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与学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教育给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对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关键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教学手段引入语文教学之中,进行创新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关注人的发展。创新性与主体性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是主体性体现的最高层次,没有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谈不到在学习中创新。因此,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审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现在的学习主人,未来的社会主人。
  
  一、更新观念,营造新氛围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其实,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教师要创设浓重的民主教学氛围,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交流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这样,创新教育才有可能,陶行知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民主是创造力形成的阳光、土地和沃土。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创造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造动机。才能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圣人”形象,不但妨碍了学生与教师问的平等交流,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想、善于思想。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
  
  二、鼓励发现,培养创新意识
  
  张扬个性是时代的特征。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冒险敢为、幻想、敏感性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思维类型、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体,可以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中能够广泛地搜集与这~中心问题相关的各种感性材料、思想和观点,不断地开拓自己的思路·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分析、判断去处理相关的信息,并形成独特的发现或见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关照学生的个性,并及时鼓励。
  学起源思,缘于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题,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这是创新学习的前提,也是语文学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切入口。教师应对学生的质疑抱以满腔热情,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把质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新问题,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教师可谈谈自己在乘坐飞机时的感受,举出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在学生不倦的学习,弄清飞机的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后,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在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是老师灌输出来的,而是自己通过主动思维大胆想像总结出来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扩展时空,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在语文学习中,要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
  1. 组织开放的语文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上默读思考,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就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朗读就应该书声朗朗,声情并茂。当学生遇到难点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各抒己见时,采取讨论式或辩论式,让学生各抒己见,这辩论过程中就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有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就让学生去画画,或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板书,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开放式教学形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理解表达中,他们有自己的观察、想象、自己的语言、情感和自己独立的见解,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体现出灵活与机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虽然丰富,但所含知识毕竟有限。教学内容必须扩展和延伸,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扩大视野,增长才干。这类活动包括参观访问、自办小报、报刊剪帖,通讯活动,编写童话,社会服务等。语文学习的开放性更体现在社会生活,语文学习绝不应是象牙塔里的咬文嚼字,要对社会生活报以极大的热情。社会生活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通过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 运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发生影响,想象的发展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一特性为我们语文学科开展创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穷人》一文写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穷人桑娜独自抱回了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担心丈夫的责怪,丈夫出海捕鱼回来后得知情况。催促妻子去抱回孩子,这时妻子一动不动,突然拉开了帐子。文章到此嘎然而止。拉开帐子之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可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文章结尾多样化。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蜷缩在一个墙角里,怎样来暖和一下身子呢?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课文在”敢抽出一根暖和小手吗?和“终于抽出了一根”之间有很大的跳跃。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了“终于抽出了一根”的结果,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小女孩的思想斗争过程。学生的合理想象填充了课文的这段“空白”。这样做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在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可谓一举多得。跟其它学科不同,语文学习中问题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为发展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经常变换新颖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善于模仿,喜欢表现,通过转换学习角色,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表现欲,从而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习内容中角色转换。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让学生从学习的角色,转化为文中的角色,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出来。学完《司马光》一课可让学生说说,“在当时条件下还有哪些办法救孩子?“在现在的条件下你还有哪些办法救孩子?”教师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语文主体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欲望,敢问、多思、主动创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其他文献
高管薪酬和“国际接轨”没问题,  高管薪酬市场化也没问题,  问题在于,  这些承担着特殊身份的“政治高管”  是遵从市场化原则  优胜劣汰而来的吗  最近有媒体称,208家上市国企发布的2012年年报披露了192家国企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年薪,其中年薪超过200万元的有十多位。更有中集集团总裁以998万元的薪酬位列榜首。  在中国,国企高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领导,同时也是“高官”。他们在拿“市场化薪
在从传统高等师范教育向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转型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不断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求得发展.
一、填空题。★★★★★★★★    1.2、3、5、8、12、_____、______  2.1、3、7、15、_____、63、______  3.1、5、2、10、3、15、4、_______  4.☆○☆△△☆○○☆△△△……中,第20个是______,第30个是_____。  5.有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正好是个位上的数字的4倍,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是7,这个三位数是______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其中.通过情境创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就重点谈谈教师如何掌握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情况优
PPP立法是进一步明确PPP模式的法律地位,规范具体操作流程,做好与相关法律和现行制度的衔接,厘清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参与各方权利义务,保障各方权益的必由之路.rn河南省2014年
期刊
笑蕾商贸是青岛糕点行业的连锁品牌,而倾力打造笑蕾品牌的先锋人物--刘笑蕾,既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女老板,更是一位温婉秀丽的知性女子.
7月25日至27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了财政经济运行培训班,就财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投融资的规范与创新、
期刊
进入21世纪,世界船舶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国船舶在政策扶持、市场青睐的有利条件下迅速崛起。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ace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典型的河谷带状城市兰州市为例,讨论城市空间轴线规划设计与实践问题,基于特殊的城市格局和发展模式,利用阿尔多·罗西关于城市解析的见解,探讨传统轴线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新思路,以期对我国城市建筑环境发展有所启迪。  【关键词】兰州;城市景观轴线;空间肌理  1、城市空间轴线概论  1.1城市空间轴线的概念  “建筑群体或一栋建筑的布局中可分成对称或均衡两部分间的中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