁放弃比赛。
世锦赛是和奥运会同级别的大型国际比赛,各国均排出了最佳阵容,而此时中国男队也正处在上升阶段,李月久,黄玉斌、李小平、童非、彭亚萍,李宁六位大将都身怀绝技,有望在大赛中挫败劲敌原民主德国队,夺取团体第三的位置。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主要得分手李宁却临阵受伤,中国队一下子陷入困境。
报名截止的那天凌晨,李宁悄悄披衣起床,咬牙去训练,他的顽强意志最终打动了教练,使他得以上场决战。
李宁不负众望,在团体赛中,项项都获有效分数(团体赛每队六人上场,前五名的分数为有效分数),高于原民主德国队0.15分,为中国队进入世界前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的自由体操,世界第一;你的意志,也是世界第一!”当时的国际体操裁判委员会副主席金子送给了李宁两个“第一”。
1982年10月,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举行。在各路好手当中,李宁看到了苏联体操名将科罗廖夫,全身的细胞一下子兴奋起来。在一年前的世锦赛中,科罗廖夫不仅带领苏联队在团体赛中夺魁,而且获得个人全能冠军。而李宁由于脚伤仅得了全能第七。
现在与对手再决高下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绿地毯上,李宁的空翻又高又飘,令人目不暇接的“旋”难度之高,姿态之美,引来观众席雷鸣般的掌声。苏联选手连续取得五届世界杯冠军的神话终于被来自中国的李宁打破。在七项比赛中,李宁一人独得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吊环和个人全能6项冠军。赛后,美国体操协会主席兴奋地说:“李宁的表演太好了,太美了,体操比赛如果不规定10分为满分的话,我要给他打10.5分!”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 矶举行,虽然体操团体金牌落在了美国队手里,但在单项比赛中,李宁却没有再给对手机会。在自由体操比赛中,李宁出神入化的动作让整个体育场沸腾了,4个裁判同时亮出了10分!李宁冲下台去,与教练紧紧相拥,两人都禁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
在这届奥运会上,李宁不仅获得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3枚金牌,而且获得两枚银牌和1枚铜牌。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李宁站在冠军台上那一幕幕经典画面,被永远定格在了世界体育的历史画卷中。
17年的体操生涯,李宁先后赢得了106枚金牌,14次在世界级大赛上夺冠。而且,他的独创动作吊环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和”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被国际体联命名为“吊环李宁摆上”和“双杠李宁大回环”。有人曾预言,李宁所创造的体育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者神话。
商界新面孔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举行时,中国体操队的一批老队员已相继退役,整个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国家体委做出决定,由李宁担纲出征汉城。此时的李宁也是伤病缠身,状态下滑,但他还是服从决定,挑起了领军的重担。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汉城奥运会上出师不利,许海峰,谭良德,熊倪等选手连连失利。中国队把夺金希望全都压在了体操上。
然而,李宁却失利了。人们通过吊环上李宁那微微颤抖的双臂,感觉到他的力不从心。最后,他从吊环上跌落下来,脚却被挂在了吊环上……
1988年12月16日,25岁的一代“体操王子”李宁将辉煌留给了世界,带着累累伤痕和遗憾,告别了体坛。
退役后的李宁一度彷徨,不知该何去何从。广西体委的官员邀请他担任体委副主任;海外某国开出年薪100万美元的条件,聘请他担任国家队教练;一些演艺单位也力邀他加盟……摆在李宁面前的路如此宽阔,但李宁却想走出一条其他运动员没走过的路。
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和李宁早在洛杉矶奥运会前就结识,并成为好朋友,李宁也曾是健力宝的代言人。李宁退役后,李经纬再次找到了他,希望他加盟健力宝。
李宁答应了李经纬,原因很简单: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夺金,当五星红旗升起时,我们的运动员身上穿的却是外国名牌运动装。而李经纬邀请他,是让他去生产中国人自己的运动品牌,这个品牌的名字就是“李宁牌”。
1989年4月21日,李宁从李经纬手中接过了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聘书。
服装厂上马之初,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问题。李宁和李经纬商量,决定引进外资。许多外商看好“李宁牌”的市场前景,于是,三份合作意向书很快签署。
然而,就在此时,国内形势出现一些变化,外资纷纷打了退堂鼓,合约搁浅,最后只剩下与新加坡康基实业有限公司老总刘秋豪的合作付诸实施。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幢5000平方米的厂房竣工,楼顶上“李宁牌”的巨型广告牌异常醒目。
品牌有了,但如何让社会接受还是个问题。李宁将目光盯上了即将举行的北京亚运会。此时,亚运会火炬接力承办权已有外国公司想出300万美元高价买断,而这是李宁当时的实力难以达到的。但李宁坚持不懈,四处游说,硬是用满腔的热情夺回了承办权,而费用只花了250万元人民币。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念青唐古拉山麓,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李宁牌”运动装,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那一刻,一种民族自豪感让李宁几乎落泪,而“李宁牌”也在这一刻横空出世。
北京亚运会上,“李宁牌”标志一炮走红,中国运动员第一次穿上自己国家生产的运动服走上了领奖台。
1991年,广东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
从1992年巴赛罗那奥运会一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领奖牌时都是穿着“李宁牌”领奖服。正是通过赞助奥运,积极参与世界级的运动赛事,李宁体育服装迅速获得了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的地位。
体操与财富
虽然在商界获得成功,但在李宁的心中,却一直深藏着另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早在1988年,刚刚告别体坛的李宁就曾对媒体说:“无论我将来到哪儿,做什么,我都不会离开体操。我想建一所体操学校,中国的体操要想发展,后备力量是很重要的。”
1991年,李宁28岁生日那天,由李宁担任校长的李宁体操学校在广东佛山开学了。虽然当时学校的条件还很简陋,但李宁依然很开心,“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改变中国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出自水泥台、足球高手出于马路上胡同里的情况。”在孩子们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运动生命在延续,体验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在佛山市政府的支持下,1997年5月4日,新建的李宁体操学校在佛山市中心拔地而起,不仅成为佛山市培养体操人才的职业学校,也成为中国国家体操队的一个训练基地和广东省体操训练中心。
1995年底,李宁集团成立,李宁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9年后的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股票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
自1988年退役到2004年公司上市,16年间,李宁从“体操王子”变身为资本市场的“财富大鳄”,这种成功转型的例子,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世界冠军中绝无仅有。在2007年胡润发布的中国内地百富榜中,李宁以110亿元的身家,位居第65位。
不过,2007年1月3日,却是让李宁失落的一天,因为他再一次输在了奥运会赛场上,只是这一次他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体操运动员,而是国际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据称,在北京奥运赞助商争夺战中,李宁公司根据自身实力确定的竞标价上限为10亿元,而阿迪达斯最后的出价是13亿元。这样,李宁便失去了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机会。
不过,李宁并没有气馁,而是迅速启动了一系列“非奥运营销战略”。
截至今年5月上旬,一直潜心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李宁已经打造出一支星光璀灿的“李宁代表团”,其中为中国射击队、跳水队、乒乓球队、体操队提供服装,而这四支队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超过中国队金牌总数的一半。
“李宁代表团”里还有一些。国际纵队”:瑞典奥运代表团,阿根廷篮球队,西班牙篮球队、苏丹田径队的服装也是由李宁提供。其中,签约瑞典奥运代表团,使李宁公司成为第一个签约外国奥运代表团的中国品牌。
当然,与商战中屡创佳绩的李宁相比,人们更愿记住的还是那个改写了新中国体育历史的李宁。早在1987年,李宁就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成为亚洲区惟一的代表。1999年,李宁被世界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巅。
这,正是更多人心中永远的李宁。
24年前,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来自中国的体操运动员李宁连续夺得3枚金牌,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至今无人能敌的记录。
18年前,“李宁牌”运动服装横空出世,如今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
“一切皆有可能”,这是李宁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英雄出少年
1963年3月10日,李宁出生在广西柳州。幼年时的李宁虽长得敦厚憨实,却不乏灵性和活力。四、五岁时,李宁便有意无意地喜欢哼唱“样板戏”,父亲发现他有这方面的天赋,曾想培养他向音乐方面发展,有空就教他唱歌,拉二胡。
但没过多长时间,李宁却突然对音乐失去了兴趣,整天跟在哥哥的后面,与伙伴们一起玩翻跟头,拿大顶。很快,李宁所做的倒立姿势就成为小伙伴中最棒的,这让他感到十分得意。
上小学后不久,李宁发现一些高年级同学一放学就走进学校的体操房,他好奇地爬上窗子往里看,“原来这就叫体操啊。不就是拿大顶、翻跟斗吗?我也会呵!”李宁缠上了体育老师,“老师,让我也参加体操队吧!”老师说,“你太小,才一年级,长大几年再来参加吧。”
碰了几次钉子后,李宁便把父亲搬到了体操房替自己说情。父亲也想让儿子试一试,就求老师破格收下儿子。老师答应了,但申明李宁只是个。编外”队员。编外就编外,李宁喜欢的就是在体操房里翻腾跳跃,好像着了魔似的。有一次在教室里上早读,作为班长的他在讲台上竟情不自禁地倒立着领读,逗得同学哈哈大笑。
广西体操队教练梁文杰是第一个相中李宁的伯乐。那年李宁只有8岁,虽然年龄有点儿小,但梁教练实在割舍不了这棵苗子,毅然决定将李宁收入麾下。
就这样,李宁小小年纪便离开家乡,前往南宁,成为广西体操集训队的一员。
在南宁邕江南岸的自治区体操队训练房里,李宁被那些翻飞在单杠上的大哥哥震撼得目瞪口呆,摇曳在半空的吊环更是让他倒吸一口冷气。他有些紧张害怕,但又禁不住跃跃欲试。接下来的4个月,小李宁咬着牙顶住了繁重的训练,一起进来的20多名小队员,最后仅留下了3个,其中就有个子最矮的李宁。
梁教练似乎对小李宁有明显的偏爱,而他偏爱的方式,就是在其他队员的训练课结束后,继续给李宁开小灶,别人练两遍,李宁至少得练三遍、四遍。
李宁没有辜负梁教练的期望。一年多后的1973年春,李宁在全国少年体操分区比赛中初露锋芒,第一回参赛就夺得了自由体操冠军和双杠第四名。李宁的父母闻讯后更是欣喜万分,他们至今还把那尊景德镇产的奖杯当成“珍品”保存着,因为它是李宁步入体坛的第一张通行证,也是日后获得多项世界冠军的起跑点。
许多人至今还记得那次比赛的场面:当广西队上场时,全场发出诙谐的笑声,因为小李宁当时身高只有1.29米,还没有跳马高,俨然一副“鸡立鹤群”的模样。当时没有任何人看好他,仅把他当成了一枚开心果,而他每每表演完,都会调皮地冲观众吐一吐舌头。上双杠时,他必须踩着厚厚的一摞垫子才能勉强够着,但他却做出了当时没有几个人能做的高难动作——双杠前摆转体成倒立。
但是,命运有时喜欢戏弄人。在日后的一次训练中,李宁的右臂骨折,不久左臂又掉了一块骨片卡在关节里,胳膊不能任意伸展。伤病无情地耗去了李宁三年的时光,但他却没有放弃,坚信自己能重回赛场。
1980年,刚满17岁的李宁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得个人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绩。也正是在此次比赛中,李宁的良好素质被国家队教练张健看在眼里,喜在心间。当年10月,李宁告别了恩师梁文杰教练,迈进了国家队的大门。
106枚金牌
刚进国家队时,李宁的每一个动作姿态都被一一纠正,儿时做完动作爱吐舌头的习惯也渐渐得到克服。1980年底,李宁远赴英伦参加国际比赛,仅以0.1分之差败在日本选手尾谷手下,获得第三名。但失败却让李宁真正觉悟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道理,他开始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1981年7月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世界认识李宁的开始。在自由体操比赛中,李宁一上场就做出一个空翻,两周加转体360度,接着来了个展体后空翻两周,之后又把鞍马上的托马斯全旋,搬到了自由体操的地毯上,最后以空翻两周结束。一气呵成的全新动作,震惊四座。此次比赛,李宁折桂三枝,为世人瞩目。
当年11月,第1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莫斯科举行。正当李宁踌躇满志之时,厄运再次袭来。在适应场地时,他不慎将右脚踝严重扭伤,踝骨肿得像面包,痛得难以着地。此时离比赛还差三天,离最后的报名期限也只剩下48小时。团队作出决定,让李宁放弃比赛。
世锦赛是和奥运会同级别的大型国际比赛,各国均排出了最佳阵容,而此时中国男队也正处在上升阶段,李月久,黄玉斌、李小平、童非、彭亚萍,李宁六位大将都身怀绝技,有望在大赛中挫败劲敌原民主德国队,夺取团体第三的位置。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主要得分手李宁却临阵受伤,中国队一下子陷入困境。
报名截止的那天凌晨,李宁悄悄披衣起床,咬牙去训练,他的顽强意志最终打动了教练,使他得以上场决战。
李宁不负众望,在团体赛中,项项都获有效分数(团体赛每队六人上场,前五名的分数为有效分数),高于原民主德国队0.15分,为中国队进入世界前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的自由体操,世界第一;你的意志,也是世界第一!”当时的国际体操裁判委员会副主席金子送给了李宁两个“第一”。
1982年10月,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市举行。在各路好手当中,李宁看到了苏联体操名将科罗廖夫,全身的细胞一下子兴奋起来。在一年前的世锦赛中,科罗廖夫不仅带领苏联队在团体赛中夺魁,而且获得个人全能冠军。而李宁由于脚伤仅得了全能第七。
现在与对手再决高下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绿地毯上,李宁的空翻又高又飘,令人目不暇接的“旋”难度之高,姿态之美,引来观众席雷鸣般的掌声。苏联选手连续取得五届世界杯冠军的神话终于被来自中国的李宁打破。在七项比赛中,李宁一人独得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吊环和个人全能6项冠军。赛后,美国体操协会主席兴奋地说:“李宁的表演太好了,太美了,体操比赛如果不规定10分为满分的话,我要给他打10.5分!”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 矶举行,虽然体操团体金牌落在了美国队手里,但在单项比赛中,李宁却没有再给对手机会。在自由体操比赛中,李宁出神入化的动作让整个体育场沸腾了,4个裁判同时亮出了10分!李宁冲下台去,与教练紧紧相拥,两人都禁不住流下幸福的泪水。
在这届奥运会上,李宁不仅获得自由体操、吊环和鞍马3枚金牌,而且获得两枚银牌和1枚铜牌。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李宁站在冠军台上那一幕幕经典画面,被永远定格在了世界体育的历史画卷中。
17年的体操生涯,李宁先后赢得了106枚金牌,14次在世界级大赛上夺冠。而且,他的独创动作吊环正吊臂后悬垂前摆上接直角支撑“和”双杠大回环转体180度成倒立,被国际体联命名为“吊环李宁摆上”和“双杠李宁大回环”。有人曾预言,李宁所创造的体育成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王者神话。
商界新面孔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举行时,中国体操队的一批老队员已相继退役,整个队伍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国家体委做出决定,由李宁担纲出征汉城。此时的李宁也是伤病缠身,状态下滑,但他还是服从决定,挑起了领军的重担。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汉城奥运会上出师不利,许海峰,谭良德,熊倪等选手连连失利。中国队把夺金希望全都压在了体操上。
然而,李宁却失利了。人们通过吊环上李宁那微微颤抖的双臂,感觉到他的力不从心。最后,他从吊环上跌落下来,脚却被挂在了吊环上……
1988年12月16日,25岁的一代“体操王子”李宁将辉煌留给了世界,带着累累伤痕和遗憾,告别了体坛。
退役后的李宁一度彷徨,不知该何去何从。广西体委的官员邀请他担任体委副主任;海外某国开出年薪100万美元的条件,聘请他担任国家队教练;一些演艺单位也力邀他加盟……摆在李宁面前的路如此宽阔,但李宁却想走出一条其他运动员没走过的路。
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和李宁早在洛杉矶奥运会前就结识,并成为好朋友,李宁也曾是健力宝的代言人。李宁退役后,李经纬再次找到了他,希望他加盟健力宝。
李宁答应了李经纬,原因很简单: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夺金,当五星红旗升起时,我们的运动员身上穿的却是外国名牌运动装。而李经纬邀请他,是让他去生产中国人自己的运动品牌,这个品牌的名字就是“李宁牌”。
1989年4月21日,李宁从李经纬手中接过了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的聘书。
服装厂上马之初,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问题。李宁和李经纬商量,决定引进外资。许多外商看好“李宁牌”的市场前景,于是,三份合作意向书很快签署。
然而,就在此时,国内形势出现一些变化,外资纷纷打了退堂鼓,合约搁浅,最后只剩下与新加坡康基实业有限公司老总刘秋豪的合作付诸实施。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幢5000平方米的厂房竣工,楼顶上“李宁牌”的巨型广告牌异常醒目。
品牌有了,但如何让社会接受还是个问题。李宁将目光盯上了即将举行的北京亚运会。此时,亚运会火炬接力承办权已有外国公司想出300万美元高价买断,而这是李宁当时的实力难以达到的。但李宁坚持不懈,四处游说,硬是用满腔的热情夺回了承办权,而费用只花了250万元人民币。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念青唐古拉山麓,李宁作为运动员代表,身穿“李宁牌”运动装,庄严地从藏族姑娘达娃央宗手里接过了亚运圣火火种。那一刻,一种民族自豪感让李宁几乎落泪,而“李宁牌”也在这一刻横空出世。
北京亚运会上,“李宁牌”标志一炮走红,中国运动员第一次穿上自己国家生产的运动服走上了领奖台。
1991年,广东李宁体育用品公司正式成立。
从1992年巴赛罗那奥运会一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领奖牌时都是穿着“李宁牌”领奖服。正是通过赞助奥运,积极参与世界级的运动赛事,李宁体育服装迅速获得了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的地位。
体操与财富
虽然在商界获得成功,但在李宁的心中,却一直深藏着另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早在1988年,刚刚告别体坛的李宁就曾对媒体说:“无论我将来到哪儿,做什么,我都不会离开体操。我想建一所体操学校,中国的体操要想发展,后备力量是很重要的。”
1991年,李宁28岁生日那天,由李宁担任校长的李宁体操学校在广东佛山开学了。虽然当时学校的条件还很简陋,但李宁依然很开心,“我希望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改变中国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出自水泥台、足球高手出于马路上胡同里的情况。”在孩子们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运动生命在延续,体验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在佛山市政府的支持下,1997年5月4日,新建的李宁体操学校在佛山市中心拔地而起,不仅成为佛山市培养体操人才的职业学校,也成为中国国家体操队的一个训练基地和广东省体操训练中心。
1995年底,李宁集团成立,李宁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9年后的2004年6月28日,李宁公司股票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
自1988年退役到2004年公司上市,16年间,李宁从“体操王子”变身为资本市场的“财富大鳄”,这种成功转型的例子,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世界冠军中绝无仅有。在2007年胡润发布的中国内地百富榜中,李宁以110亿元的身家,位居第65位。
不过,2007年1月3日,却是让李宁失落的一天,因为他再一次输在了奥运会赛场上,只是这一次他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体操运动员,而是国际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据称,在北京奥运赞助商争夺战中,李宁公司根据自身实力确定的竞标价上限为10亿元,而阿迪达斯最后的出价是13亿元。这样,李宁便失去了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机会。
不过,李宁并没有气馁,而是迅速启动了一系列“非奥运营销战略”。
截至今年5月上旬,一直潜心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李宁已经打造出一支星光璀灿的“李宁代表团”,其中为中国射击队、跳水队、乒乓球队、体操队提供服装,而这四支队伍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超过中国队金牌总数的一半。
“李宁代表团”里还有一些。国际纵队”:瑞典奥运代表团,阿根廷篮球队,西班牙篮球队、苏丹田径队的服装也是由李宁提供。其中,签约瑞典奥运代表团,使李宁公司成为第一个签约外国奥运代表团的中国品牌。
当然,与商战中屡创佳绩的李宁相比,人们更愿记住的还是那个改写了新中国体育历史的李宁。早在1987年,李宁就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成为亚洲区惟一的代表。1999年,李宁被世界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5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纪体育之巅。
这,正是更多人心中永远的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