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qianlan9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教学策略丰富,其中社会调查是不容忽略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简单探讨了社会调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社会调查;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084-02
  刁详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相对开放的学科学习思维,在教学中融入社会调查内容,创建相对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而在社会调查引导下,学生自觉认识学科、认识彼此、认识社会,教师应结合多案例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一、社会调查与有效教学
  一是社會调查。社会调查可以拆分为针对社会的“调查”与“研究”两部分,它是指人不门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深入读懂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完整的社会调查活动应该包含了4层意义:第一,社会调查属于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它需要调查自己去深入挖掘、探究活动内容;第二,社会调查的对象应该是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现象具有开放性、普遍性以及公众性,是开展诸如道德与法治教学最好的素材;第三,社会调查要采用一定方法,例如项目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驱动教学活动过程,体现社会调查活动有效性;第四,社会调查必须具有一定目的性,这不仅仅指待调查的问题具有目的性,也代表教师的调查动机能够引发学生联想和思考,具有一定目的性的社会调查才能引导学生学好学科知识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二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有效提高,促进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全面发展。考虑到该学科的自由开放度表现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自然巧妙地融入社会调查内容,通过社会调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知识内容,并最终学以致用,如此也能达到教学有效性目标。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应用分析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应用融合思路
  为了较好地将社会调查实践内容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并体现其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首先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自由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分层式教学模式以及生活化教学模式等,结合不同教学模式,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学科知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本身实践性较强,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在相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转化知识,指导学生自觉行动,充分利用好学科实践性内容,为学生讲故事、开展辨析活动、与学生交流感受,全方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应用案例
  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中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交通规则,教师希望从交通警察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交通规则,专门设计“学当小交警”主题,创设交通生活情境,唤起学生作为一名交警,从交警角度遵守交通规则的动机兴趣,进而培养自身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1.创设学习活动单。在社会调查实践应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入社会调查实践内容之前,必须首先创建学习活动单。学习活动单中应该包含该课教学的所有内容:第一,教师要仔细布置教学情境,并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品味,判断教学情境中哪些人的交通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请举起象征绿灯通行的绿牌;错误的,请举起象征红灯停止通行的红牌;第二,根据交通法规说出自身判断依据。整个情境教学活动环节设置为5分钟。
  2.社会调查。当学生分组来到街头,他们确实看到了有行人硬闯红灯的行为。其中有一名学生负责录像,抓拍行人擅自闯红灯的行为;两名学生负责守候在路边采访,还有一名学生负责记录整个过程,并在4人交流后将学习交流成果汇报给其他师生。在社会调查问题“你认为闯红灯横穿马路有哪些危害?”中,不予回答的调查对象占到39%,回答认为闯红灯很危险,应当遵守交通规则的调查对象占到47%,寻找各种理由证明自己闯红灯是有必要的调查对象占到14%。第三类人群的理由是五花八门的,其中表示赶时间的占到48%、表示等红灯太过麻烦的占到22%、表示没车就过了的占到27%、其他理由占到3%。在此次社会调查中,学生确实收获颇丰。
  3.话题讨论。回到课堂上,教师要组织每组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后的讨论过程,点评学生的社会调查行为。例如结合“各种理由闯红灯”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为什么一定要赶时间闯红灯?”这一调查问题中,教师罗列了多种情境,例如“看见别人过,我也过了”“没有车为什么还要等红灯”等,教师要结合这些理由,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呈现人们闯红灯的动机,在讲解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交通规则,让他们深度了解到遵守交通规则的益处。而在讲解过后,师生也会进入互动讨论环节,说出自己的理由和分享曾经过马路的小故事。而在课外教学活动部分,教师则结合“学当小交警”主题进一步拓展教学过程,结合实际,巧妙渗透交通法规,培养学生遵守交通的良好法治意识观念。
  社会调查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有必要的,它鼓励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学科知识与社会常识。而通过社会调查,学生也能更加大胆地投入社会氛围中寻找某些社会问题答案,在社会调查与学科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金华.漫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1).
  (责编 侯芳)
其他文献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及专业素养的制约,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通过观念的转变、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学生的空间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背景下,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的束缚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学生的今后数学学习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当是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薄弱的原因,随后分析了在小学
班级管理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基础,爱的付出对于营建良好班级、学生的成长、实现家校合力都很重要.笔者基于多年对普通班级管理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本文将阐述目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
摘要:巧用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具体生动性与趣味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对高中生数学实践运用能力、数学精神及思维品质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新建议来提高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2-0073-02  情境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
<正>一、投资电视剧的理由为什么要投资电视剧?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对投资和融资的一般常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影视企业或制片人对电视剧生产的投资,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保证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德育不再是某一门学科教师的任务.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自然也承担着德育的重要责任,而且化学学科中的很多知识都能够与德育内容相结合,对
在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还需要更好地把握时机,通过信息技术知识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日后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
目的:  目的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痔(气滞血瘀型)术后肛门坠胀感为主治目标,以普通艾灸为对照组,对雷火灸治疗痔(气滞血瘀型)术后肛门坠胀感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通过临床研究,确定