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观察 积累素材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sl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觉得没有材料可写,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抓指导观察、积累素材入手。
  1.丰富观察形式
  世界对于儿童是陌生新奇的,在儿童眼里,世界犹如童话一般,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怎样激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呢?我把观察的范围细化,比如“观”不单单是看,它还可以是猜其物,赏其音,品其味,从视觉扩大到听觉和味觉。
  2.教给观察方法
  要告诉学生写作文应该从你所要观察的重点内容出发,那么在你观察的时候就该特别注意重点的细节的地方。
  例如,指导学生写一种水果或者蔬菜,要告诉学生用眼睛仔细地看。蔬菜由根、茎、叶、花等部分组成,水果包含果皮、果肉、果汁、果核等,我们观察时,要把它们的每一部分看清楚。还要用手轻轻地摸一摸,用鼻子闻,亲口尝一尝它的味道,这样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才会丰富我们的观察感受,加深我们的印象,写起来就会觉得有内容。
  有时还可以改变观察角度。就拿“桌上的一杯水”为题来写作文,学生可以跳出眼前的杯中水,转之写到水的用途,或联想到这是世界上最后的一杯水,又或是……将观察延伸,文章的主题必然随之升华。教师在课堂上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孩子的积极性会高,在开动脑筋时学生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3.开展活动,积累素材
  活动主要顺应了儿童的心理,老师怎样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并帮助他们丰富习作的素材呢?这里介绍一些学生喜爱的并且切实有效的活动。如:“成语接龙”“歇后语长城”“名言警句大比拼”“历代诗人大聚会”都是很好的方法。
  又如,让学生编辑小报、作文选、手编书,让孩子走进军营,来到中日友谊园宝塔山公园参加梅樱节活动,参与手编包、制作木艺小闹钟、考古寻宝等多项综合活动,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如:2013年10月,我们准备给每个孩子养鸡腿菇,为了进行诚信教育和责任感的培养,我们先指导孩子每人打一份“养菇申请”。养菇结束后,对照申请并结合养的情况,评选出“诚信小标兵”。在养菇的过程中,孩子们每天去观察,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观察日记。孩子们捧着长高的鸡腿菇,喝着自己种的鸡腿菇烧出的鲜美的汤,和家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起来,个个眉飞色舞,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写循环日记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好方法。随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自我意识也逐步提高,我们可以安排以4人小组为单位,内容可以写自己的生活或在书籍中阅读到的故事和知识,全班共用一本日记本,一组写好后每天都传给下一组。这样后一组便可以看到前面小组写的内容,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和不足,这样,从别人的日记里也增长不少见闻呢!全班日记循环下来,我们要求小组互评,从文字表达,题材创新,书写工整这三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小组。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郭根福)
其他文献
罗阿鼠总是比王阿鼠、张阿鼠聪明一些。三只老鼠过腻了小偷小摸的生活,便开始开荒种地。地开出来了,一共三亩。王阿鼠在他的那亩地里种了粮食,张阿鼠在他的那亩地里种了蔬菜,罗阿鼠却在他的那亩地里种了鲜花。  “罗阿鼠,”王阿鼠很担忧地说,“鲜花好看,但不能吃。我看,你还是种花生吧!”  “好主意!”张阿鼠容易激动,“你种了花生,到收获的时候,我们可以互相交换粮食、蔬菜、花生米。哇,这日子过起来要多美有多美
又是银杏叶儿飘飞的时节,像翩跹飞舞的黄蝶,像舞动的精灵,像小小的扇子,像千万双在欢迎的小手……古银杏下,孩子们早已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此情此景也吸引了我,作为教师,我的耳畔似乎传来“生生农场”的欢呼声,思绪也飘向时间的远方……  那是一个烟雨迷蒙的早晨,1917年,江南水乡的古镇,年轻的叶圣陶来到甪直吴县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开始了将改革理想变为实践的“真正的教育生涯和创作生涯”。他和吴宾若、王伯祥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