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排档,开到天光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餐吃不饱吗?
  为什么要吃第四餐?”
  “因为白天不懂夜的黑。”
  广州入夜,天黑,从静谧的工业大道拐进宝业路,是另一个世界:宵夜档招牌五颜六色,烧烤摊烟雾弥漫,单车炒螺沿街叫卖。我们在面朝马路的一张方桌旁坐下,灌一杯啤酒,冰凉的气息经过喉咙,冲进胃部。一杯啤酒下肚,11点,夜晚正式开始。
  “老板,坐过来喝一杯”
  “蒲天光是广州市第一家开通宵的大排档。”在“宵夜一条街”宝业路开了15年大排档的钟裕泰,边说边把目光投向一米半外那桌玩大话骰的年轻人。
  “开!”“真系三,我冇喐(我没动)!我发誓!”露天支开的帐篷下,几个穿着T恤、球衣,踢着拖鞋的年轻男女,操着一口地道的粤语,争论桌上骰子的点数。桌底下放了十几个空酒瓶,有的竖立,有的横躺。输的一杯啤酒灌下去,赢的得意地晃晃酒瓶。
  “我喝幾杯就不行了。”钟裕泰边说边拿着矿泉水瓶示意。他酒量不好,喜欢的是大排档的氛围,来往的熟客总喜欢喊声“老板,坐过来喝一杯”。钟裕泰尽量配合,一杯酒分几次喝,对方则一杯见底,甚至一瓶接一瓶。
  刚开店的十年间,不总是这般和气景象。一听到酒瓶砸碎的声响,钟裕泰就冲出去劝架。有时劝不住,食客们就打得头破血流。2005到2012年,钟裕泰几乎天天跑派出所,录口供、作证人。附近的治安警察都很熟悉这个档主,这家占五个铺位、面积500平米、每晚招待三百多个客人、旺季还翻倍的大排档也随之登上了110报警记录榜榜首。一旦案发地点是宝业路,警察就断定准是蒲天光;如果不是也会以蒲天光定位:“蒲天光对面”“蒲天光前一点”“蒲天光右边”……
  “年轻人打架(原因)都是千篇一律。”有时是走过挑逗一个穿得好看的姑娘,要个电话,哪知道旁边的是她男朋友;有时是白天有矛盾,忍住情绪,夜里微醺,谈不拢就爆发出来;有时则是小情侣之间闹闹分手……
  钟裕泰认为年轻人好冲动,是成长必经的。这些人往往刚打完,又马上同桌喝酒了。
  遇到打架的还算好,最招架不住的就是情感问题。
  有的人失恋了,一个人跑来大排档通宵喝酒,哭得死去活来。钟裕泰只能安慰:“凡是感情问题都不是一日半日可以解决的。一日不行就两日,两日不行就十日,十日不行就一个月。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时间。”也常常因为这句话,有的客人就接连几日都跑过来喝酒。
  来人酒醉就倒,吐了一地,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钟裕泰只能找出他身上的手机,给他家里人打电话。翻开通讯录,在一堆奇奇怪怪的备注里,钟裕泰选择打给他的父母,“起码安全。”
  开了车或者打了的士来到的父母,一下车就逮住他们的孩子,连声向钟裕泰道谢。有时遇到一些找不着手机的,钟裕泰只能和员工合力把他扶上二楼包厢,并几张椅子,让他躺到天亮。
  当然也有浪漫的故事。曾遇到一桌六七个年轻男女,突然站起来举杯高声欢呼。围过去,才知道是一个小伙子刚刚表白成功。钟裕泰也为他们鼓掌。随即,他们多叫了好几个菜庆祝。几年后,还看到这对情侣牵着孩子过来吃宵夜。他就说,“你爸爸妈妈当年就在这里认识的。”
  每一夜,往来的都是不同的人。下海归来的船员;腆着肚腩高谈国家大事的中年大叔;假装是老板朋友骗折扣的小无赖;喝到烂醉的“酒鬼”;点了一大桌菜的姑娘嚷嚷着减肥;刚来广州还不知道“剥皮牛”不是牛肉的外来客;边叼着烟边摸扑克的女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并不是每个故事都那么波澜壮阔,但在钟裕泰看来,这些平淡的命运,就是真实的人生。“借助酒精,反而表现回最真实的自己。”
  “大排档是不会消失的”
  钟裕泰是地道广州人,年轻时爱“蒲吧”(混酒吧)。约几个朋友,夜夜流连于沿江路酒吧街。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喝酒,就是图个气氛。”他觉得那是该蒲的年龄。
  15年前,钟裕泰27岁,他不再去蒲吧,而是开了家通宵达旦的大排档。揣五六万,请四个人,厨师两个,楼面服务员两个,租一个两层共八十平方米左右的铺面,写一张只有十几道菜的无图菜牌,就开张了。
  那时候做通宵的宵夜店不多,酒吧也只是开到凌晨一两点就关门。钟裕泰给大排档的定位是让年轻人玩到天亮的地方,所以起了个很有粤语特色的名字“蒲天光”。
  当时,宝业路还未开通整条街,街道有一头是封闭的,餐馆少,也没现在有名。但因为路两边都是店铺,不必担心扰民。
  营业时间是下午5点到凌晨5点,钟裕泰的作息也随之颠倒过来。上午睡几个小时,中午去采购,下午四五点开店。起初从研究菜式、购买食材、做菜打下手到端菜上桌,钟裕泰全都要做。
  钟裕泰爱吃,又不甘于和别人做一样味道的菜式。于是每每尝到喜欢的菜品,他都要自己回家研究并改良。做花雕鸡,先准备一只鸡,切成十几块。第一次开火,煮水三分钟放鸡肉,第二次五分钟,逐一尝试,不好吃的倒掉。从煮熟鸡肉到调好酱料,来来回回十几次,才调到满意的味道。
  合老板口味,顾客也不一定买账,所以要不定期推出新菜品。去年推出的带子刺身,一晚只能卖十份,销量不理想就撤下来。直到现在,厚厚的菜单里记载着六十多道改良菜,但钟裕泰仍在不断研究、更新菜式。
  刚开店时常买到价格贵、质量不好的菜,而且光顾的客人多是熟人,以及一些酒吧关门没地待的人。一个月赚的钱,垫上铺面租金和员工工资,就没剩了,“严格来说是亏本了。”
  钟裕泰也不灰心,“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怕嘛。”虽然没钱赚,但每个月的营业额都在慢慢上涨,钟裕泰更坚信,“民以食为天。宵夜这门生意可以做。”
  做了两年左右,店里客人越来越多,大多数蔬菜都换成了自家在清远的基地特供。到了第三年,起初创业的热情渐渐消退,身体也有点吃不消了。“年轻的时候都是拿健康换钱。”长期早上7点左右才能回到家睡觉,睡不到几个小时又得开工。一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一点私人时间都没有。”那段时间基本没有朋友约钟裕泰出门,他也没时间应邀。
  虽然有点懈怠,但毕竟大排档已经小有名气,钟裕泰不想放弃。夜夜看到来来往往的食客,他又坚持下来。
  八年后,钟裕泰租下旁边的店铺,把整家店拓展到500平方米左右。同时,蒲天光慢慢上了轨道,钟裕泰也不需要一手包办全部事务了。又过了五年,他开了两家分店。
  经营宵夜店15年,直到现在仍有人问钟裕泰,“三餐吃不饱吗?为什么要吃第四餐?”
  “白天不懂夜的黑。”钟裕泰在前些年听了这首歌后,找到最好的答案。
  在钟裕泰眼里,广州本土宵夜大排档很有特色。虽然大排档是从香港传过来的,但他觉得香港人相对斯文,而广州的喧闹气氛更浓厚。
  五六年前,因街道整治,和很多大排档一样,蒲天光入室经营,但11点后他们仍然在门外摆出桌椅。“我们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城市要美化,但是大家都喜欢坐外面。”
  15年来,宝业路不少宵夜摊、大排档起起落落,倒闭的、改行的都不少。
  “我觉得大排档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人性是必须的。大排档宵夜反映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天亮,收摊关门,见到几位老人慢腾腾出来喝早茶,才知道夜晚真正过去,白天的宝业路又变了个样。
其他文献
目前来说,中国企业家分两派,一是天派,借助新兴产业和资本市场,拥有较高学历,依靠专业咨询公司帮助,以短期上市为主;另一个是地派,往往从事非性感产业,创业家学历较低、不善言辞,更希望将企业做大做强。相对于天派,地派的购买力更强,尤其体现在上课方面。他们集体自卑,一开始就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完整的知识架构,遇到问题基本上是靠求生本能和过往经验去解决,时代变化太快,很容易在一棵树上吊死。放活对于地派老板
走出乌孙古道已半月有余,那五天狂走超虐的日子,恍然之间有点不真实,但晒出色差的双手和依旧疼痛的膝盖却真切地记录下那些难忘的时刻。  乌孙古道是乌孙古国到龟兹古国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要争夺这块宝地。古道全程130公里,北起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南至阿克苏拜城县黑英山村。  乌孙古道和郎塔C、夏特古道一起,并称为新疆三大顶级徒步线路,强度高、险度强、技巧强,但也正因如此,对那些爱
虽然地点在不停地变更,但这个慈善约定始终被稳稳地践行着    “有信仰的人未必都是幸福的,但没有信仰的人必定是痛苦(空虚)的。我所有言论来自信仰,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光,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唯有这缕光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于2016年6月1日在处方笺上写下这两段话的,正是以“兰小草”的化名15年来共匿名捐出30万元的乡村医生王珏。  从2002年11月17日温州晚报社第一次
获奖理由  在热闹的当代抽象阵营里,苏笑柏静默、疏离,醉心技艺。在剥离了叙事和意义之后,绘画的物质属性被彰显出来,苏笑柏用“造物”的方式营造他理想中的精神世界。来自古瓦的造型、大漆的媒材料、和宋瓷一般的质地,成为他画面中颇具辨识度的东方属性,然而他的艺术语言却是不分国界、融贯中西的。他从不阐释,只投身繁重的工作。抽象对他而言,是审美上的无边界和无止境。  苏笑柏用了大半生的时间,才完成从具象向绝对
时间从未亏待过你  人物周刊:当初怎么想到要做一部关于司马懿的戏?  吴秀波:过往作品中,曹操、刘备、孙权,哪怕关羽、张飞、赵云,都描述得非常详尽。但是三国归晋,归在司马世家,关于司马懿的描述,在历史文献和《三国演义》里,都不是特别详尽。那这个人物就有特别大的可供想象的空间,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有值得描述的地方。  人物周刊:做古装戏和现代戏,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  吴秀波:就是字面上的,一
2018年11月2日,意大利人克里斯蒂安·达吉奥死于泰国。他的去世自然没有引起大规模关注,毕竟在拳坛,他不是迈克尔·泰森、弗洛伊德·梅威瑟或是曼尼·帕奎奥。  和大部分墓碑上只有生卒年月的普通人相似,达吉奥能留下的基本信息非常有限。1969年4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卡尔皮、1993年开始职业生涯、2000年获得泰拳欧洲冠军、2003年成为第一个在曼谷隆比尼体育场比赛并获胜的意大利人……最后在20
“有趣的灵魂,早晚会相遇。”  当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被问起“为什么果壳网能汇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时,他引用了这个说法。  12月1日,姬十三来到深圳,参与由广汽丰田雷凌双擎联合《南方人物周刊》举办的“新 ·品质生活”思享汇活动,与现场近百位有趣的“灵魂”相聚在一起,进行了一场理性科学的对话:让科技,触手可及。聊初心 让科学流行起来  出生在浙江小镇的姬十三,形容自己是个内向、害羞的孩子,“内向的
Selina与张承中宣布离婚,是在上周五接近午夜时分。他们并没有像其他明星离婚那样闹得刀光剑影鸡飞狗跳,除了很少的质疑声、关于Selina家人的不依不饶、关于张承中有过婚内出轨的嫌疑外,大多都是盛赞这个分手真的很体面,有教养,是两个高瞻远瞩的年轻人,在文明社会能够做出的最理性的选择。  称颂过度也只是因为太多人做得不如他们,但这件事情本身仍是一个悲剧,且不是无法避免,显然仍是给婚姻赋予了太神圣的职
2010年10月  深秋的北京艳阳高照,清风怡人。周末,“蓝色港湾”随处可见衣着时尚的年轻人。留着银白胡子的美国人比尔·波特风尘仆仆赶到单向街书店,赭色夹克衫敞着怀儿,淡紫色毛背心的前襟上点缀着油渍和虫洞,磨破的后裤脚被踩在落满灰尘的懒汉鞋下。这身酷似拾荒者的装扮与这片国际商區并不协调。  上世纪80年代末,比尔·波特遍访中国几大名山,最后在终南山探寻到当代隐士群体,回国后写了那本颇有影响的《空谷
六七十年代,年轻人中流传一个口号:“长大以后要像海夫纳一样享乐”  “我们应该享受这样的生活:在自家公寓中,调上一杯鸡尾酒,准备两份开胃小菜,唱机里放上一段背景音乐,邀请一位红粉佳人,静静地讨论毕加索、尼采、爵士乐,还有性。”1953年,休·海夫纳在《花花公子》(Playboy)创刊号上写下这段话。  二战后,美国经济迎来史上最强盛的发展时期,旧的社会文化显然跟不上了。在流行刊物的宣扬主题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